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龍/財政部駐上海專員辦監察專員
三轉三抓三促進深入推進專員辦轉型
●江 龍/財政部駐上海專員辦監察專員

2016年是專員辦轉型的第二年,也是繼續加大力度、深入推進轉型的關鍵之年。在適應和引領經濟運行新常態的背景下,專員辦應繼續鞏固已有的財政監管成果,以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財政工作會議精神為主旨,以做好“三轉三抓三促進”為主線,凝神聚力,務實創新,在新的一年進一步全面深化業務轉型,提升財政監管工作質效。
(一)工作內容上要轉變職能
當前,財稅體制和預算管理制度改革都在不斷深入,專員辦轉型也需要因應時勢,切實轉變,真正融入財政主體業務。在職能范圍上,要做到“財政部干什么,專員辦就在前方干什么”,“財政資金的問題出在哪里,專員辦監管重點就在哪里”,繼續將專員辦業務嵌入預算編制、預算執行、決算管理、績效管理等財政主體業務中。在事前事中監管取得成效的基礎上,繼續扎實推進。在廣度上實現源頭介入、全程管理;在深度上實現邊界明晰,責權一致。同時,要堅持問題導向,突出工作重點,針對主要問題和薄弱環節精準發力,不斷完善整體職能轉變。
(二)工作手段上要轉變方式
在職能轉變的同時,監管方式也要有所創新,并逐步形成有抓手有流程有制度的體系。要擴展運用調研、約談、函查、統計分析等方法,在提升信息化水平、運用大數據分析的基礎上,不斷提高預算監管的準確性和針對性。同時,要勇于創新、善于總結、長于提煉,將有效的方式方法和工作機制在內部控制管理的框架內予以持續優化和規范。
(三)工作成果上要轉換角色
要從單純的事后檢查者轉變為財政政策制定的調研員、重大財稅政策執行的督查員、財經紀律的巡視員、財政資金使用的守護員。在監管工作中,要進一步做好下情上達、跟蹤落實,充分利用監管成果,突顯轉型實效。
(一)抓好轉型業務基礎工作
轉型有成,必先夯實基礎。要確保數據有源、用權有制、監管有據。在監管數據基礎工作中要加強收集整理,做好臺賬,嚴格核實;在業務制度建設中要扎實推進內控建設,分類分項制定業務流程和配套內部管理制度;在監管成果總結中要提煉規范,及時反饋,為形成長效監管機制打好基礎。
(二)抓好監管調研兩個平臺
要做到監管工作有寬度,政策研究有深度。在監管平臺上,要逐步實現橫向搭建與市財政、中直單位等地方部門的溝通平臺,縱向搭建與上海市各區縣財稅等部門的協調平臺,形成制度化和網格化的監管聯系體系,提升政策宣傳、監管合力的速度和效果。在調研平臺上,則要充分利用高校、科研機構和實務部門等智力資源,凝聚多方智慧,開拓研究思路,深化工作成果,為財政部提供高質量的政策研究和調研材料。
(三)抓好各類工作保障
通過深化“三嚴三實”教育,加強基層黨建,落實廉政保障;通過與市財政等地方部門聯合發文,協調共治同責,完善執行保障;通過重大事項逐級報告、備案制度,嚴格內部管理,強化風控保障;通過開展人才梯隊建設,完善考核評價制度,做好人才保障;通過聘請法律顧問,提高法治意識,加強法制保障。
(一)促進財稅體制改革
專員辦要有大局意識,從財政風險防控的高度領會精神,開展工作。一方面要切實保障中央已有的重大決策部署在地方得到貫徹落實,確保政策執行不走樣,密切關注盤活存量資金、預算決算公開、地方債務監管等基層執行中的問題;另一方面對財稅、金融等重點關鍵領域的改革,要按照財政部的部署,開展前瞻性分析調研,發揮就地就近的優勢,結合駐地實際,積極建言獻策。
(二)促進提高監管質效
專員辦要聚焦熱點,突出重點,切實提高監管質效,擴大監管影響,充分發揮監管的規范效應和引領效應。在監管中,要探索建立監管事項清單制、預算執行評價制等制度,開展精準監管、績效監管,提高部門預算管理水平,支持部門職能作用發揮,更好地服務基層單位和企業。
(三)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專員辦要貼近基層,助力發展,主動融入地方。在監管中,要逐步實現對地方經濟財政運行全局的把握,并在此基礎上以重大問題為導向,以補齊短板為目標,摸清地方發展癥結,有針對性地開展調研。上海市要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金融中心和科創中心,專員辦應通過精心組織實施調研,找出財稅政策發揮作用的新路徑,推動地方用好政策,激活經濟,加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