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清宇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和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對學校的要求由培養知識型人才逐漸轉變為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新型人才。對于人才的培養,應該從小抓起,初中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階段,是學生打好學習基礎的重要時期。然而,美術教育在初中教學環節中往往被忽視,學生對于美術課也缺乏興趣。所以,為促進初中美術教學的發展,就需要引進愉快教學。本文通過對初中美術愉快教學進行研究分析,旨在提高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促進初中美術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初中美術;愉快教學;研究
一、愉快教學介紹
1、愉快教學的內涵。早在1854年,英國教育家斯賓塞就提出了“快樂教育”的思想,他認為學習如果能給學生帶來精神上的滿足和快樂,即使無人督促也能自學不輟。而在我國,我國的周恩來總理也曾經強調將“寓教于樂”的要求融入教育樂趣當中,從而獲得最佳的教育效果。由此可見,愉快教學已經成為全世界倡導的一種教學方式。我們將愉快教學具體定義為:即在課堂上創造一種愉快的教學情境并通過教師的引導,能夠調動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方法。
2、愉快教學的內容與方法特點。愉快教育需要充滿情趣的教育內容與方法,在堅持社會主義育人價值取向的前提下,應把握以下幾方面:①新穎性。實施愉快教育的重要前提在于喚起學生的興奮和愉悅。教師應利用新穎奇特的東西,激起學生的興奮和愉悅,引起他們定向探究的興趣。教師還應不斷更新教學方法,通過對教學方法的更新使學生對教育內容始終保持濃厚的探究興趣。②適宜性。適應性要求教學的內容難易程度適宜,合理適度的教育內容,才是最具挑戰性的,學生學起來才能在解難和爬坡中去享受成功的歡樂。③審美性。教學過程是充滿美感的過程,學生通過對這一種具有節奏性、平衡性和有機統一性的美感形成的把握,從而使定勢的情感和理想具有特定的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努力使社會美、藝術美的因素充分展示,從而使教學內容成為真善美的統一體,使學生通過學習,獲得真的、善的觀念和獲得美感享受熔為一爐。④科學性。要使學生樂學、善學,教師必須在學科知識結構和學生的認知結構之間架起科學的橋梁,溝通雙方,使呈現在學生面前的是合理適度的教學內容,較易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快樂,并得以強化。
二、在初中美術課堂中實施愉快教學的必要性
美術課作為義務教育的一門必修的課程,在義務教育中也擔負著重要的角色。初中作為學生學習的重要階段,為實現培養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應積極發揮初中美術教學的作用。學習美術不僅能教導學生了解基本的美術基礎和美術技能,而且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觀察能力以及想象能力,同事還能陶冶學生的情操,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雖然美術教學具有很大的教學意義,但由于受我國傳統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美術教學在初中教育中往往得不到重視甚至被忽視。所以,為了響應我國教育體質的深化改革,促進美術教學的發展,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引入愉快教學的方法,無意識地提高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逐漸消除學生對美術學習的疲倦感和緊張感。所以,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引入愉快教學方法是極其必要的。
三、初中美術愉快教學的措施
1、創造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實現愉快教學,首先要創造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而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占主導地位,所以首先要教師快樂,教師快樂了學生才會快樂,教師學生都快樂了教學才會快樂!所以,教師在上課時應保持良好的教態,如:面帶微笑、語態親和等。這樣不僅能使教師擁有平和的心態,還能給予學生愉快的暗示,能夠無意識地感染學生,從而營造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在這種氛圍下,學生不僅能從教師的微笑中得到關心、愛護的感受,而且能夠從中獲得鼓勵,激發學生對教師的喜愛,從而提高對美術的興趣。教師也能在此過程中促進師生的感情交流,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重視導學課和結束課程的藝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從開始做起,利用創造性的新課導入,一開始就吸引學生對美術的興趣。新課的導入不僅要就有創造性還需結合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這樣才能達到良好的導學效果。結束課程時,教師應改變以往以布置作業的沉悶形勢結課,應以創新的方式引導學生自己積極主動去復習或是去探討。
3、運用現代化的教學設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的教學方式往往使得教學陷入枯燥無味的境地,而美術是視覺藝術,需要通過視覺來獲取信息,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強化直觀教學。教師運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方法,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來參與感知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助于愉快教學的實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如教師在進行水彩畫教學時 ,可以將準備好的課件和畫的作畫過程放在多媒體上,然后邊講解邊進行輔導,這樣不僅豐富了課堂教學手段,還照顧到了全體學生,基礎不好的學生也能跟著老師的畫畫步驟慢慢來,不至于落下。這種現代化的教學模式,通過聲、光、色對學生感官的刺激,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還能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應合理運用。
4、重視輔導環節,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教師通過輔導指導學生完成課堂作業。所以,教師的輔導工作在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環節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一般情況下,初中美術課教學活動中教師運用15~20分鐘左右的時間對課堂所學內容進行講解,而余下的時間在是學生完成課堂作業的時間。因此,在課堂中教師對學生的輔導占用大多數時間,這就要求教師應重視輔導環節。教師在輔導過程中應根據課堂所授內容,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并對于好的作業進行表彰,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使得其他學生能夠從中獲得啟發。教師還可以利用音樂來激發學生的情趣,在學生做課堂作業時播放優美的音樂,這樣不僅有利于緩解學生的疲勞,發散學生的思維,還可以優化課堂結構,使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
四、結語
將愉快教學融入到初中美術教學中,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審美能力,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和綜合素質,我們應繼續發揮愉快教學在課堂中的作用,促進中學美術教育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