雷蕾
摘要: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性是當前數學課程改革的首要目標。然而,現實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嚴重影響了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本文分析了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并指出了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現狀;有效性。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也都發生了可喜的變化,為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教師積極探究,大膽嘗試,課堂教學有所改觀,并取得了顯著成果。主要體現在以下一些方面:
一、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
1、面對全體學生,因材施教。近幾年實行了九年義務教育,所有小學畢業的學生已經全部上了初中,導致學生的基礎差別很大。為了做到對每一個學生負責,很多數學教師都是根據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情況去設計教學。對基礎差的學生個別輔導主要放在課后,只要他們能掌握基本知識,能運用簡單數學知識來解決問題,就是進步,就要表揚,讓他們嘗到成功的喜悅和快樂。
2、師生間能建立平等關系,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新的教學方式開始走進數學課堂,教師努力與學生建立人格上的平等關系,走進學生身邊,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與交流;教師嘗試與學生一起討論和探索,鼓勵學生主動自由地思考、提問;努力當學生的顧問,做他們交換意見時的積極參與者;教師與學生建立情感上的朋友關系,使學生感到教師是他們的親密朋友,教師在教學中漸漸注重數學人文,尊重學生個性,營造和諧課堂,課堂教學氛圍和教學質量有所改善。
3、教學模式落后。現在仍有不少初中數學教師喜歡自己一手操辦課堂,完全由教師自己安排教學程序,他們為學生的數學學習事先做好一切準備,無須學生更多的思考。教師一手操作教學過程,就會使初中生處于被動的地位,不利于學生們全面發展。有的題目稍微改變形式,如數字的改變、圖形位置的改變、描述方式的改變等,學生就無從下手。
4、能聯系生活實際來設計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多教師在上課時,都會利用生活中的一些事編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創設一些應用數學解決問題的情境,讓學生發現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感受到數學的現實性、趣味性。這樣學生就會對應用數學解決問題感興趣,就會有一種動力推動他們去學習,通過對新知識和問題的解決,又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二、如何實現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如何實現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得到全方位的提升,提高教學質量,課堂是關鍵,追求課堂效率、減輕學生課后的負擔是教師一直追求的目標。在教學實踐中,通過不斷反思教師的教學行為,我認為課堂上應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1、滲透數學思想,培養學習興趣。隨著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深入,要在教學中真正做到學生愿意主動的學習知識,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由此變得更加的重要數學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重要的一環。數學課,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除了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外,更重要是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作為數學老師應努力使學生熱愛數學,才能對學習有興趣,只要有興趣,才能學好數學。因為興趣是學習成功的秘訣,是獲取知識的開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礎。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必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要促使學生動手實踐、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為此,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多舉一些學生身邊的實例來促進教學,比如打折銷售的計算、和測量旗桿的高度等。這樣可以讓學生懂得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價值,從而更加熱愛數學。此外,教師還可以在數學教學中滲透符號口訣表述思想。眾所周知,初中數學符號是很多的,教師可以教會學生利用簡潔的口訣來表述復雜、抽象的數學道理。比如在教學“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時,根據取值情況,可以總結為“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間,小小大大取無解”。初中生的抽象邏輯思維還處于發展階段,利用口訣教數學,可以化抽象為具體,提升教學效率。
2、推進分層教學,達到穩步提升。作為數學學習的主人,學生的地位必須得到重視。而教師是初中數學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長期以來,不少教師都采取加快教學進度,壓縮新課課時的做法,以此騰出更長時間來進行總復習。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學習時間變短后,學生的思維就會被抑制,導致學生知識靜化。要改變這種現象,教師就要推進分層教學,使學生循序漸進地提升能力。首先是數學知識分成,將分析考試命題方向與學生實際水平相結合,把分析教材知識結構與學生認識發展相結合,以此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學習新知識。其次要做到作業分層,筆者一般會將作業分為簡單、一般和較難三個層次,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別完成,這樣可以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體會成功的喜悅,同時也能克服抄襲現象
3、轉變教學理念,端正教學目標。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教師的教學目標要定位于“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不僅要關注學生知識領域的發展,還要關注學生情感領域的進步。為此,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具體做到:變“教師主宰”為“教師主導”;變“注入式”為“啟發式”;變“學生被動”為“學生主動”;變“注重知識接受”為“注重知識發現”。只有注重學生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參與性,課堂教學效率才會有穩步提升。比如,在教學“一次函數的概念”時,先在黑板上列出兩道緊貼學生生活實際的應用題,然后讓學生將式子列出來,再仔細比較兩個式子之間的異同點,最后引導學生歸納總結“一次函數的定義”。這樣的教學讓學生可以讓學生經歷“一般——特殊——一般”的過程,有效掌握了一次函數的概念。
總之,在初中數學課堂上,數學老師要充分考慮到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科特點進行教學,從實際出發,這樣才能使教學效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任何學習都是學習者自主建構的過程。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學會數學思考,發展思維能力,獲得積極情感與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