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俊匣,劉丁琴
(三門峽市衛生學校,河南 三門峽 472143)
微格教學法在中職護理技能訓練中有效性的研究
賀俊匣,劉丁琴
(三門峽市衛生學校,河南 三門峽 472143)
目的 探討微格教學法在護理技能訓練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取樣法將隨機選取的90名中職學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5名,觀察組在中職護理技能競賽中采用微格教學法,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比較兩組實習學生單人徒手心肺復蘇、密閉式靜脈輸液法、臥有病人床更換床單法、氧氣吸入法、口腔護理技術、置胃管技術、無菌技術、吸痰法8項操作的成績。結果 觀察組的7項操作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單人徒手心肺復蘇成績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對本組教學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微格教學模式對學生的護理技能訓練有顯著作用,值得推廣。
護理專業;微格教學;護理技能訓練
微格教學又稱微觀教學[1],是借助攝像機、錄像機等現代教育媒體訓練技能的一種小型模擬教學活動。國內外的研究表明,微格教學具有重點突出、目的明確、反饋及時及重在自我改進等優點[2]。護理技能訓練是一項艱難、枯燥的過程,時間短、任務重。微格教學是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利用現代錄音和錄像等設備,幫助被培訓者掌握每一項技能技巧的教學方法,其最大的特點是讓被培訓者能夠直接體會自身細節的不足。為使學生盡快掌握操作技能,我們嘗試將這種教學模式運用在護理技能訓練的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介紹如下。
1.1 一般資料
以我校2013級90名中職護理專業學生為訓練對象,年齡16~18歲,均為女性。
1.2 方法
將90名學生隨機分為觀察組(45名)和對照組(45名),兩組學生的年齡、入學成績、護理技術理論考試成績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觀察組使用微格教學法進行單人徒手心肺復蘇、密閉式靜脈輸液法、臥床病人床更換床單法、氧氣吸入法、口腔護理技術、置胃管技術、無菌技術、吸痰法8項操作培訓。具體操作可以分以下7個步驟進行:(1)教師預先播放光盤,將操作規范播放給學生看,讓學生有感性認識;(2)教師組織指導,學生練習;(3)教師用錄像機對關鍵點、難點及易犯的錯誤進行慢動作播放并講解,分步驟演示,然后讓學生練習;(4)建立操作規程考核評分細則,包括評估、準備、操作流程、終末處理等,按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逐步、逐點評分;(5)學生根據設計好的情景扮演護士和病人,3~5人一組,分批進行操作,專職教師負責同步錄音、攝像;(6)反饋和評價:播放錄像,通過學生自評、學生互評與教師點評3種方式對學生的操作進行點評,并對操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同時按操作規程評分細則進行評分,將結果反饋給學生,最后再觀看光盤,與錄音、錄像進行對比,并分析評價,糾正錯誤的操作方法,使學生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7)完成操作教學任務后,按操作規程考核評分細則進行最后考核。對照組則按照傳統教學方法,由教師操作示范,學生練習,教師點評后學生復習操作,最后對照操作規程考核評分細則對學生的操作進行考核。
按操作規程考核評分細則對兩組學生進行考核,并對兩組學生進行了教學滿意度的調查。兩組學生對教學滿意度的比較使用Ridit檢驗,8項操作考核成績比較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果見表1~2。

表1 兩組學生對教學的滿意度(人)

表2 兩組學生8項操作考核成績比較(分)
學生經歷了6個月的技能訓練,結果顯示,觀察組密閉式靜脈輸液法、臥有病人床更換床單法、氧氣吸入法、口腔護理技術、置胃管技術、無菌技術、吸痰法7項操作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單人徒手心肺復蘇成績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微格教學法在護理技能訓練中的效果明顯優于傳統方法。
(1)調查對象均為初中生,年齡較小,學習自覺性差,自控能力差。由于采用了現代化的教育技術手段,創設了逼真的教學情境,增強了教學的直觀性,不僅給學生提供了愉快的學習環境,同時也激發了學生主動探求新知識的欲望,這可以幫助我們更快達成教學目標。從結果可以看出,觀察組學生7項操作成績及對教學的滿意度都比對照組高(P<0.05)。
(2)在微格教學中,學生通過預習→操作→反饋→改進操作方法→再操作→再反饋的訓練過程達到了美國教育家布盧姆所提倡的認知、態度、技能的教育目標。通過記錄、重放與規范的操作行為標準對照,從而使學習者去感知、分析自身行為,達到強化正確的行為并使不正確的行為得到消退抑制的目的,使被動接受評估轉化為主動去評估和接受他人評估,從而強化正確態度和技能,加快了知識轉化為技能的過程[3]。
(3)微格教學訓練中不但學生大有收獲,而且教師也得到了提高。教師通過備課→微格教學實踐→反饋(評價)→修改教案→再教學→再反饋的教學模式,改變了以往教師單純傳授、學生被動學習的教學方式,在與學生進行討論交流的過程中獲得了較有價值的評價反饋信息。
(4)值得一提的是,在微格教學中操作錄像配合錄音回放,不但有助于學生動手能力的提高,還有助于對溝通技能的掌握。目前學生甚至在職護士最欠缺的就是與病人溝通的能力,據調查,89.88%的病人和病人家屬認為護理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的解釋能緩解緊張情緒。因此,在微格教學中我們加強了操作中與病人溝通交流技能的訓練,并將其細化在每一步的操作評分中。結果顯示,學生從原來不會交流到現在會“說話”,這使她們將來走上臨床能更好地滿足病人的要求。
(5)微格教學有助于鍛煉選手的心理素質。針對2013—2015年護理技能大賽以臨床工作任務為導向的要求,微格教學訓練均按照比賽場景進行設置,每位選手都要進行多次操作,有效鍛煉了選手的心理素質。
(6)微格教學有助于體現新的教學理念。微格教學模式的訓練設計原理是將復雜的操作技能進行分解和簡化,其基本核心是以生為本。在微格教學模式的訓練中,由于信息反饋及時、效率高,學生之間、師生之間能快速溝通交流信息,有利于維持和諧的師生關系。
(7)我們應用微格教學法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時也發現了一些不足:目前的課時設置較難滿足微格教學的時間要求,為完成教學任務,我們只好占用學生的業余或活動時間;由于資金和用房限制,我們還沒有建立標準的微格實驗室。
護理技能訓練優異成績的獲得不僅需要學生自身的努力,更重要的在于科學系統的訓練。我們在護理技能訓練中運用微格教學法,不僅解決了訓練中學生的困惑,而且大大提高了訓練成績。微格教學在護理技能訓練中應用,方法是科學的、實用的、高效的,它將科學方法論和現代技術應用于教學技能訓練中非常有效。愛倫博士這樣定義微格教學:“它是一個縮小了的、可控制的教學環境。它使準備成為或已經是教師的人有可能集中掌握某一特定的教學技能和教學內容。”所謂“微”,就是將教學用微觀的思想方法,把作為整體的、復雜的教學對象分解成單一的、容易掌握的部分;所謂“格”,即微格教學的評價針對每一種教學技能都“量身”制訂了評價指標、標準及評定等級,使每一種技能都規格化、規范化。同時微格教學作為一種訓練方法,最大的特點和優勢在于重實踐操作,改變了傳統護理技能培訓中“只教不練”的弊端。將微格教學應用于技能實踐過程是練習者分步驟、有重點、逐項通過微格的方式練習教學技能和熟悉教學內容的過程,練習者通過這一過程,將外在、客觀的教學技能轉化為自身素質的一部分。本次研究中,考慮到微格教學法對硬件設備的要求較高,需要錄像設備及攝像人員,我們抓住微格教學的思想和核心對其進行了改良。結果顯示,通過微格教學法,有效提高了學生的操作技能,進而提高了臨床及理論教學的質量,有效促進了護理教育事業的發展,且對硬件設備要求不高,值得推廣。
[1]胡勇花,黃曉華.微格教學法在心肺復蘇術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10,17(10B):29-31.
[2]王琨.微格教學在護理技能競賽訓練中的運用[J].職教通訊,2012(9):68-69.
[3]孫立仁.微格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7.
G526.5
B
1671-1246(2016)24-0098-02
2014年河南省醫學教育教學改革立項項目“關于微格教學法在中職護理技能訓練中有效性的研究”(WJLX201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