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會+盧小龍++趙志明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11-021-01
摘 要 目前很多職業院校面臨各種生存發展的問題,校企合作是職業院校探索生存發展的一條路線,特別是云南這種相對落后的地區職業院校更是應該尋求校企合作發展的道路,那首先就應該找到影響校企合作的相關因素,才能對癥下藥。本文通過文獻資料發、專家訪談法對云南高職院校校企合作的發展情況進行研究,旨在找到影響云南高職院校校企合作的影響因素,從而能為今后云南高職院校校企合作方案提供理論依據。通過研究表明,云南高職院校校企合作影響因素不是單一的,受是多種綜合因素的影響。
關鍵詞 云南高職院校 校企合作 影響因素
一、職業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現狀
首先在培養模式上目前職業院校開展校企合作形式主要有訂單的形式,這是職業院校的通用做法,主要特點是按照企業所需人數、技術要求等標準委托學校進行培養,學生畢業后直接進入到委培的單位工作的一種形式。資金注入型是企業通過投資辦學或捐資助學的方式,企業有一定的權利參與辦學的合作模式。
二、云南高校體育場地設施資源有償對外開放影響因素研究意義
云南地處西部高原,經濟相對落后,體育場地資源相對缺乏,要適應國家全民健身戰略就應充分調動高校體育場地設施資源發揮其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緩解中心城市對體育場地設施的需求,把更多的錢投資到更為廣闊的地區,從而引領全民健身的發展。高校體育場地設施的對外開放將提供更為方便的健身場所,高校體育場地設施相對較為集中、較為齊全,一家人喜歡的健身方式不一樣,但通過高校健身場地的開放可以實現同時滿足不同健身項目的開展,這樣的條件下能促進一家人共同鍛煉興趣,參加體育運動的人也會越來越多,將為體育產業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對外開放在一定程度上能讓學校的知名度有所提升,高校也可以借此機會制定體育場地設施對外開放有償服務的相應創收機制,用創收的資金投入更多更好的體育場地設施建設,最終形成一種良性循環機制,促進高校體育事業的發展。
三、云南高校體育場地設施資源對有償對外開放影響因素
(一)人們的消費觀念、經濟基礎影響
云南經濟發展較晚,相對沿海城市經濟基礎薄弱,祖祖輩輩受貧困的折磨,在思想深處隱藏著比較謹慎小心的觀念,大多數人們都是在經濟收入高的條件下才會追求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因此多數人不愿意花錢去鍛煉,而是選擇不需要花錢的廣場舞、跑步、散步等活動方式進行鍛煉。但隨著經濟收入的提高,人們越來越追求專業性更強的、品質更高的體育鍛煉方式,高校體育場地設施的檔次越來越不能適應高品質的要求。
(二)安全因素
云南昆明火車站301事件后,政府高度重視公共安全問題。而高校體育場地是人員比較集中的地方,如發生安全事故不容易疏散,另外體育場地上也時有發生肢體沖突,不利于學校安全的管理,從學校層面上不愿意承擔由此帶來的風險,基于以上原因學校領導不會積極推動高校體育場地設施有償對外開放的發展,處于一種疲軟狀態,沒有專門人員負責籌劃開展方案。
(三)沒有政策的推動
從中廣網獲悉2011年1月12日全國體育局長會議上了解到,國家體育總局會同教育部門和地方政府,推動學校體育場館向公眾開放,全國具備開放條件學校的總體開放率已達到三分之一[1]。但近些年國家和地方政府沒有正式出臺過相關要求高校承擔全民健身場地的有關具體規定,沒有相關政策的推動高校對體育場館向公眾開放的方案,高校也處于一種觀望狀態,等待具體實施方案出來。
(四)沒有充分利用好區位優勢及宣傳不到位
云南地處中國西部,昆明位于云南中部地區,平均海拔為1895米,屬于高原地帶,此海拔有利于運動員進行高原訓練,就云南省體育局下屬事業單位就有幾個比較有名的訓練基地,如昆明海埂體育訓練基地、呈貢訓練基地,此外還有紅塔訓練基地等每年冬訓都有全國及周邊國家運動員來訓練,可謂供不應求。而云南各高校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會昆明及部分周市所在地,高校并沒有利用這種絕佳的區位優勢做宣傳工作,沒有做到讓全世界各國人民都知道在中國云南還是一個適宜運動員高原訓練的地方,使得高校體育場地、場館沒有發揮其特有的經濟效益。
四、結論與建議
云南高校體育場地設施有償對外開放很有必要,可以引領全民健身的發展,促進高校體育產業的前進,但還處于一種疲軟狀態,開放狀況不是很好,影響因素不是單一的,而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人們的消費觀念的轉變,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國家或地方政府沒有相關政策的推動,各高校學校或政府沒有做好宣傳工作,沒有利用好區位優勢,沒有引進相關民族體育作為帶動高校體育場地設施的發展,學校自身缺乏場地設施管理專業人才,學校不重視管理滯后,場地老舊更新維修不及時,學校處于郊區交通不便,接待服務不到位等。因此要發展云南高校體育場地設施對外開放就需要改善體育場地設施設備條件,利用好民族體育資源、區位優勢積極做好宣傳,引進相應專業管理人才。
參考文獻:
[1] 國家體育總局推動各地學校體育場館向公眾開放[N].中廣網.2011.
[2] 國家體育總局.學校開放體育場館將有規可依[N].人民日報.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