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磊
摘 要: 在傳統的日語會話課程教學中,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較單一,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較低,教學有效性較差。為了改變這種教學現狀,我們對日語會話課程教學進行了相應的課程改革,以情境教學模式為主的教學方法的應用,對于促進教學有效性的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本文就情境教學模式下的日語會話課程教學改革的背景和實踐進行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 情境教學模式 日語 會話課程改革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國家對高職院校的課程體系與內容提出更高的要求。對于日語會話課程教學而言,要提高日語會話課程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要求教師從學生角度出發,創新教學方法,切實提高學生的日語會話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1]。情境教學模式是當前我國教育教學中較提倡的新型教學方法,其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學習效率和質量的提高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以下本文就情境教學模式下的日語會話課程教學改革進行簡要探討。
1.情境教學模式下日語會話課程教學改革的背景分析
以情境教學模式為主進行日語會話課程教學改革,與我國經濟發展現狀和教育教學現狀是分不開的。從政治經濟角度看,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我國與日本之間的經濟聯系更加密切,市場開放的程度不斷加大。雖然近年來我國與日本在政治方面有矛盾,但是經濟聯系并不能真正斷絕,相反的,為了更好地促進國際市場的開放,我國與日本之間的經濟聯系將會越來越頻繁[2]。這就要求我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日語能力,掌握更多的日本文化知識,以更好地把握日語的使用,促進自身日語水平的提高。此外,就我國日語會話課程教學的現狀看,教師對文化差異、學生口語水平等的重視程度不足,已經嚴重影響我國日語會話課程教學的有效性,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十分不利。為了提高日語會話課程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必須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和策略,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加深對日語會話的認識,了解日本文化和環境,正確把握日本的使用和會話技巧,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情境教學模式在日語會話課程改革中的應用就成為必要。
2.情境教學模式下的日語會話課程教學改革實踐總結
2.1創新和完善日語會話課程教學內容
情境教學模式下的日語會話課程教學改革首先需要明確日語會話課程教學改革的內容和目的。日語會話課程是高等院校日語專業的基礎課程,學生在一、二年級就必須學好這門課程,以便為將來的日語專業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日語會話課程的主要內容在于通過讓學生在各種情景會話模式下進行日語口語的訓練達到培養學生較高的口語水平,提高學生交際能力和日語實踐能力的目的[3]。就日語會話課程教學內容的完善看,要實現情境教學模式下日語會話課程的教學改革,必須要求學校認識到內容設置的難易問題,以及日語會話課程教學內容的設置是否與其他相關課程如聽說課程和基礎課程的匹配的問題。要解決相關課程匹配的問題,可以采用使用同一系列教材的方法,而在教學內容難度程度方面,則可以通過改良教材的方式獲得。改良教材可以采用將日語會話課程教學內容設置得與日本當地的實際生活更貼近、印刷彩色插畫等形式。這樣的教材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傳統枯燥的教材設計形式,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此外,由于時代發展變化的速度不斷加快,日語中經常出現不少新的單詞,因此,教學內容的更新頻率應該進一步加大,以便及時補充最新的日語會話相關知識,滿足學生的實際學習和發展需求。
2.2了解中國和日本在會話文化上的差異
中國和日本在傳統文化上存在明顯的差異,要提高日語會話課程教學的有效性,不僅需要教師將教材中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教授給學生,還需要教師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讓學生對日本文化有更進一步的了解。日本文化與中國文化有許多相通之處,但存在較多的區別[4]。例如,日本人在會話過程中經常會使用委婉、含蓄的表達方法,即使他們想要表達的是拒絕的意思,也會采用十分客氣的說法進行語言表達。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認識到日本文化和中國文化的不同,充分挖掘日本會話背后的含義,而不是停留在文字的表面。
2.3采用情境教學法進行教學
在日語會話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采用情境教學法進行教學。情境教學法的應用十分簡單,即教師在教學中將所要教授的內容納入實際的情境中即可,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能得到明顯提高,學習效率自然有了保障。日語會話課程本身就帶有一定的情境,教師不僅可以按照教材內容進行合理的完善,而且可以利用高科技的教學手段如聲光電技術等模擬出相應的會話情景。例如在餐桌會話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教室中的設備模擬出就餐的場景,然后為不同的學生安排不同的角色,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更投入地進行學習,這樣可以更好地加深對學生日語會話知識的了解和把握。
2.4構建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
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有著重要的意義。傳統的日語會話課程教學評價體系主要以筆試項目為主,檢測的是學生對日語會話的筆試能力[5]。新課改背景下要求教師加強對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靈活運用日語知識的重視,并且綜合考核學生的實踐能力、應對能力及學生的日語交際能力等,對學生進行全面的教學評價,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此外,教師還要將傳統的終結性評價形式轉變為過程式性價形式,以動態的形式加強對學生的客觀評價。
3.結語
情境教學模式下日語會話課程教學改革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從目前我國日語會話課程教學改革實踐總結看,情境教學模式下日語會話課程教學改革要求創新和完善日語會話課程教學內容,讓學生充分了解中國和日本在會話文化上的差異,采用情境教學法進行教學,并構建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
參考文獻:
[1]王冬莉.基于服務外包專門用途的高職日語聽說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05:301+303.
[2]魏玉娟.基于崗位實踐與創新能力培養的高職商務日語“情景教學”課程改革研究[J].亞太教育,2015,25:151-152.
[3]費晶晶.項目化教學法在高職日語會話課程中的應用——以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中國培訓,2015,18:124-126.
[4]王冬莉,郁芳.基于CBI教學理念的日語聽說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6,07:24-27.
[5]馬雪峰.高職高專商務日語會話教學模式改革探索[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07: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