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瓊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開展,教材和教法都隨之發生了很多新的變化。但在教改的過程中也產生了一些問題。本文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幾點問題入手,發表了自己的一些見解,剖析了在課堂教學中一些形式主義的弊端,告誡老師們不要只一味的圖新、圖熱鬧而拋棄傳統語文教學中優秀的教學方法。對傳統教學的方法應采取辯證的態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關鍵詞:新課改;語文;教學
自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教學的各個方面發生了許多變化,教師和學生從課改中取得較大的收獲。老師們都在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改變教學模式,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教學,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但是就像人們對待所有的新生事物一樣。我認為,許多教師在將課改理念貫徹到課堂教學時出現了一定的問題。在教學中一味的追求一些形式化的東西,為了課改而“課改”。課堂教學表面上看上去熱熱鬧鬧,實則不然,學生的基本功沒有得到很好的鍛煉,這完全違背了新課改的初衷。下面我就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所遇到的幾個問題談幾點看法。
一、提倡合作學習的同時注重獨立思考
合作學習是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在一節語文課上,老師會給學生提出來一些問題,布置一些任務,讓學生們分組討論,合作學習。學生們顯得也很積極,幾人一小組,熱烈地討論著,甚至激烈地辯論,老師也會參于其中討論。有的時候學生們還會離開座位去別的小組參于討論。課堂氣氛十分熱烈。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將合作教學演繹得栩栩如生。這樣的合作教學本來也無可厚非,但我同時也注意到。很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頻繁合作,甚至在有的公開課教學中,老師干脆就像做實驗一般,直接將學生編成小組,為后面的合作做準備。一節課下來,所有的問題都是在合作中讓學生完成的。好像一堂課沒有“充分”的合作就稱不上是一節課了。這其實是一個不好的現象。語文課堂教學,需要讓孩子們進行獨立思考。
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曾說過:兒童心理的成熟與發育離不開他所依賴的環境,每時每刻他們都要思索,只有不斷地思索,才能有所獲得。不錯,兒童的許多能力都要在他們的獨立思考中進行養成。合作能力的培養固然很重要,但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就無關緊要了嗎?在一些問題解決的安排上,教師不能一味追求合作,也應該適當地讓學生自己去獨立思考,鼓勵他們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課堂教學不能由“學生圍著老師轉”變成了“學生圍著小組轉”。這樣會抹殺學生的獨立性和創造性。而且在過多過濫的合作學習下,會造就一部分學生的惰性。小組討論不討論,完全濫竽充數,依賴組內其他同學。那樣,情況就更加不妙了。
二、閱讀和寫字并重
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是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小學語文教學是對小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進行培養和鍛煉的一個過程。是“語”和“文”的綜合體現。教育家斯霞老師在總結她的教學經驗時,就反復提到過小學語文中“讀”和“寫”的重要性。她認為漢字輸入法的書寫、記憶絕大部分都是在基礎教育中完成的。電腦的普及,讓漢字的書寫已經弱化到一個前所未有的地步。現在對有些中學生,乃至大學生而言,別說書法藝術,就是讓他們去工整、流利地去寫漢字,也變成一件很困難的事。這些情況的出現與他們“寫字”基本功的不扎實有很大關系。由此可見,“寫字”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在語文課改教學中,不少語文老師過分推崇閱讀教學。課堂上讀的形式各種各樣,感情激蕩。語文課堂上,書聲瑯瑯的確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很可惜,我們很少看到,在課堂教學中,老師拿出時間讓學生去寫一寫,再給予適當的指導。前不久,我聽了好幾位年輕老師的課,發現大部分課堂上,學生連一個字都沒寫過。老師在指導學生學習生字時,只是讓學生開火車去認讀生字。有些學生甚至連筆都沒帶。使學生在課堂上得不到寫字的機會。我們的許多語文老師也忘了語文課堂要“寫字”這個“本”。在課堂上很少去板書,取而代之的是電腦屏幕的展示或在黑板上貼上現成的字詞、圖片。也許他們是認為課堂板書太費時間,特別是在教學比賽上,會打亂教學步驟。實則謬之。老師的示范書寫,可以很好地糾正學生書寫中的一些不正確的方法和不良習慣,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如果語文課堂教學繼續這樣不重視“寫字”,還如何指望我們的下一代能將漢字藝術發揚光大呢?
三、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要適時、適度
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幾乎所有的課堂教學中,大家都以充分利用電腦資源為榮,在有的教學比賽上,是否利用多媒體還成了一項評分的依據。電腦、多媒體似乎也成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角色。不可否認,多媒體技術有著它特有的形象性、直觀性,往往能從視覺、聽覺上給人以強烈的震撼。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學生坐在電腦屏幕前,被眼前不斷閃現的畫面深深所吸引,教師只需輕點鼠標,生字展示、動漫表演便一一出現,極大地方便了教師,娛樂了學生。
然而我個人認為,“凡課就有多媒體”、“電腦主宰課堂”的現象是一個比較危險的信號。當課件展示代替了老師的板演,當電腦發音代替了老師的情境范讀時。我們不禁要問:語文教師,你在學生面前將如何體現你的示范引領作用?當學生被電腦里的精彩動漫所吸引,陶醉在電子信號模擬的虛擬畫面中時,我們不禁要問:孩子們,你們在觀看的時候,是否有過認真的思索,而對課文理解得更深?還是只是在感受著視覺的沖擊,享受著膚淺的愉悅?你們是否知道,現實中的世界會更精彩?這些虛構的情節會不會固化你的思維,約束你豐富的想象力呢?當由于突然停電、電腦發生故障,而讓老師在課堂上手足無措、滿頭大汗時,我們不禁要問:我們語文老師的“本”到底是什么?電腦只是也只能是一種輔助教學的手段,它不能主宰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主宰課堂的永遠只能是學生和老師。
總之,任何新事物的發展都要經歷一個過程。在此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出現許多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我想,只要我們深入學習《新課程改革標準》,領會它的精神實質。以教學為重,以學生為重,拋棄那些形式主義的東西,不做秀,不虛浮,牢記我們語文課堂教學的“根本”,我們就一定能在課改實踐中不斷取得新成績,在新課程改革這片藍天下展翅高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