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娟
民族地區旅游資源豐富,大力發展旅游業已經成為加快民族地區脫貧致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拮。民族地區強勁的旅游發展勢頭,推動了旅游教育事業的發展。在肯定民族地區旅游人才培養取得的巨大成績的同時,必須認識到:一方面,民族地區旅游業的發展需要大批高素質的旅游人才;另
方面,民族地區旅游人才培養與旅游業發展需要不相適應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
一、民族地區旅游人才培養的困境
(一)旅游人才短缺成為制約民族地區旅游業發展的短板
隨著民族地區旅游業的發展,大量的旅游企業如旅行社、旅游景點、旅游飯店對旅游人才需求巨大。但是,目前各校旅游專業普遍面臨著學生就業形勢好、生源形勢差的尷尬局面。造成這局面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民族地區的學生家長對待旅游職業認識不夠。很多家長認為旅游業是服務業,從事旅游行業社會地位不高。二是大多數旅游行業的工作必須要從基層做起,職業起點比較低,工作相對辛苦,工資待遇也比較低,家長在為子女選擇專業時人為的排除了旅游專業。旅游專業的招生困難直接導致了民族地區旅游專業人才的短缺局面。
(二)高素質旅游人才供不應求
當前,民族地區旅游業進入了產業轉型升級和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對旅游人才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除了需要大量的基層旅游工作者外,還需要大量的旅游行業高級人才,如旅游策劃、旅游營銷、旅游經營管理和旅游電子商務人才等。但長期以來,民族地區學校的旅游專業,對旅游高級人才的培養關注較少。此外,民族地區旅游業的快速發展促進了旅游市場細分,多種形態的旅游市場種類不斷出現,如度假型旅游市場、生態探險型旅游市場等。旅游市場細分直接催生了對多元化人才的需求,要求民族地區旅游教育要培養既有深厚的專業知識功底,又具備較強的跨學科發展能力的復合型旅游人才。
(三)旅游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不相適應
目前,一些學校旅游專業的人才培養定位不夠清楚,脫離實際。而由于專業目標定位的不準確,許多學校在專業方向、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等方面大同小異,缺乏針對性,導致培養出來的學生難以達到旅游行業不同職業崗位的需要。同時,旅游專業作為一門應用型學科,實踐性強,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而受長久以來形成的教學模式的影響,民族地區許多學校的旅游管理專業實踐課比重偏少,理論課比重偏多,教學內容與崗位對接也不緊密,人才培養質量與用人單位需求有定的差距。
(四)旅游人才流失嚴重
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相對落后,很多旅游專業學生畢業后選擇到北上廣等經濟發達地區就業,導致民族地區的人才外流。此外,由于旅游行業的工作多數要從基層做起,基層工作勞動強度大、工作環境差、待遇也不甚理想,許多旅游專業學生在旅游企業工作段時間后,難以適應高強度的工作,認為基層工作不能實現個人的人生目標和社會價值,再加上其他行業的強有力競爭,紛紛選擇轉行到其他行業,直接導致了旅游人才流失率居高不下。
二、民族地區旅游人才培養的出路
(一)以旅游市場為導向,培養優秀的旅游人才
培養民族地區所需要的旅游人才,必須立足于民族地區實際,對旅游市場進行調研。一方面,要通過深入旅游行業線,與政府管理部門、企業進行面對面的溝通與交流,切實把握行業發展趨勢,了解不同的旅游工作崗位對學生職業能力的要求;另方面,要做好畢業生的跟蹤調查工作,收集畢業生和用人單位對學校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效果等信息的反饋,進步摸清企業用人標準和崗位需求。在準確把握旅游市場對旅游人才需求標準的基礎上,結合學校自身辦學條件和職業教育的層次,進行準確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增強旅游人才培養的針對性與實用性。
(二)優化課程設置,增強旅游人才的實踐操作性
民族地區的旅游專業要在市場調研的基礎上調整課程結構和課程內容,突出學生技能和職業能力的培養。在增加實踐課程教學比例的同時,民族地區旅游專業要充分利用校內實訓基地和校外實訓基地,進行實踐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校內實訓部分通過合理設置實踐教學內容,改進實踐教學方法和手段等培養學生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操作能力。校外實訓部分,通過與旅游企業保持密切的合作關系,強化教學實習、頂崗實習、畢業實習等實踐教學環節,為學生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提高專業技能應用能力和提高綜合實踐能力奠定基礎。
(三)加大宣傳,樹立社會對旅游行業的正確認識
旅游行業社會地位和職業認可度不高是制約民族地區旅游人才教育事業發展壯大的瓶頸。行為的轉變首先來源于觀念的轉變,作為民族地區旅游人才培養基地的學校責無旁貸。一是要加大專業宣傳力度,大力宣傳旅游專業辦學過程中培養出來的優秀旅游人才,引導學生和家長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改變從事旅游業是青春飯、從事旅游業“低人等”的錨誤觀念。二是要和行業、企業有關部門加強溝通與合作,大力宣傳旅游從業人員中的先進典型,增強社會對旅游職業的認同感,在全社會營造支持旅游發展,尊重旅游從業人員的良好社會氛圍。
(四)培養旅游專業學生的民族情感和家鄉認同感,培養留的住、干的好的旅游人才
民族地區在進行旅游專業人才培養時,要把培養留的住、干的好的本土旅游人才作為出發點。在教學內容選取上,要有意識的將民族地方的風土人情、優秀的民族文化等知識納入課堂教學,要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民族情感,使學生在了解家鄉歷史文化的基礎激發學生對民族文化、家鄉的熱愛,增強學生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和對民族地區的民族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