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旅游業是現代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表現。本文通過對山西省旅游業現狀的分析,以及造成這些不足的原因,提出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指出山西省應如何實現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旅游業 可持續發展 山西省
一、山西省旅游產業發展現狀
山西省擁有豐富的旅游文化資源,近幾年山西省經濟的發展也帶動了旅游業的發展。但是與全國其他省市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現在旅游人數多,但在山西花錢并不多,即人氣旺而財氣不旺。近幾年山西旅游產業取得了很大的發展,2013年旅游外匯收入為2008年的2.74倍,旅游外匯收入的平均增長速度為26.66%,2013年國內旅游收入為2008年的3.12倍,國內旅游收入的平均增長速度為25.78%。旅游總收入在第三產業增加值中所占的比重從2008年的26.79%增長到2013年的44.78%,對山西省第三產業的發展有很大的貢獻。旅游總收入占山西省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從2008年的10.11%上升到2013年的18.29%,表明旅游業同時也已經成為山西省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的關鍵因素。
二、山西省旅游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障礙
(一)政策支持的不足
首先,產業引導缺失。山西旅游產品開發長期處于淺層次,品牌產品單一。旅游區處于發展階段,未形成較大規模。其次,投資經費短缺,長期以來省政府用于宣傳促銷經費嚴重短缺。
(二)旅游業發展環境的制約
1.外在環境遭到破壞
山西是國家能源重化工基地,煤、焦、鐵、化等產業長期在山西經濟中占主導地位。這些產業在發展的同時,也同時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近幾年,隨著旅游業的興起,旅游交通工具廢棄排放量增大,旅游接待地的空氣污染、噪音污染、水質污染加劇。
2.內在環境壓力大
旅游接待地人滿為患的情況下,增加了當地基礎設施的負擔,不少旅游者環保意識差,也加重了旅游景點的人為破壞,使名勝古跡的本來面貌和存在壽命受到嚴重威脅。
(三)產業結構不合理
在旅游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山西省旅游產業各部門也得到迅猛發展。但是與旅游產業發展不相適應的是,交通、住宿、餐飲等需求彈性較小的部門以及需求彈性較高的購物部門的收入構成了山西省旅游業收入的主要部分,而需求彈性較高的娛樂、游覽、郵電等部門,其收入在總收入中所占比重很低。2012年住宿部門收入占旅游外匯收入的比例由19.80%增長到了21.04%,餐飲部門收入所占比例由16.8%增加到了17.93%。游覽的收入甚至出現下降,由2008年的8.1%下降到2009年的5.1.%。
三、山西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一)加大政府投入
1.確認旅游業的主導地位
各級政府應把旅游業當作主導產業來抓,在政策扶植和資金投入上給予旅游業以更大的發展空間,逐步把山西經濟的發展重心由煤炭轉向旅游。
2.加大基礎設施的投資
高檔的酒店設施,多樣的娛樂設施,發達的交通運輸等會增加旅游景點的吸引力。加快基礎設施的建設,提供新穎獨特的娛樂設施,加強交通運輸的能力,改善通訊設施,加強科學教育設施的投入,培養優秀人才。
(二)推廣可持續發展旅游業的思想
1.統一規劃,有序開發
做好旅游開發規劃,貫徹資源與環境保護思想。在編制旅游區總體規劃時,必須對旅游區的地質資源、生物資源和涉及到環境質量的各類資源進行認真的調查,以便針對開展旅游活動所帶來的環境損害進行足夠的準備,并采取積極措施,消除或減少污染源,加強對環境質量的監測。
2.增強環保意識,強化法制觀念
發展旅游業一定要加強環境立法和管理,同時,應建立盡可能完善的旅游企業經營和景區資源管理法律法規,并加大執法力度,使山西旅游資源管理真正走上規范化、理性化的道路,做到“以法興游,以法治游”。
(三)完善旅游資源管理體系
1.調整產業結構
今后應該加強需求彈性較大的商品銷售、娛樂、郵電通訊和餐飲等四個部門的發展,同時多渠道籌集資金繼續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購物和娛樂部門的發展,縮小住宿、餐飲、游覽、郵電等基礎服務型部門發展的差距,保持交通運輸部門的穩定發展。
2.構建現代旅游資源管理體系
盡快改變旅游企業中政企不分的現狀,杜絕旅游企業與景區管理部門之間的人事交叉狀況。建立一個高效的管理部門,運用市場化手段對其進行整體規劃、指導和控制;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按照市場經濟發展要求,構建現代旅游企業經營體系;整頓規范旅游市場秩序,規范旅游企業的經營和服務行為,建立健全旅游投訴機制和處理程序,提高執法人員素質。
【參考文獻】
[1]黃臻.旅游業與山西經濟發展的關系,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J].2010(2)
[2]蘇建軍.山西省旅游績效與資源優度和區位可達性的關系研究,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J].2012(5)
[3]趙娜.山西省旅行社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綠色科技[J].2012(10)
[4]郝金連、任啟龍.山西省城市旅游競爭力實證研究,資源開發與市場[J].2015(4)
作者簡介:燕波(1993-),女,漢族,山西晉城人,山西財經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