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玉強 焦懷鑫
摘要: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住房建設對裝飾建材的需求大幅增長,建材市場也將因為這一轉變而保持持續繁榮。建材產品應用領域廣泛,從住宅、公路、鐵路、橋梁、機場到展覽館、體育館等一系列基礎設施和場館建設都離不開建材。這些建材產品的質量直接關系著建筑物、構筑物的安危和公共安全,直接關系著整個國民的安危。如果任由不合格建材流入建筑市場,后果不堪設想。我們要直面建材市場亂象,盡快研究提出對策。
關鍵詞:建材市場管理對策
一、建材市場存在的問題
(一)倉庫、展廳供求矛盾突出
該建材市場中許多經營戶已經知道同質化競爭、低價策略將越來越行不通,紛紛想引進知名品牌做強做大,但是苦于沒有倉庫、展廳而不得不放棄這一念頭。市場內些從事批發的大戶,由于沒有倉庫而無法進
步擴大進貨量,導致產品單位成本上升而心急如焚。而一些中小戶由于等了幾年都沒有等到心儀的展廳和倉庫,不得不轉移其他市場。
(二)市場秩序問題
市場秩序混亂主要是指貨物裝卸秩序和車輛停放秩序。這兩個問題的產生首先是認識問題,思想上沒有充分重視。對這直接影響市場經營戶正常經營和市場形象的問題沒有采取強有力的手段。其次是方法問題,由于市場管委會原來計劃向裝卸工和運輸車輛收取管理費,但事實上這增加的費用都轉移到了經營戶和司機身上。由此引發民工、司機、經營戶之問的打架斗毆事件。
(三)環境衛生衛生問題
不少市場內干道年久失修,因此經常是晴天身灰、雨天身泥,經營戶更是苦不堪言。市場內無固定垃圾堆放場,露天堆放,大風吹,泡沫、紙屑、塑料袋漫天飛舞。經營戶繳納的衛生費根本不夠開支保潔工人工資、垃圾中轉費及環衛處管理費。
(四)市場保安問題
保安是市場經營戶反映的熱點問題之一。幾年來,市場內發生重大失竊事件時有發生,有的經營戶在短期內連續失竊,損失慘重,多次反映都無果而終,保安形同虛設:占地面積和倉庫面積在逐年增加,保安數量卻在減少,人手嚴重不足:保安待遇偏低,工作積極性受到了定影響:制度約束不到位,對人員的管理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監督,工作表現、實績與工資獎金沒有緊密掛鉤,賞罰不明:門衛室及大門設計不合理,路燈達不到照明要求,起不到應有的照明防盜作用。
(五)工作人員吃拿卡要問題
幾年來由于經營戶在倉庫、板材房租賃,廣告牌樹立、矛盾糾紛協調等方面有求于市場管理機構,因此部分工作人員借用手中權力吃拿卡要或進行權錢交易等損害黨委、政府及市場管委會形象的事時有發生,
些工作人員也將本來就應該為經營戶提供的良好服務變成了索取好處的借口,一旦達不到目的便會出現正如經營戶代表座談會中所反映的推諉、扯皮、搪塞等種種不正?,F象。
二、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該建材市場存在的問題不是朝夕形成的,也不是某個方面或主要因素造成的,是由多方因素日積月累形成的。
(一)法律規范缺失
我國現有法律法規體系沒有專門的建筑材料管理法規。關于建筑材料的相關法律法規散見于某種建材的地方性法規或部門規章,而這些地方性法規或部門規章僅能設定行政處罰條款,不能設定刑事處罰,所以相應法規規范軟弱無力,一旦東窗事發僅僅罰款了事,違法成本與巨額利潤相比微不足道,不但不能起到懲戒性作用,反而淪為了不良企業制造、使用偽劣建材的保護傘。
(二)政府監管缺位
首先,各部門檢查產品質量時執行的標準和判定方法不盡相同,各自為政,甚至互不認可。重復檢測,目的不是為了產品質量,實質往往是為了收取不菲的檢測費。其次,抽檢特別是送檢制度,僅對來樣負責的質檢方式已成為公認的造假者的護身符,行業通行的做法是送檢合格品,實際生產銷售的是偽劣產品。第三,各行政執法部門之間沒有建立信息共享的監管平臺,建材產品在
個環節被查出問題,往往通過公關手段擺平,最終還會堂而皇之地流向建設工地,而建材旦被使用,被檢出不合格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三)企業自律缺乏
企業自律行為在市場規范的情況下能夠發揮良性作用,在市場失范的情況下企業不但無法自律,而且可能滑向違法犯罪的深淵。同時,政府監管存在漏洞,不同部門之間存在管理真空,而且執法標準不一,在沒有統的產品質量標準體系的前提下生產、銷售、使用環節分別執法,可想而知有多亂。在有關行政執法機關各自為政、多頭管理情況下,建材和建筑企業趨利避害意識得到強化,他律都不能形成合力,更談不上指望企業自律。
三、加強建材市場管理的建議
(一)帶好隊伍,抓好管理。
既然市場內很多矛盾問題都與工作人員有關,因此就必須把解決人的問題作為優先課題,管好隊伍抓好人就抓住了市場管理的關鍵。
首先,加強學習。通過經常學習,促使市場工作人員系統掌握市場管理與服務的技巧,逐步提升自己解決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其次,明確職責,完善制度。對市場內工作人員,根據每個人的能力水平,合理進行分工,使每個人的長處得到最大發揮。
(二)搞好服務,優化環境
首先,嚴禁濫用權力。把為經營戶服務作為優先任務,但同時也要教育工作人員,服務雖然重要但是決不能為服務而服務,不能犧牲政府和集體利益,不能拿原則作交易。其次,優化治安環境。改進技防措施,與經營戶共同投資,在市場內重要地段安裝監控系統,圍墻上安裝電子圍網,第三,優化衛生環境。與公路環衛部門協調通過補貼油費、工資等形式,以最低代價每天為市場灑水兩次,防止浮塵被風吹起,解決市場經營戶的燃眉之急。
(三)擴大宣傳,擦亮品牌
要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正面宣傳優質建筑和優質建材,廣泛宣傳辨別建材產品優劣的方法措施,教育廣大消費者識假辨假,提高鑒別能力;同時,加大違法犯罪行為曝光力度,直面并深刻剖析查找問題癥結,及時曝光建材產品違法犯罪案例,震懾不良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