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睿
摘要:湖北省是農業大省,農村人口占我省人口的大部分,因此,農民的經濟收入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我省經濟的發達程度,而農業生產又是農村經濟收入的主體。所以,如何發展農業經濟,對改善我省農村人口的生活水平,事關重大。顯然,在我省廣大農村,積極開展農業科技推廣服務工作,這對廣大地區貧困農村經濟發展事關重大,本人僅在文中提出了一些問題,以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農村發展區域經濟新看法
農牧業是國民經濟、政治和社會穩定的基礎。我國是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較大比重,農業、農村、農民的發展問題是關系到我國全局的重大問題,因此黨和國家歷來都將其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當前,發展我國農牧業的途徑就是進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而實現新農村建設的根本落腳點就在發展農村經濟,縮小城鄉差別,改變城鄉二無經濟結構,讓廣大群眾共同享受改革的成果。我國的三農問題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被擺到很高的位置,農村工作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沒有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全國的現代化,沒有農村小康社會的全面建設,就沒有全國小康社會的全面建設。發展農村經濟,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是當務之急。湖北省歷來都是農業大省,如何發展本省的農業經濟,尤為重要,本文主要針對相關問題展開相關的探討。
一、我省農村經濟發展的現狀
改革開放35年來,我省農村的經濟得到高速發展,在農村經濟的發展模式上,總體上形成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在農村利用科學種田方面,已經基本形成了農業機械化和科學種田,使我省的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獲得了巨大發展,在國家對農村政策的支持下,我省農民的溫飽問題已經解決,農村經濟的發展,促進了農村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設等方面的提高,有利于實現我省農村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但農村經濟要獲得更大的發展,還要繼續努力,要在如下的工作方面的問題,需要得到加強。
二、湖北省農村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盡管我省農村經濟得到高速發展,但由于我省農村地域廣泛,沿海農村和東西部地區的農村,還存在很大差距,在些貧困農村,農民的整體文化素質還較低,因此,導致這些農民思想滯后,科技意識也不強,尤其是在商品意識上表現的淡薄,也對現代農業產業發展認識上缺乏不足的認識。二是,農村的社會化服務體系還不夠完善,在農村的管理體制和職責也不明確。尤其是農村的鄉級服務站的管理模式,由于人、財、物“三權”并下放到鄉鎮管理,而業務主管主管部門主要負責業務指導,其他的工作不介入,這不便于管理工作的開展。三是對農業產業的長期性投入不足,再加上基礎的水利化工程規模低,使農村的農業生產的情況主要受自然氣候條件的影響。四是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滯后,農業經濟結構不合理,缺乏龍頭營銷和加工企業的組織帶動,農產品市場以家庭經營和民間體私營為主,難以向外地市場拓展,處于自產自銷的狀況。我省機械化、標準化、產業化、特色化產業發展程度較低。五是我省整體耕地面積在逐漸縮小,而且農業所需的物資的價格也在上漲,導致農業生產成本增加,農業生產效益不明顯。
三、湖北省農村經濟發展的對策
為了改變我省農村的經濟發展,地方政府必須采取相應的對策,改變我省農村經濟的現狀,使我省農村經濟盡快得到提高。具體的措施建議如下。
(一)加強地方政府領導與服務體制建設
在我省農村,要發揮地方政府的領導,提高農村的服務體制建設。要發揮縣三級干部的積極性,要求縣委縣政府和縣直各相關部門積極深入到村級部門,幫助各鄉、鎮、黨委政府的三農服務中心和村委會簽訂農村經濟發展責任狀,要明確每個部門的經濟發展主要任務。同時,要將農村經濟發展的指標任務落實到人頭上,要與承包干部的年終考核獎懲聯系起來,實行每個技術干部都要有明確的發展目標和任務,且實行個人責任制,對干部的考核也要與農村經濟發展的目標和任務完成情況掛鉤。
(二)提高農民的科技思想和加大培訓力度
農民的科技素質對農村經濟的發展至關重要,因此提高農民的科技素質迫在眉睫。利用一切資源充分調動農民學習的積極性,使其主動學習,提高其科技素質,從而為新農村的建設打好基礎。經常開展科技培訓,著力將農民科技培訓始終貫穿在整個農村工作中去,提高農業科技在農業生產中的比重,提高農民的科技意識、生產技能和水平,形成批新型懂技術、會經營的農民隊伍,從而有效促進新農村的建設。
(三)我省農村經濟發展要加快信息建設
改善服務條件,就要進步加大對農村信息化建設的投入力度,不斷完善農業科技信息體系建設,充分利用廣播、電視、互聯網和光盤、多媒體軟件、文字材料等遠程傳播手段和媒體,及時有效地向廣大農民、基層農技推廣人員,以及農村基層干部提供技術、信息、培訓和咨詢服務,促使農民能夠掌握市場的主動權。
(四)制定產業發展思路與加速產業建設
要制定產業發展思路與加速產業建設,在確定區域化發展農村產業發展思路時,要按照建龍頭、建基地、興產業、占市場的思路,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大力培植批上規模、上檔次、有特色的農村經濟實體,引導集中連片,規模經營,優化農業區域布局,構筑優勢的農產品產業帶,使資源優勢得到合理的開發利用,把農業產業做大、做強,努力增加農民收入。
(五)我省農村經濟發展與優惠政策
我省農村經濟發展就需要制定優惠政策,這有利于加大對農業產業投入力度。縣、鄉兩級政府也應制定特殊優惠政策,發動群眾興修農田水利工程,搞好治水改土,為廣大農民創造優異的農業生產條件。積極努力爭取省市各級農業產業化扶持資金。各級部門要抓好農業產業,做好建設項目資金落實情況。對項目實施措施,要加強監督檢查,確保項目資金發揮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