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婷婷
摘 要: 禮貌理論是語用語篇中的重要理論。從語言學角度理論看,禮貌理論是語用語篇研究的一個課題;同時,在實際生活中,禮貌理論在日常生活交往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介紹語用語篇中的禮貌理論,并用實際語句加以舉例。
關鍵詞: 語用 語篇 禮貌理論 禮貌策略
1.日常生活中的禮貌理論
日常生活方面,禮貌理論和每個人的關系都很密切。在日常交流中,幾乎每個人都會有意或無意地達到以下目的:使交流雙方都感覺舒適,否則,可能會造成不必要的誤會或者麻煩。這類有意識或無意識的行為,我們將其稱為禮貌理論。了解并良好地運用禮貌理論,在日常生活的溝通交流中會起到良好的幫助作用。因此,深入了解禮貌原則,對于日常生活是很有幫助的。
2.語用語篇中的禮貌理論
禮貌理論是語用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理論方面,禮貌理論基于語用語篇進行分析;在語用語篇范疇內,禮貌理論是指在語言使用中所做出的選擇,以及在語言上所顯示出的友好態度。Brown和Levisohn曾經給禮貌原則下過一個非常有名的定義,他們認為:禮貌就是“典型人”(Model Person)為滿足面子(face)需求而采取的各種理性行為,即通過采取各種語言策略達到給交際各方都留點面子的目的。Brown和Levison認為,面子是每個社會成員為自己爭取的公開的自我形象。而在他們的理論中,面子又分為積極面子和消極面子。積極面子指希望得到別的贊同和喜愛。消極面子指不希望別人強加于自己,希望自己的行為不受到別人的干涉和阻止。
3.語用語篇中的禮貌策略
3.1赤裸裸地公開實行面子威脅行為
如果說話者以公開且直接的形式表達建議、請求或邀請時,我們把這種行為稱為赤裸裸地公開實行面子威脅行為。在一般情況下,此種行為發生在緊急情況下,親密的朋友或者家人中,社會地位較高的人員和地位較低的人員的談話中,以及軍隊的命令中。
以上此種行為被稱為不使用補救策略,赤裸裸地公開實行面子威脅行為。一般來說,“不使用補救策略,赤裸裸地公開實行面子威脅行為”就是盡可能直接地、清楚地向聽話人表明自己的意圖,其基本模式是“Do-X”。一般說來,說話人以這種最直截了當的方式施行面子威脅行為的策略,是不擔心聽話人可能的報復。
3.2積極禮貌策略
積極禮貌策略使用補救的策略。使用補救策略的言語行為就是通過給予聽話人“面子”,減輕對聽話人可能的面子損傷。積極的禮貌策略就是滿足聽話人的積極面子需求,使聽話人所要求的個人形象與說話人在言語行為中體現的聽話人的個人形象達到一致。因此,積極禮貌是以“接近為基礎的”(approach-based),即通常采用“套近乎”的談話方式。
3.3消極禮貌策略
消極禮貌策略使用補救的策略。消極禮貌策略主要是說話人意欲部分地滿足聽話人的消極面子,基本需求是要維護聽話人的私人領域和自我決策的權利,因此,與積極禮貌策略不同的是,它是以“回避為基礎的”(avoidance-based)。說話人通過承認并尊敬對方消極面子的需要,以不干預聽話人的行動自由滿足對方積極面子需求。消極禮貌策略的典型形式是含有情態動詞的問句。
3.4非公開的禮貌策略
非公開的禮貌策略屬于補救程度較強的策略,Brown和Levinson視之為減少面子威脅策略中最為禮貌的策略,因為采用這一策略語言對面子的威脅最為間接。說話人通常使用比較模糊的話語,這樣對于說話人,對特定的意圖就不會有責任,對聽話人,既可以躲避潛在的面子威脅,又可以給他以表現關心他人的機會。非公開的禮貌策略舉例:I wonder where I put my pen.
3.5“不施行面子威脅行為”
“不施行面子威脅行為”是最禮貌的策略。這就是說,說話人不適用某一特定的面子威脅行為,這樣就避免對聽話人可能的冒犯。同非公開策略一樣,“不實行面子威脅行為”是以“含蓄,暗示”為主要特征的,且通常不用言語表達,因此不一定會成功。
4.禮貌策略的優點與局限性
4.1禮貌策略的優點
語言學領域中的眾多語言學大家均對禮貌理論做出過定義或解釋,更提出了五個完整的禮貌策略,分別對五種策略舉出了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例子并加以分析。五種策略具有相當的完整性和現實性,幾乎囊括了日常對話交流中會遇到的所有情況。對五種理論進行研習,并將其應用都現實中,將會對于日常生活溝通交流有很大的益處。
但是任何一種理論幾乎都有它的不完整性甚至局限性,以下是筆者在前人的基礎理論上,總結的禮貌策略的局限性。
4.2禮貌策略的局限性
4.2.1不同文化間的局限性
東西方文化差異,導致對于禮貌行為的理解不同,因此,禮貌策略并不能很好地適用于所有的文化情景中。比如跨文化語用學者Kesckes舉過這樣一個例子,東方學生進入西方導師的辦公室,學生站在旁邊以示尊重,西方教授對這一行為卻感覺很奇怪,西方教授認為學生可以自己找把椅子坐下。可是在東方文化中,學生的觀念是老師不讓學生坐,學生是不敢坐下的。
4.2.2不同教育背景的局限性
運用一些含蓄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禮貌有時只適用于相同或者相似文化背景的交談者中。當兩個人的背景知識完全不同,一方傳達的意思被另外一方很難理解時,這樣的差距勢必會影響到禮貌策略的傳達。
4.2.3不同年齡間的局限性
這個話題幾乎影響一代又一代的研究學者。很多文章報道中我們都會看到關于代溝的描述,不同年代人的表達方式不同,對于禮貌語言策略的使用更是不同。如果按照統一的標準來判定不同年代人的行為,這個做法顯然是不可行的。
5.結語
從以上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禮貌理論不僅是語言學中的一個重要理論,更在日常生活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雖然每個理論都不可避免地會有一些局限性,禮貌理論也不例外。盡管禮貌理論、禮貌策略不可避免地在不同文化等方面會有一些局限性,但是了解禮貌理論、了解五大禮貌策略,對于日常生活交往一定會起到非常巨大的作用。同時,我們期待更多的學者進行專題研究,希望會有更令人信服的禮貌理論策略的出現。
參考文獻:
[1]顧曰國.禮貌,語用與文化.北京外國語學院語言研究所,1992.10.
[2]周佳.淺析禮貌策略.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1.08.
[3]胡愛梅.面子.面具—評語言交際中的禮貌原則.黑龍江學報,2008(07).
[4]黃廣芳.禮貌原則的局限性及其發展策略.湖北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