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以新疆某河流域水土保持綜合治理為例,對其工程渠道進行了一定的分析,包括整個工程的概況和渠道設計兩個方面的內容。旨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人們對此問題的認識,以此進一步提升工程渠道設計的質量。
關鍵詞: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工程渠道;設計
中圖分類號: TV122 .3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6.23.054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人們對生活環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關于社會流域水土的綜合治理問題方面人們也給予了更多的重視與關注。保障水土流域綜合治理工程渠道設計的質量不僅與人們的生活具有重要的聯系,且對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加強對此問題的分析與研究顯得至關重要。本文主要對新疆地區的某河流域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工程的渠道設計進行了一定的探討,希望對提升水土流域治理工程渠道設計的質量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
1水土流域綜合治理工程的概況
1.1工程概況
該水土流域綜合治理工程在實際運行過程中面臨著一定的問題與挑戰。首先,該項目區域內的水土流失現象較為嚴重,并且常年受到洪澇災害的影響。通常在面對此類問題時,人們就會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處理,以妥善處理好水土流失問題。該地區的水土流域地段位于一山脈的南側,地形北高南低,且由東向西南傾斜,地形具有一定的坡度,但東西方向較為平緩。總體上來看,該流域的地貌屬于低山丘陵區。針對此項水土流域綜合治理工程來說,其總面積為8平方公里,其中水保林補種治理區面積為3平方公里米。
1.2工程地質
對于該河流域來說,其地質情況比較復雜,該項目自北向南的地質情況為北高南低的地勢,其中有中低山、低山丘陵、山前傾斜平原沖積扇等,以上共同構成了極為復雜的工程項目。在對該河流域進行渠道設計的時候,人們應對其地質情況進行深刻的認識與理解,以便根據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合理的設計方案。
1.3工程總布局設計
通過對該河流域的工程概況進行了一定的分析與探討,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人們對該項目的認識與理解,關于該工程的總布局設計來說,主要有兩條支渠,分別為引水保林引水渠和經濟林引水渠。這兩種不同類型的支渠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也具有不同的條件。水保林引水渠的支渠全長為2.5公里,在操作過程中主要采用現澆砼防滲;而斗渠全長1.55公里,也是以采用現澆砼防滲為主。農渠有13條,每條的長度均為0.6公里,其中一條經濟林灌溉農渠用涵管穿過公路,長0.8公里。通常情況下,水保林引水渠的農渠全長為8.6公里。此外,經濟林引水渠的支渠全長為2.52公里,在作業過程中以現澆砼防滲為主;斗渠全長為0.93公里,采用現澆砼防滲。與水保林引水渠不同的是,經濟林引水渠的農渠有11條,且每條的長度為0.7公里,因此農渠的全長為7.7公里。
2渠道設計
在對該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工程進行渠道設計時,相關人員還需對相關的參數選擇、渠道水力計算等方面的內容進行一定的分析與研究。下面主要對此進行了一定的探討。
2.1渠道設計參數選擇
2.1.1邊坡系數 在對渠道邊坡進行一定的設計時,人們應根據相關性的法規條例進行系數的選擇與設計,以保障其在一定程度上滿足相關規定的要求。如根據《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范》( GB 50288 - 1999)規定,該工程土質為粉土的時候,渠道內邊坡有填方。因此對于干渠內、外邊坡系數的選取其都為1.5。在實際過程中,邊坡系數的設計應嚴格滿足此要求。
2.1.2糙率 根據《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范》( GB 50288 - 1999 ) 附錄E 規定,預制砼板渠道的糙率取0.017,現澆砼板渠道取0.016。
2.1.3流速 在該河流域中,其渠道內的水流速度在一定程度上也需滿足一定的要求。其中,根據《渠道防滲工程技術規范》可知,砼板抗沖流速不大于2.0~3.0 米/秒。對于不同情況下的渠道設計來說,其在參數選擇問題上也具有一定的差異,因此相關人員都應嚴格按照相關要求進行合理的設計,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工程渠道的質量。
2.2渠道水力計算
在實際生活中,渠道設計一般是采用梯形斷面的,其主要是由于梯形斷面具有施工方便、維修簡單的特點。對于斗渠來說,則是采用現澆砼梯型斷面,根據《灌溉與排水工程設計規范》中的要求,渠道水力計算也需進行綜合的確定。對于各級灌溉渠道縱橫斷面設計來說,渠道的斷面尺寸可以根據相應的計算而得出,如依據計算出來的各級渠道的設計流量,可以得出渠道的斷面尺寸。其中設計流量的計算公式為:Q=AC√RI。其中Q為設計流量,A為渠道過水面積,R為水力半徑,C為謝才系數,I為渠底縱坡。其中,渠道水力計算的成果主要如表1所示。
3結語
綜上所述,在現代化的發展過程中,為了有效地保障我國的生態平衡,人們應加強對我國山河流域治理工程的重視與關注。并加強對其渠道的設計與研究,以對一些水土流失地區進行及時地處理,從而有效地提高各個流域的渠道設計質量,使其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理。
作者簡介:賀強,本科學歷,石河子天興水利勘測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