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維維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檔案收集存在的問題,闡述了檔案收集對環境監測的重要性,分析了重點環節,為后期的檔案收集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論基礎。
【關鍵詞】環境監測;科技檔案收集;管理工作
檔案收集工作是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是檔案管理的起點,是有關部門進行相關管理工作中的第一道最為艱巨的工作程序。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以及《機關檔案工作條例》頒布實施以來,我國的檔案管理收集工作較之過去有了很大的進步。同時在近期召開的黨的“十八大”三中全會中,相關領導人明確指出了“建設美麗中國”的宏偉目標,將“生態文明”從理論階段提升到實踐階段,彰顯了我國對世界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視,對環境保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將檔案收集的數據作為環境監測的基礎工作,能夠及時、準確、全面地反映當下我國環境質量狀況及發展趨勢,同時為相關建設與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據,進而發揮在環境監測科技檔案中的重要作用。
一、科技檔案收集存在的問題
原始檔案的收集工作一直是檔案管理工作中最為薄弱、最艱巨的任務,雖然自有關法律與條例頒布后,我國檔案的收集工作有所改善,但從長遠來看,大多是為了應付上級部門檢查,即工作形式流于表面,依然存在許多弊端和隱患,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環境監測檔案收集困難。檔案的收集工作是檔案管理工作的基礎,是保障高質量、高效率的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但是從目前來看,我國各資料管理部門之間對資料檔案建設沒有全新的認識,缺乏有效的溝通,存在片面的認知,不注重收集,造成部分資料缺失現象嚴重,同時大量資料存在個人手中,造成館藏缺失,嚴重影響了檔案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
(二)檔案收集文件不全。在生產建設的過程中,某些單位文件資料嚴重缺損,無法準確地反映行文、寫作活動的全過程,降低了檔案數據資料的應有歷史價值。
(三)檔案收集意識不強。當前,檔案收集人員缺乏對檔案收集的重視,認識不到檔案在社會發展中的特殊作用和情報價值,造成相關檔案不及時收集與歸檔,造成原始資料積累逐漸減少,甚至失散,致使若干年后人們對于相關問題根本無從考究。
(四)檔案制度落實不力。自我國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以及《機關檔案工作條例》后,各檔案收集部門也建立了一些關于檔案收集和管理的規章制度,但卻缺乏對其的職責考核標準,即未能建立統一的規范檔案收集管理模式,造成政府部門以及有關部門的規章制度、工作職責流于形式、職能形同虛設,進而影響了檔案資源信息無法正常開發利用和進行歷史研究。
(五)檔案收集門類單一。收集門類形式單一,收集方法簡單單一一直是困擾我國檔案收集工作的重要問題,每年產生的資料,有關部門不能很好地區分其重要價值。從門類上看,當前許多檔案收集單位還是注重收集公文檔案,忽視了科技檔案、專門檔案及其它種類的收集工作;從載體上看,收集單位還是注重收集紙質類的檔案,忽視了膠片、磁帶及其他材料檔案收集工作。但隨著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新興載體的出現,有關部門將U盤、移動硬盤、光盤等也納入電子檔案范圍進行收集。
(六)檔案人員素質不齊。當前,在我國的收集工作中,收集人員由于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具有收集工作隨意性較大,人員流動性大、專業知識老化、文化知識面窄等問題,其文化程度無法滿足各項指標的發展要求,致使檔案收集工作長期處于放任的自流狀態,從而與當代社會的檔案現代化發展需求產生較大的懸殊,難以適應新形勢的檔案事業發展要求。
二、檔案收集對環境監測科技檔案的重要性
基于黨的十八大的“生態文明”工程,我國將環境保護提上工作進程,而當下環境監測是環境保護的重要目標,具體指的是將重要的功能收錄電腦,供人們隨時翻閱和查找。簡單來說,環境監測檔案主要是用來記錄環境監測事件和數據的工具,對當前環境的監測、研究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其信息資源具有特定性、基礎性,在環境監測工作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環境監測檔案能很好地反映該地區的環境狀況,對其環境演變和發展趨勢具有重要的判斷價值,對有關部門制定環境的保護規劃以及污染治理措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美國檔案文件管理》一書中曾有過這么一段話:文件所持有的獨一無二的特征和價值構成了文件原件必須保存的必要前提。這句話很好地體現了原始文件的行政參考價值、法律價值、財務價值、科研價值、證據價值以及情報價值。我國《檔案法》曾闡明:加強檔案的收集與管理,不僅有利于高效地保護和利用檔案,還能為我國社會主義的現代化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當下,檔案收集工作質量的高低,對檔案館藏質量和數量具有直接影響,做好檔案的收集與管理工作對有關部門的管理工作具有重大實踐意義,具體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檔案的收集工作是檔案工作的重要起點;第二,檔案的收集工作是檔案生存的重要條件;第三,檔案的收集工作是保證檔案質量的標志。
三、加強環境監測檔案收集與管理,必須把握的重要環節
檔案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雖然不是單位的前沿工作,但是體現了單位整體的業務管理水平,對檔案的收集與管理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想要加強檔案收集和管理工作,就必須加強制度建設,從而提升全員的檔案管理意識,發揮檔案的重要作用,為環境監測事業作出貢獻。
(一)健全管理體制,規范收集與管理工作環境。健全管理體制,規范收集與管理工作環境需要相關人員做的是:第一,綜合考慮當地經濟發展狀況,結合環境監測檔案收集與管理需要,從而建立起重要的檔案收集管理制度進而保障各項工作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是做好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礎。同時建立檔案借閱制度,由檔案管理人員統籌相關記錄登記表,保證檔案有據可查,避免了丟失、破損無跡可尋等現象的發生。第二,考慮當下實際發展需要,制定科學規范的檔案資料收集措施,提高檔案的歸檔率。第三,加強業務培訓、整合會議資料,對各種會議、培訓結束后的資料統一交檔案管理員進行歸檔,彌補了會議、培訓資料歸檔空白。第四,通過多種渠道、多種形式、多種場合加強檔案收集工作的宣傳,增強全員的檔案收集意識。
(二)拓寬知識面,實現管理的現代化。檔案的管理與收集工作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工作,不僅對人員的專業技能具有較高的要求,同時對他們的職業道德與工作精神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當下隨著我國現代化信息設備的廣泛應用,檔案管理方法也在不斷改革,對工作人員的業務知識、科學知識以及管理操作能力提出了如下要求:第一,加強對檔案管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培訓;第二,掌握現代化管理技能,提高檔案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第三,利用現代化技術,整理檔案。
四、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環保工作的不斷深入改革,環境監測檔案在環境管理和經濟建設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有關部門要建立起嚴格完善的管理制度、提升管理人員的能力和責任心,從而實現管理現代化,確保檔案收集與管理工作的規范化、科學化、合理化、制度化,進而推動環境保護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張仲仁,翁尚深.美國檔案文件管理[J].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7(12):105-111.
[2]中國人民大學檔案系、科學技術檔案管理學教研室.科學技術檔案管理文集[J].檔案學通訊,1981(12):105-112.
[3]羅玉萍.議論檔案收集工作的重要意義[J].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11):18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