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旭萍
摘 要:小學語文是學生的啟蒙學科,是學生將來交流和理解這個世界的基礎,它在學生成長和發(fā)展的過程中起著奠基作用。小學語文不僅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和獲得知識的必需技能,而且是衡量人才知識與素質(zhì)的重要標準之一。對于如何學好語文,學懂語文,需要我們不斷地探索。本文從分析加強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要性出發(fā),提出目前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進而提出具體措施,以解決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高語文教學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 問題 解決措施
引 言
小學語文是基礎教育階段十分重要的一門學科,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起著關鍵性作用。而學生對于語文能力的掌握程度與語文教學質(zhì)量息息相關。所以,一定要重視語文教學實踐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找到科學合理的改進方法,進一步改善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
一、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性
語文教學是對祖國語言文字的傳播和發(fā)揚,是對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傳承,通過語文教學,可以使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小學教學除了使學生達成初步的聽、說、讀、寫能力之外,還對發(fā)展學生的智力、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等方面有直接的指導和實踐作用。教學效率是課堂教學的生命線,也是多年來奮戰(zhàn)在一線的教育工作者一直在研究和探索的問題,21世紀的競爭,歸根結(jié)底是人才的競爭。
二、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強
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教師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課堂的參與度,轉(zhuǎn)變以往教師講授為主,學生以聽為主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要多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然而,深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當前大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并未對此引起重視,具體變現(xiàn)為,課堂仍然是以教師滔滔不絕的講授為主,學生鮮少有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導致學生學習變得更加被動,很不利于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
2.教師教學目標不明確
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著,為了保證良好的教學效果,必須要明確知道教學目標是什么,把握好每節(jié)課的知識目標以及情感目標,確保課堂的有效進行。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對自己的教學目標認識不夠清晰、明確。具體表現(xiàn)為:忽視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教學進度忽快忽慢;教學過程中對于教學重、難點沒有抓住;只重視知識目標的完成,忽視了情感目標等等。這不僅影響了課堂教學質(zhì)量,也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3.教學手段較為單一
小學階段是學生身體和心理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這個階段的學生都有一個明顯的共同點,就是缺少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很容易不自覺地就被一些新鮮有趣的事物吸引注意力,所以要在課堂上使學生長時間保持注意力并不是一件容易達成的事情。加之,當下很多小學語文教師教學時,采用的教學手段較為單一,教學中大部分時間都是教師在對著課本做講解,這不僅使語文課堂氣氛沉悶,也會使學生注意力分散,從而影響語文課堂的順利進行。
三、小學語文教學問題的解決對策
1.營造學生為主體的學習環(huán)境
增加小學語文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的互動,不僅能夠體現(xiàn)學生課堂的主體地還能夠營造一個平等、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教師應從兩方面著手,一是在制定具體的教學方案時,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重點考慮學生對于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是否試應,以求找到最佳、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最快的掌握課程知識。在者就是,在教學中切勿滔滔不絕,要和學生多進行互動,比如,鼓勵學生積極質(zhì)疑,對于一些教學重點適當?shù)奶釂枴T谑谡n過程中一定要多觀察學生的反應,進一步了解學生,針對性的和學生進行互動交流,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活躍課堂氣氛,從而提高教學質(zhì)量。
2.提升教師素質(zhì),明確教學目標
教師自身的教學素養(yǎng)和認真的教學態(tài)度是教學順利進行的前提。教師在教學之前必須做充足的準備,認真研讀有關的教學參考和相關資料,以此明確教學目標。具體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認真?zhèn)湔n,做好備課筆記。不能因課程內(nèi)容簡單或者重復而不備課;其次,明確教學目標及任務,要清楚地知道每一節(jié)課要帶給學生的是什么,在教學過程中對于一些突發(fā)情況能夠合理調(diào)整教學計劃,確保教學目標實現(xiàn)。還要注意教學目標的確立和學生實際情況相聯(lián)系,不能難度太大也不能過于簡單。最后,教師要端正自己的教學態(tài)度,在教學過程中要充滿熱情和足夠的耐心,絕對不能出現(xiàn)應付教學,搪塞了事的現(xiàn)象。
3.擴展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方法的多樣化與否,對小學語文教學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學生學習效果有著十分顯著的影響。這主要跟小學生特殊的心理結(jié)構(gòu)以及語文教學的客觀規(guī)律有關。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擴展教學方法,采用多種生動有趣的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比如播放跟學習內(nèi)容有關的視頻、音頻,開展相關的小活動等。比如在《晏子使楚》教學中,這是一則歷史典故,可以先安排學生自己了解故事內(nèi)容并作簡單概括,然后組織學生分組進行角色扮演,表演時要提醒學生注意人物語言、神態(tài)、動作的表演。學生通過對文中人物的扮演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通過故事情節(jié)的重現(xiàn),也使得學生更能理解故事內(nèi)容和文中人物特點,體會到晏子的智慧。最后教師進行總結(jié),分別從晏子和楚王身上學習的道理。除此之外,教師也應當加強與其他教師的交流溝通,共同探討有益于學生的學習方法,使小學語文課堂變得更有吸引力。
結(jié) 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只有不斷地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才能保證教學質(zhì)量不斷提高。小學語文作為學生語言啟蒙的一門重要學科,對于學生今后語文的學習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廣大教師一定要積極思考,不斷探索,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更好的語文學習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 趙瑞花.小學語文教學問題的探討及措施[J].青年時代,2017,(11).
[2] 楊家勤.淺談當前小學語文初讀教學問題及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