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立雪
六年前,剛出校門的我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彈指一揮間,回望過去歲月的點點滴滴,可謂酸甜苦辣兼而有之,而我對“教師”的認識也從最開始的懵懂無知變成了現在的成竹在胸、游刃有余。這期間也經歷了一番迂回曲折的復雜故事。
初為人師時,我倍感自豪,心想我終于可以實現兒時的夢想站在講臺上激揚澎湃,揮灑熱情了。兩個班的英語老師兼一個班的班主任,我信心百倍,滿腔熱情的投入工作,由于沒有經驗,班級很難管理,每天都有很多瑣瑣碎碎的小事需要我去打理,白天上課、管理班級兩不誤,晚上備課,整天忙得不可開交,但我總覺得我的教學生活中缺少點什么卻不知道到底缺少什么,這樣的生活過了一段時間,突然間發生的一件小事改變了我的生活。
在一次以“孝”為主題的班會課上,我叫同學們回憶父母為他們做過的最讓他們感動的事是什么, 同學們都很積極踴躍的回答,我看到一個男孩子像是心不在焉的樣子,我當即叫他來回答,他神色黯然的低著頭悄聲說道:“我沒有”,我心頭一震,猜想他可能有不為人知的秘密,我連忙叫他坐下,繼續叫其他同學。課下我把他單獨叫到我的身邊,在我的悉心詢問下,我了解了真相,原來他從沒見過自己的親生父母,從小他就和伯父伯母住在一起,他也不知道自己的爸媽去哪了。聽著他的故事我不由得一陣心酸,我忍著淚水告訴他:以后我就是你的親人,有什么事都可以來找我,我會盡全力的幫助你的。從此以后我經常會找他來辦公室聊天,還會送水果給他吃。他也會經常與我分享他的生活中的點滴,當他告訴我他戀愛了的時候,我笑著跟他講了我青春年少時的經歷:我也曾有過萌動的情愫,但是我很清醒的認識到那只是一種幼稚的想法而已。我勸告他把握好和異性接觸的度,鼓勵他把精力放在學習上。他并沒有當時做出答復。幾天后當我下課回到教室,我發現一張紙條躺在我的辦公桌上,我打開一看是他寫給我的。他在紙條上說他已經想清楚了,不會那么早的涉足感情,還感謝我對他的關心和愛護,最后他保證不會辜負我的苦心一定努力學習,取得好成績。看到這張紙條我頓時覺得心里暖暖的,覺得心里一下子有東西充實進去的感覺。我終于找到這段時間我忙碌的背后所缺少的東西了,原來就是和學生之間思想的共鳴,我愛護他們,他們也尊重和理解我。就是一個字“愛”,找到啦!終于找到啦!我像一個小孩子解出一道數學題一樣的開心,從此我便踏上了探尋 “師德之大愛”的道路。
我開始讀各種書籍,并身體力行的去踐行,我的床頭掛著這樣一句話: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批評中,他就學會了譴責;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中,他就學會了自信;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認可中,他就學會了自愛。教師的教育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對待學習、生活甚至對人生的態度。紐約歷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長羅杰·羅爾斯小時候頑皮、搗蛋、逃課、打架斗毆,令人十分頭疼。有一次,當調皮的羅爾斯在教室從窗臺跳下時,卻出乎意料的聽到校長說:我一看就知道,你將來是紐約州的州長。校長的這句話對他的震動很大。從此羅爾斯記下了這句話,“紐約州州長”就像一面旗幟帶給他信念,引導他成長。終于在51歲那年他真的成為了紐約州州長。其實每個人的內心世界都一樣,沒有一個學生不想得到老師的贊美和期待,特別是“雙困生”(學困、紀律困)。他們往往缺乏自信,但并不缺乏優點,真正缺少的是來自教師的公正的態度和賞識的目光。
我要盡我的努力拯救每一個孩子,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我開始注意我班的“雙困生”,經過觀察我發現問題學生大多數出自問題家庭 我統計過我們班的問題學生的基本情況,大多數都是父母離異,或者父母外出打工,無暇顧及他們,他們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倍感孤獨,所以總喜歡做一些出位的事情來博得老師和同學們的注意,其實他們更可憐,更需要我們的關心和愛護,其中有一個學生小杰,初一剛開學的時候我就發現他是一個很頑皮的孩子,一開始我無計可施,記得剛開學不久的一個下午上美術課,美術老師帶他們去校園采風,我發現平時很調皮的小杰帶著籃球下去的,我心想他一定是想趁機逃課去籃球場打球,我很生氣就跟了下去,走到他身邊大聲呵斥“把籃球交出來”,他把頭扭到一邊對我不予理睬,我又大聲的說了一次,他還是沒有回應我,當時其他學生都看著我們,為了維護我的師道尊嚴,我大步走上去硬是搶過小杰手里的籃球把它扔到了學校圍墻外面,轉身回辦公室。這件事情之后我一直找不到契機區教育感化他。后來我才知道小杰的特殊家庭情況造成了他現在的性格,原來小杰的爸爸幾年前就離家出走、杳無音訊,而媽媽為了維持生計和支付他的學費 不得不外出打工,留下他孤身一人,從小就沒人關心,所以性格變得越來越古怪。從那以后我開始從各方面了解他,幫助他。我聽說他曾經在體校就讀過,是個體育特長生,我眼前一亮,剛好那段時間是一年一度的校運動會,我抓住時機鼓勵他帶領我們班的同學在運動會上奮力拼搏。結果不負眾望,我們班在運動會上取得好成績,我專門用一節班會課的時間來總結校運會,重點表揚了他的付出和努力,并叫大家用熱烈的掌聲感謝他,還唱了一首歌送給他,我能感覺到那一刻他的幸福和感動。從此他的表現越來越好,和同學的關系也越來越融洽了,學習也越來越認真了,我總是會在他取得小小進步的時候及時地贊揚他鼓勵他。我很欣慰的看到他一點一滴的進步。但他前面的路還很長,要我們一起努力肩并肩的走下去。現在我為人師已經兩年了,我告誡自己:要時刻懷著一顆愛學生的心。在這兩年中我對“教師之愛”的認識越來越深刻,從我的親身經歷中我明白幾點道理:
寬容是人世間最大的美德。寬容是一種美德,也是一劑教育的良方,他可以激勵孩子們進步,保護孩子們的自尊。教師要學會寬容,一要寬容學困生,不可能每個孩子都像我們希望的那么好,那樣的話還用得著上學嗎?二要寬容學生的缺點,任何人都難免犯錯,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點是很自然的事情。成人如此,何況十幾歲的小孩子呢?我們要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給他們多一些寬容,多一些理解,多傾注一些愛 ,相信每個孩子都是聰明可愛的。
平等對待每一個人,不拋棄不放棄任何一人。每個孩子都是上天賜予的禮物,我們不該放棄每一個人。愛迪生小時候,老師對他媽媽說:“你孩子是弱智兒,我們沒辦法教他。”媽媽不信,把他帶回家親自教導。結果,這個被認為IQ低的人,成了人類歷史上的偉大的發明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泛愛”的教育理論,教師不能只愛幾個“好學生”,而因該“愛滿天下”。作為教師應該把無私的愛灑向每一個孩子,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孩子,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懂得他們失敗的痛苦和成功的喜悅,讓他們時刻感到老師的關懷,時刻感受到努力所得到的肯定,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