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華
摘 要: 高校教育的發展注重人才社會價值實現,在理論教育模式下,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能力不足。作為第二課堂的高校社團恰恰彌補了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不足,文章認為高校社團在大學生創新創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著重分析社團發揮創新創業教育的對策。
關鍵詞: 高校社團 大學生 創新創業
高校教育普及,社會工作崗位需求有限,高校專業培養的人才容量增多,學生就業壓力較大,為有效緩解就業壓力,促進學生人生價值的實現,高校教育重點轉向創新創業教育,社團是學生課外學習生活的主要組織,許多學生活動都以社團為載體,因此可以利用社團的功能,發揮社團在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高校社團在創新創業教育中的作用
擁有共同興趣及社交需求的學生組成高校社團,社團向這些學生提供開放式學習、自由式探究的氛圍。在社團中,學生彼此之間可以相互學習,共同進步。社團培養學生相互協作及主動探索創新的精神,在提高學生創新創業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社團營造創新創業教育的氛圍
從受教育的模式來看,大學生在應試教育中接觸到的是一種對理論知識絕對信奉的理念。學生創新創業意識淡薄,而且受到高校學分制的影響,學生只能按照要求修滿相應的學分,因此整體上就形成了創新創業教育薄弱的一面[1]。高校社團是學生的第二課堂,學生在這里接收到的知識都來源于自己的興趣,具有相同興趣點的學生能夠在這里找到可以繼續引發興趣的動力。具有共同興趣的社團在長期的發展中形成一種社團文化,由社團成員將文化向外擴散,不僅有利于社團內部成員創新創業文化意識的養成,還有利于社團外成員的創新創業教育氛圍的營造。
(二)高校社團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的精神
高校社團作為一個由興趣加以聯系構建的自由社團,社團中成員行為都受到興趣驅動,是在沒有外界因素影響下的自主行為,成員之間在共同目的的影響下能夠積極地參與到社團活動中,而且在行動中能夠團結一致。在創新創業中,學生通過思考新的路徑解決問題,在思考過程中,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培養,同時學生要發揮創造性思維,打造優勢的項目,在創業中社團成員為在激烈的競爭中贏得主動權,需要不斷挑戰困難,發揮想象力與主觀能動性來適應創業中的情境。
(三)高校社團豐富學生的創新創業的知識結構
創新創業需要一定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的積累,換句話說,擁有知識才具有相應的工具解決創新創業中的難題。在創新創業中,社團的學生具有一個特點,學生來自不同的院系,學習不同的專業,因此學生能夠相互交流,發揮各自領域的專業性知識。社團作為一個創新創業的平臺,學生可以在這個平臺上發揮自己所在領域的專業性知識,學生相互學習增強交流,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同時豐富了其他學生的專業性知識[2]。創新創業過程是一個不斷學習不斷適應的過程,學生利用社團平臺彌補了在課堂教學中學習不到的知識點,同時將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
二、高校社團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路徑
(一)組織優秀教師科學化指導
社團創新創業實踐是由學生主導的活動,考慮到學生的理論知識及社會實踐經驗的匱乏,需要有專業性的指導教師進行科學化指導。高校需要根據教師的情況及社團發展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安排指導工作。社團指導教師就社團文化提出總的指導意見,同時能夠根據社團創新創業的需要幫助學生引入更多的資源,指導教師也要對社團的組織建設及發展規劃建設提供一定的建設性意見,為社團培養核心的社團干部成員[3]。
(二)組織社團成員參加各種社會實踐
社團是進行實踐教育的另一課堂,學生緊緊圍繞自己的實際想法和興趣開展各種活動。與此同時,為加強社團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的影響,需要有計劃地組織社團開展各種活動。定期圍繞創業的主題來開展社會實踐,社團成員可以通過實踐進行創新想法的交流,同時通過社會實踐活動,社團成員能夠增強自己的實踐能力。社團要利用自身的優勢,開拓與社會交流的空間,利用社會資源為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與創造性提供平臺。社會實踐活動將突出學生的主體創造性,學生能夠緊密地結合理論與實踐,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三)建立特色創新創業實踐平臺
創新創業需要有實踐平臺,一方面匯聚資源,集合資源優勢,促進創業創新開展,另一方面利用平臺可以加強創新創業氛圍環境的塑造,推動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學校社團可以通過各種講座學習,各種調研方式推進學生的參與學習,社團成員通過學習能夠開闊眼界,同時培養創新創業意識。社團還可以通過各種有關創新創業活動的開展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如創業競賽活動,學生可以通過活動展示自己的創業想法,在比賽中也能夠認識到其他社團成員的真實想法,這些都將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同時在打造創業實踐平臺的過程中,社團可以加強與外界的交流,通過直接與企業之間的對話,為學生提供更多有益的創業經驗,能夠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和社會經驗。
(四)完善服務保障
高校社團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需要高校教育制度教育安排的保障,制度規定了社團的活動范圍,同時制度能夠為穩定的秩序提供基礎前提。明確的制度規范創新創業實踐,同時績效制度為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展開提供獎勵的依據。創新創業實踐活動需要具備充足的資金,因此高校要在創新創業教育中能夠給予社團一定的資金支持,扶持社團中優異的創新創業項目。
高校社團為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提供了新的平臺,學生借助于興趣的紐帶能夠實現共同的對話,同時在具有共識性項目的實踐中,學生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與社會實踐能力,這些對于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目標的完成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高校應該加強和完善大學生社團建設,發揮出高校社團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楊小麗.以高校社團為載體的創業教育實踐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05):76-78.
[2]田桂芬.大學生創業能力提升的思考:基于社團參與的視角[J].繼續教育研究,2015(07):20-22.
[3]沈鑫泉.基于高校學生社團的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探析[J].特區經濟,2014(12):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