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吉林省將繼續安排1.8億元專項資金用于支持449個省級新農村建設重點村(含新增加的25個省級重點村)。12月1日,省農委舉辦專題培訓班,集中學習《吉林省省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專項資金管理辦法(修訂)》,針對省級新農村建設專項資金補助項目的申報工作以及專項資金的管理工作進行部署,并提出明確要求。
2016年經省政府批準,我省設立省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專項資金,執行期限為5年,由2016年執行至2020年。專項資金主要支持農村基礎設施、社會事業建設和環境整治項目,具體補助項目有5大類:農村道路建設項目(包括村道、屯道、巷道建設);路邊排水溝建設項目;休閑文化廣場建設項目;村部建設項目和農戶圍墻大門建設項目。
省里明確了市(州)、縣(市)農業部門為本行政區域內新農村建設資金管理的主體和責任人,承擔新農村建設資金安全、規范、有效使用的具體責任。并對重點村上報的項目建設補助資金實行上限控制,每個重點村補助額度40萬元左右。為避免出現項目過小過多、投資分散,每個村申報項目1~2個,不得超過2個。同時,加大對貧困村支持力度,2017年省支持的貧困村達到120個,占重點村支持總量的26.7%。
為切實加強專項資金和項目建設管理,省新農村辦要求各地要落實好10項管理制度,即嚴格執行民主決策制度,嚴格履行申報、審核、審批、備案制度,嚴格執行項目預決算制度,嚴格履行招投標手續制度,嚴格履行項目竣工驗收制度,嚴格執行資金兌付報賬制度,嚴格履行跟蹤檢查制度,嚴格建立檔案管理制度,嚴格執行項目后續管理制度,嚴格執行績效管理制度。新農村建設資金要專款專用、專賬管理,嚴禁截留、挪用和串村、串項使用。不得用于補充主管部門管理費用和工作經費,不得用于樓堂管所建設,不得用于償還村級債務和彌補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不足,不得用于各種形式的“形象工程”和“政績工程”建設項目。新農村建設資金不得重復補助,以前年度已經支持的第一輪示范村和重點村原則上不再列入支持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