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佳城 潘佳
摘要:低碳經濟席卷全球,人們已經普遍意識到環境問題在嚴重威脅著人類生存和安全,而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企業將如何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問題。本文旨在研究企業碳排放權交易問題進行核算,并通過對目前碳排放權交易對環境會計需求問題的分析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碳排放權交易核算需求分析
一、引言
當前,我國絕大多數企業仍然在味地追求利潤最大化,并沒有意識到對自然資源過度開發是種無節制的浪費。雖然人們本身已經對環境問題有了保護意識,但是對于企業仍然只為了自身眼前的利益而不顧其對環境造成的污染。我國的溫室效應問題日漸明顯,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國的能源結構以煤炭為主,并且煤炭的使用效率也很低的原因。
二、碳排放權交易面臨的問題
(一)環境會計的不確定性
環境會計作為會計的新興分支,學科自身具有不確定性。雖然國際環境會計報告中指出了環境會計以傳統會計模式為基礎進行會計處理,并給環境會計的各個概念,如環境資產、環境負債、環境成本等做出了定義,同時也在實務指南給出了環境信息披露的框架,但是,目前,國內外仍然沒有關于環境會計這方面的專門的規范與準則。
(二)碳排放權交易自身的不確定性
碳排放權交易作為
項新興交易,相關方面的交易規定、核算準則等都有待頒布,尤其是碳排放權交易的會計確認和計量,給交易的核算帶來困難。
(三)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不完善
1.相關的會計準則不明確。會計制度經過幾個世紀的發展才得以逐漸有現在的完善,作為碳排放權交易核算基礎的環境會計,本身也是門新興學科,相關的會計準則目前只是個別學者的構想,國際上并沒有明確頒布相關交易的準則。
2.沒有完善的法律法規。我國現有的法律法規在環境會計這方面幾乎是空白的,因此不能為實務操作更好地提供依據。
三、碳排放權交易對環境會計的需求分析及核算設計
(一)碳排放權交易對環境會計的需求分析
1.碳排放權交易對會計要素的需求。
環境會計是在傳統會計基礎上,加以考慮了環境因素等的影響而發展起來的種會計,因此在會計要素的劃分上和傳統會計大致相同,但是在具體內容上,兩者又存在著一些差異。
2.碳排放權交易對核算賬戶的需求。
碳排放權交易核算仍按照“資產類賬戶”、“負債類賬戶”以及“損益類賬戶”三個方面進行賬戶設置。必要時下設“碳排放權”明細科目。例如資產類賬戶中,在“交易性金融資產”科目中設下級科目“碳排放權”;在“無形資產”下設二級科目“碳排放權”等。
3.碳排放權交易對報告信息披露的需求。
企業明確自身的環境責任。企業發展經濟,必須承擔其應有的環境責任。首先,環境資源本身具有稀缺性,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企業必須分擔應有的環境責任。其次,企業的社會責任所造成的環境責任。
(二)碳排放權交易核算具體設計
碳排放權交易基于環境會計,會計要素的劃分以及會計賬戶的設置基本上與環境會計劃分致,只是在個別科目下,增設多級子科目,即碳排放權。
(三)國家以某礦產資源作為對某企業進行投資
借:環境資產
貸:環境資本
(四)某企業因排污而污染環境
借:環境費用一排污費
貸:應付環境保護費一應付單位污染費
實際交納時:
借:應付環境保護費一應付單位污染費
貸:銀行存款
四、實施碳排放權交易核算的措施
(一)增加實施碳排放權交易核算的監管力度。
增加實施碳排放權交易核算的監管力度,僅靠單機構的力度恐怕是不夠的,需要證監會與財政部、國家環保總局聯合起來,共同實現監管職責。
(二)發揮稅收杠桿作用,建立低碳經濟審計制度。
采用稅收優惠和征收碳稅并行的模式,利用稅收杠桿使資金合理流向低碳企業。同時,加強外部審計和內部審計對環境的監督。環境審計的技術性、專業性比較強,其廣度、難度和深度對審計人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提高相關會計人員的專業知識與素養。
為了使在低碳經濟下碳排放權交易核算的得到良好實施,相關的會計人員必須要接受新的觀念和新的知識,并聯系客觀實際,提高自己處理碳排放權交易核算的能力,這是低碳經濟下碳排放權交易核算實施的最基礎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