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林

中圖分類號:G808.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11-021-02
摘 要 體能訓練對于田徑運動員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體能良好才能在訓練中與比賽中發揮出最好的水平。因此,加強田徑運動員的體能訓練策略研究至關重要。本文先介紹了田徑徑賽項目運動員的體能特征,其次針對田徑徑賽項目運動員體能訓練的現狀進行了剖析,最后給出了幾點策略,以提高田徑運動員體能訓練水平。
關鍵詞 運動員 體能 科學化 實效性
在眾多體育運動項目中,田徑運動是歷史上最悠久、最普及的體育項目之一。它是一項包括跑步、跨欄、行走、跳高、撐桿跳和投擲的比賽,可分為徑賽和田賽兩種類型。無論是田賽還是徑賽,都需要運動員有超高的速度、體能和技巧,可見體能訓練在田徑賽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容質疑的,只有認識到體能訓練是徑賽項目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并在訓練實踐中抓好體能訓練才能在比賽中取勝。在大量的實踐和探索中,田徑運動員體能訓練雖有所突破,但仍存在諸多的問題。本文主要對田徑運動員體能訓練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幾點對策,希望能為田徑運動員體能訓練提供參考。
一、田徑徑賽項目運動員的體能特征
田徑運動項目的出現其實是從人類長久的勞動生活中的走、跑、跳、投等自然動作演變發展而來的,它的目的是增強人的體質,它對改善人民健康和培養人的全面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此外,它還體現到國內和國際的競爭,對國家取得榮譽有著極大的現實意義。
“體能”這一概念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出現在,它是運動成績的重要保障,是運動員保持良好的運動素質的重要影響因素,任何運動項目都需要有體能的支持,任何運動項目的訓練也離不開體能訓練這一基礎。假如沒有高效率的體能訓練,任何體育運動項目的競技能力都無法得到保證,體能是運動員自身形態、身體機能以及運動素質的一種具體表現。田徑中跑類項目是以運動員體能為主導的一種高難度項目之一,要求運動員的速度和耐力的高度結合,培養高速度持續跑能力才能在比賽中取得優秀的成績。所以,田徑徑賽項目應該不斷總結出合理、有效的體能訓練方法,提高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技能,最終促進成績的提高。
運動員的自身體能發展水平受到多個因素的影響,如自身身體形態、身體機能、運動素質、心理能力等,這各方面因素之間相互獨立又有著密切聯系、彼此制約,任何一個因素都會影響著運動員體能的整體水平,只有在實際訓練過程中科學、合理的組織這4方面因素,運動員的訓練才能提高有效性。決定運動員體能的4方面因素中的素質有著決定性作用。因此,在對其訓練過程中,應該重視運動素質的訓練,運動素質的訓練可以通過提高運動員速度耐力、力量耐力等多種方法的結合來完成,培養運動員更加符合專項訓練要求的體能發展。
二、當前田徑徑賽項目運動員體能訓練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科學的理論知識指導
長久以來,很多田徑徑賽項目的教練所采用的訓練方法,對運動員來講是不符合自身發展規律的,教練在對運動員步頻和步長訓練時,往往是根據實際狀況和需求隨時改變訓練方案,缺乏一個固定的訓練模式,訓練模式都沒有更無法說對訓練做出合適的指導了。另外,很多田徑徑賽項目教練多數沒有以運動員自身發展狀況和技術現狀為主要依據,而是多以有著先進技術的國外運動員訓練過程中得到的數據為主,忽略了運動員的自身體能、競技水平等多方面因素。
(二)缺乏系統化的衡量標準
無論是田徑徑賽這種體育運動項目的運動員,還是其他運動項目的運動員,都不能僅僅靠一次比賽的成績為標準來衡量,也不能只看重短時間內的訓練效果,而是要根據觀察運動員在日常訓練時表現出來的狀態,從其本質上挖掘其體育方面存在的潛力。田徑徑賽項目運動員的訓練觀念就是過于重視短暫的利益,因此我們要改變這一現狀,加強對運動員正規的、系統的、全面的訓練,以此來衡量運動員的能力和水平。
(三)缺乏體育綜合能力的培訓
在田徑徑賽項目的訓練上,過于重視運動員的跑類項目技巧訓練,這樣可能會培養出一大批田徑徑賽項目“工具”型人才。在當今提倡“以人為本”的社會環境下,田徑徑賽項目運動員的訓練更應響應以人為本的理念,教練在制訂訓練計劃時應重視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培養。此外,教育部也規定必須對運動員進行文化課常規科目的教學。因此,田徑中跑類項目的訓練既應該培訓運動員的適應能力、調節自身素質等,還要重視對其文化課以及心理素質的培訓。的訓練觀念中缺乏對運動員文化知識和心理素質的培養,從而使得運動員把運動項目看作是一個任務,而不是從內心喜愛這一事業,這種缺乏科學理論指導、缺乏綜合能力培養的體育訓練觀念,將會限制著田徑中跑類項目的發展水平。
三、田徑徑賽項目運動員體制訓練策略
(一)使訓練更加科學化
由于體能訓練是運動員的訓練基礎,運動員的體能和運動項目技術之間的關系是互相促進、互相影響的,只有運動員的體能訓練做好,才能保證競技項目技術更強。田徑徑賽項目運動員的體能訓練必須要保證理論和實踐的相互結合,理論知識作為指導,引領著實踐訓練活動,這樣才能保證體能訓練的效果達到最佳。體能訓練的科學化首先要求田徑徑賽項目教練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理論知識水平,不斷深入學習專項體能訓練方面的知識,此外還要將理論知識和實踐訓練相結合,從而提高運動員的體能訓練效果。此外,在對運動員的實際訓練過程中,應該不斷總結經驗,探索出更有效的訓練方法和手段。
(二)提高運動員的身體形態和身體機能訓練
在對田徑徑賽項目運動員的選取上,應該按照科學標準選取,身村高大、下肢較長、踝圍維度較大的運動員身體形態以及身體機能的提高比較容易,通過科學的訓練可以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這可以為田徑徑賽項目取得優異成績奠定良好的基礎。身體形態指的是運動員身體外部以及內部的形態特征,主要包括長度、高度、圍度、心臟縱橫徑以及肌肉形狀等,田徑徑賽項目中的任何一種專項訓練手段都可以使運動員的身體形態朝著專項所需要的方向發展。身體機能則是指運動員機體內各個器官系統的功能,如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等在運動中表現的能力。身體機能一方面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另一方面是訓練適應的結果,因此可以通過體能訓練使得運動員的身體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或提高,從而實現體能訓練的最終目的。
(三)重視體能訓練的實效性
田徑徑賽運動員要想在比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就需要在平常體能訓練中付出艱苦的努力,在體能訓練中,要適量地增加時間,但是也不能過大,以免造成運動疲勞等傷害,還要重視將速度訓練放在體能訓練的全過程,為提高運動員的速度做儲備。教練還需要不斷完善體能訓練方法和手段,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體育事業的改革,田徑徑賽項目體能訓練應該吸取以往經驗中的精華、棄其糟粕,完善訓練方法,提高訓練的實效性。此外,田徑徑賽項目運動員的體能、比賽上的發揮和其心理有著緊密的關系,因此在對其體能訓練中要重視心理訓練,培養運動員適應能力、自我情緒調節能力等。
四、結語
總之,體能訓練是順利完成各項運動訓練的基礎,對田徑徑賽運動員來說,高水平的體能訓練是其專項訓練的基礎,也是提高運動員體能的關鍵。因此說,田徑徑賽項目中運動員的體能訓練是十分重要的。要想取得優異運動成績,就需要運動員必須加大體能訓練的重視力度,提高體能訓練的科學性、實效性和靈活性,以及提高自身的身體形態和身體機能訓練。
參考文獻:
[1] 諸志楠.田徑運動體能訓練現狀及對策分析[J].運動.2012.
[2] 陳雷.田徑運動員體能訓練現狀及對策[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
[3] 李鵬輝.淺析田徑運動的體能訓練[J].才智.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