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巴草
摘要:現階段,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有關于藏族游牧經濟的發展,逐漸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游牧經濟與藏族傳統社會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藏族的日益發展中,游牧作為藏族發展的主要項目,主導著藏區的經濟發展。藏族是長期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民族,針對青藏高原地廣人稀的特點,游牧產業已經成為了藏族人民賴以生存的主體產業。在藏族人民長期的游牧之中,所創造出的傳統社會文化,充分的體現了藏族人民對生活的熱愛,以及與自然萬物和諧相處的思想理念。本文將對游牧經濟與藏族傳統社會之間的關聯,做出簡要的分析與探討,旨在于更好的改變藏族游牧經濟的效益。
關鍵詞:游牧經濟藏族傳統社會關聯
當前藏族的游牧生活,已經成為了藏族傳統社會發展中重要的經濟依托,藏族是長期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民族,因為青藏高原獨特的地理環境,以及豐富的自然資源,決定了藏族人民以游牧為主體的經濟產業。藏族的游牧經濟與傳統社會文化也有著必要的關系,長期以來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民,都過著傳統的游牧生活,藏族的傳統社會文化,對藏民的游牧經濟有著深遠的影響。然而,游牧文化經過歷史的不斷發展變遷,已經成為了藏族傳統社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游牧經濟與藏族傳統社會之間的關聯,是提高藏族人民生活水平重要的環節。
一、藏族傳統社會對游牧經濟的影響
首先,在我國經濟不斷發展進步的今天,藏族人民的游牧經濟逐漸引起了社會中的廣泛關注,藏族長期的生長環境造就了藏民的游牧生活,游牧生活是藏族人民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的生產方式。在傳統的藏族游牧生活中,藏族人民對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顯得尤為突出,在游牧經濟日益繁榮的當前形勢下,藏族人民強調生命主體與生存環境的相依相融的觀點,深深地體現出了人與自然互為體的精神。也正是因為藏族人民對草原以及對自然環境的保護,以游牧經濟為主體的游牧業,才能夠在青藏高原上得以長期的存在,游牧經濟也就成為了藏族傳統社會發展的主要經濟來源。
其次,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藏族的游牧業只能夠單純的滿足正常生活中的需要,因此,有專家分析指出傳統的游牧生活,是藏族人民為生存而進行的主要生活方式。所以就造成了藏區的游牧經濟的發展潛力已然有很大程度沒有被開發出來,因此也無法及時地活躍藏區經濟的發展,專家指出,藏區畜牧業的現代化發展前景是光明的。在藏族的傳統社會發展中,藏族人民的“眾生平等”、“萬物體”等思想都深刻的體現出了人與自然統一融合的觀點,逐漸的在藏族人民的思想中產生了根深蒂固的影響。所以就導致了藏民順從自然的觀點,不去刻意的追求經濟發展的主動權,藏族人民對于主體意識的塑造并不苛求,因為他們更加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對于物質的追求并不嚴苛。
最后,藏族人民的消費方式,也是對藏族傳統社會的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消費理念是影響社會經濟發展的重點,合理的消費方式能夠有效的提高藏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在實際的生活應用中,在傳統社會文化的影響下,藏區的消費多用于宗教活動中。其次,藏區的生活消費觀點更加傳統,生活消費多消費在藏族傳統服飾消費上。由于游牧生活的流動性強,對藏族人民對固定性資產的購買有定的限制,藏族人民的消費方式并不多,并不會去對生產資本進行過度的積累,這也是重要的影響之。
二、游牧經濟對傳統社會發展的影響
游牧業作為藏區的主體產業,已經成為了藏族人民賴以生存的生活來源,有著不可取代的作用,長期的游牧方式對藏族社會的發展也有著定的影響。長期的游牧生活對藏區的商品經濟發展有定的限制性,游牧經濟能夠滿足生活中的生產資料,除了少量的物品需要到其他地區交換之外,基本可以滿足自給自足的狀態。這種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對藏區的商品經濟發展有定的限制,也對藏族傳統社會的發展有較大的影響。其次,長期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讓藏族老百姓處在種競爭程度較低的社會環境當中,他們不會去強求過度開墾與放牧,不會過度參與有意識的競爭,這樣雖然對于藏區自然經濟的保護以及人文生態的保護有很好的效果,但是也在定程度上弱化了藏區居民的生產積極性。因此,想要全面的提高藏區人民的生活質量,促進藏族傳統社會的發展進步,在保留絕大部分游牧生活的習慣的基礎上要通過多種方式調動藏區人們的生產積極性,從主體意識上強調進步的唯一性和必要性,只有藏族人民的思想進步了生活才能夠更好。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關于藏族人民的游牧經濟,逐漸引起了我國的高度重視,針對藏族人民的生存環境,游牧已經成為了藏族人民生活中的主要經濟來源。但是傳統的社會觀念對游牧經濟所造成的影響,就成為了想要提高藏族人民生活水平過程中至關重要的部分,應該從藏族人民的傳統觀點著手,只有改變藏族人民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才能夠從根本上改善藏族人民的生活質量,更好的發展藏族的游牧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