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發貴
摘要:統計數據是各級政府和單位決策人員科學決策的重要依據,統計數據的質量決定了決策的科學性和正確性。本文分析了影響統計數據質量的關鍵因數,提出提高統計數據質量的對策。
關鍵詞:統計數據質量原因對策
統計數據是各級政府和企業進行經濟形勢分析與判斷,做出科學決策的重要依據,其數據質量的高低非常重要。隨著“四大工程”建設和“套表”聯網直報的實施,從技術上有效的控制了源頭數據質量。但些新情況、新問題的出現影響統計數據質量和統計水平的提高。因此,提高統計數據質量和提升統計水平是統計工作的重要任務。
一、影響統計數據質量因素分析
(一)基層工作薄弱,源頭數據質量不高。
是隨著企業民營化程度的不斷提高,私營、個體企業的比重上升,而企業主普遍不關心統計工作,企業統計崗位人員落實不到位,或者是統計員身兼數職且統計工作僅是附加工作,有的單位頻繁更換統計人員,新換的統計人員因為業務不熟悉,難于保證統計數據的質量。其次是企業管理不到位,原始記錄資料混亂,核算手續不嚴謹,統計臺賬資料不健全,統計數據隨意評估。三是職業道德和責任意識薄弱,部分統計人員敷衍了事,不認真收集整理原始記錄資料按照統計制度規定計算統計指標數據,采用企業已有核算數據替代相關統計指標數據導致統計數據準確性下降。
(二)統計法制觀念淡薄,報表單位虛報瞞報和行政干擾時有發生。
是有的企業所有者“不露富”的自我保護意識較強,或者為了“偷稅漏稅”追求更大的利益,故意瞞報生產產出、營業收入和利潤等統計指標數據。有的報表單位為了達到國家或者相關職能部門的各種扶持門檻,人為篡改虛報統計數據。二是有的地方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為了追求政績,在統計數據上盲目攀比,人為干擾統計數據的情況時有發生。
(三)基層統計管理體制不完善,統計監督能力缺失和不足。
隨著“套表”的實施,“四上”企業和部分抽樣調查實現網絡報送報表,數據由報表單位直接報送到國家統計局,抓好報表單位數據質量就能有效提高統計數據質量。現在基層統計機構獨立性不足,統計任務與工作經費、人員數量脫節,加之基層統計機構人財物隸屬于同級政府,給以行政干預統計數據提供定的便利,導致統計部門監督職能不足或缺失。
二、提高統計數據質量的對策和建議
統計數據是各級黨委政府科學制定政策和計劃的依據,失真的統計數據信息將會誤導黨委政府的科學決策,所以提高統計數據質量是統計工作的核心任務,是檢驗統計工作成效的基本標準。根據統計數據失真因素,提出提高統計數據質量的方法措施。
(一)加強統計基層基礎建設,確保源頭數據準確
按照統計基層基礎規范化建設要求,督促指導好報表單位建立健全機構、統計臺賬和原始憑證等統計資料的收集、保管和移交制度,規范統計基層基礎工作,完善報表單位數據收集計算渠道確保“數出有據”。建立統計業務培訓制度,認真做好統計業務培訓,保證統計人員及時掌握最新的統計知識和方法,持續提高統計人員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確保統計數據收集、計算準確。
(二)加大統計法制宣傳教育,強化統計職業道德
各級統計人員是統計數據的生產者和檢驗員,對其多渠道多方式組織培訓統計法律法規,努力提高統計人員統計法律知識和依法統計意識,促使他們在統計數據生產過程中堅持實事求是原則。加大對黨政領導、機關干部、企業管理者等與統計數據相關的特定人群的統計法律法規的宣傳,避免或減弱行政干預統計數據,確保統計人員獨立上報真實準確的統計數據。
(三)建立業務與黨政領導相統的垂直領導管理體系
建立財力、人力和物力相統、業務領導和黨政領導相致的垂直管理體制,保證統計的獨立性以避免行政人為干預統計數據,提高統計監督職能。確保基層統計機構人力、物力和財力與工作任務和工作數量致,才能保證統計工作有人做,數據質量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