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樹市人民政府
近年來,榆樹市委、市政府在保持糧食產能的同時,憑借地域優勢和豐富的糧食資源,大力發展北方特色棚膜經濟產業。目前,全市蔬菜園區發展到106個,其中國家級標準化園區9個省級標準化園區18個。蔬菜大棚發展到5.5萬棟,面積4.5萬畝,產值實現48億元。
1.強化屬地管理,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意識
為切實加強創建工作的組織領導,確保創建工作順利開展。榆樹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以主管農業副市長為組長,農業、水利、畜牧、政府辦等相關部門主要領導參加的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創建工作的組織、協調等工作。下設辦公室在農業局,具體負責創建工作日常管理。
2.健全體系建設,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服務能力
一是建立“市、鄉、村”三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2012年,按照國家農業部、省、市農委的文件要求,經市編辦批復,在28個鄉(鎮、街道)農業站加掛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牌子,真正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全程化、專業化、網絡化。2015年,在全市388個行政村,設立村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點388個,聘請村級監管員388人。二是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體系建設。2010年,爭取國家質檢體系建設項目資金,新購置儀器設備68臺套,改擴建實驗室200平方米。2013年12月,該站順利通過省農委、質監局組織的實驗室資質認定和農產品檢測檢驗機構考核“二合一”評審,在全省率先取得了省級計量認證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機構合格證書,具備了向社會公開出據數據的能力。三是配合市食品安全辦,完成市區超市及批發市場快檢體系建設。積極配合市食安辦,在6家超市完成自檢室建設,配備快檢設備,實現農產品上架銷售前的自檢初步篩查,在超市明顯位置設立公示牌,有效地預防和扼制外埠不合格農產品進入榆樹市銷售。
3.創新工作機制,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水平
一是摸清“家底”,為實現農產品質量全程監管奠定基礎。召開了基層鄉(鎮)農產品監管站站長參加的專門會議,明確任務,落實責任,對調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糾正、規范生產行為,對重點對象實行跟蹤監管,堅決排除初級農產品生產環節的安全隱患。二是建立健全制度,依法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制定了《榆樹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抽檢計劃》、《榆樹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活動實施方案》、《榆樹市秋菜抽檢計劃》、《榆樹市農產品質量監管基本制度》等相關制度,并抽調相關人員,對全市各蔬菜生產基地、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及市區集貿市場,重點圍繞農業投入品使用情況等方面定期開展專項整治。三是開展農業標準化示范,為全程監管提供技術支撐。以“科技拉動、示范帶動、政策推動”的形式,對全市各大蔬菜生產基地、農民專業合作社,突出重點,抓好新品種、新技術等農業標準化示范。推廣先進的種植模式,推進“三品一標”認證進程。四是依法開展例行監測,確保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按照《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要求,對各鄉(鎮)蔬菜生產基地、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市區集貿市場、超市生產銷售的農產品定期開展例行監測,主要采取快速檢測與定性檢測相結合的方式,對快檢結果呈現陽性,初步判定為不合格的農產品,及時告知并暫時停止銷售,并由實驗室定性定量檢測,確保檢測結果的真實準確。僅2015年,市級農產品實驗室完成速檢蔬菜、水果樣品3041個,檢測合格率98.5%。五是完成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區域站建設。采取“以點帶面”的方式,在蔬菜大棚生產集中,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較快,有明顯地域優勢的五棵樹、弓棚、于家、太安、新立等鄉(鎮)建設區域中心站,改善檢測場所,完善速檢設備,提高檢測人員水平,真正能夠承擔起本鄉鎮及周邊鄉(鎮)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實現區域性網格化監管。六是搭建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實現農產品生產全程可控。在八號鎮北溝村、五棵樹鎮進步村和于家鎮三道村,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監測點3個,主要包括建立氣象服務站3個,終端監測設備50個,能夠完成農產品生產環節所需的大氣、日照、溫濕度、土壤及農業投入品使用進行全程智能管控,并開通二維碼驗證,實現初級農產品生產環節產前可跟蹤,產中可控制,產后可追溯。七是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人員集中培訓,提高業務能力和水平。邀請省、市農產品質量監管領域知名專家,對市鄉兩級農產品監管人員開展集中培訓。2016年,舉辦培訓班二期,培訓人數200人,培訓時間不少于24課時,現已培訓一期,完成培訓任務100人次。
4.強化宣傳力度,全面提高社會公眾的認識和責任感
利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頒布日和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主題宣傳日等活動,通過新聞媒體,舉辦電視講座等方式,在市區繁華地帶和全市重點鄉(鎮),大力宣傳《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不斷增強農產品生產者的責任意識和消費者的自我保護能力。
針對當前農產品質量安全面臨的形勢和問題,下一步,榆樹市將推進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進程,實現制度完善,體系健全,能力提升,標準規范、意識增強等預期目標,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能力與水平。
(省農委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處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