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尚昆,董小文
(長沙衛生職業學院,湖南 長沙 410100)
綜合性實訓教學在外科護理實訓中的實施與探討
余尚昆,董小文
(長沙衛生職業學院,湖南 長沙 410100)
目的 把綜合性實訓教學方法應用于外科護理實訓教學,以加強對學生外科護理技能和臨床實踐能力的訓練,并對其實施效果進行探討。方法 選擇我校三年制高職2012級護理專業3個班共149名學生為實驗組,開展外科護理手術室護理技術的綜合性實訓教學;2012級護理專業3個班共147名學生為對照組,采用常規實訓教學方法。結果 兩組學生外科護理學理論及實訓成績和手術室實習結果調查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綜合性實訓教學在外科護理實訓中的實施,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臨床綜合實踐能力。
綜合性實訓教學;外科護理實訓;手術室護理技術
外科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外科護理實訓的傳統教學是采用學生觀摩、教師演示,然后學生進行操作訓練,最后抽簽考核該項技能,這種教學方法往往忽略了學生綜合性護理實踐能力的培養,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潛在能力的發揮,與臨床銜接不緊密。綜合性實訓教學涉及本課程以及與本課程相關課程知識的實訓內容,每一堂實訓課可能涉及幾個章節或幾門課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綜合性實訓的實施培養了護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1]。我院從2014年9月至2015年5月在外科護理實踐實訓教學中實施了綜合性實訓教學,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在校學習與臨床實際無縫對接,效果較好。本文以外科手術室護理技術為例,現介紹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擇我校三年制高職2012級護理專業3個班共149名學生為實驗組,開展外科護理綜合性實訓教學;2012級護理專業3個班共147名學生為對照組,采用傳統實訓教學方法。以上研究對象均是高中畢業后參加高考錄入我校的三年制學生,均為女生,年齡19~21歲。兩組學生年齡、大學一年級專業基礎課成績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實訓教學方法,即教師演示某一項護理操作,學生觀摩,然后學生分組練習該項操作,最后抽簽考核該項技能,強調單項技能的操作與考核。實驗組開展綜合性實訓教學,具體如下。
(1)綜合性實訓教學前期準備。外科護理綜合性實訓教學的地點在模擬外科病房和模擬手術室,課前要告知學生綜合性技能訓練流程。
(2)綜合性實訓項目的確立。根據課程標準要求,外科教研室資深教師與多家“三甲”醫院手術室護理行業專家共同商討,歸納出手術室護理技術綜合性實訓的內容,具體見表1。

表1 手術室護理技術綜合性實訓課內容及教學方法
(3)綜合性訓練步驟。每15~16名學生為1組,并選出組長模擬護士長。采用臨床真實病例,每項工作都由組長組織,組長與小組成員共同完成任務。帶教教師在整個過程中起指導作用,并扮演患者,隨時進行評價和總結。
第1步:在模擬手術室的辦公室,組長安排2名學生去模擬病房接患者,患者進入手術室后,1名學生對患者簡單介紹手術過程,以取得患者的配合,1名學生協助醫生麻醉,并擺好手術體位,其他學生觀看。
第2步:組長安排3名學生(2名手術醫生,1名手術護士)進行手臂消毒,穿無菌手術衣、帶無菌手套,其他學生觀看,并指出錯誤。帶教教師針對學生的總體情況進行評價、糾正,并強調無菌原則。
第3步:在模擬無菌手術間,組長安排2名學生給患者進行手術區皮膚消毒,鋪無菌單,本組學生進行觀看,帶教教師進行評價及指導。
第4步:組長指定1名巡回護士、1名手術護士、2名手術醫生、1名麻醉醫生,分別履行自己的職責,完成各項工作。手術護士首先整理好無菌器械臺,在手術中與手術醫生配合,負責手術器械和物品的傳遞、回收、清潔、整理等。帶教教師分別做好指導和記錄,發現學生錯誤及時進行糾正和指導。
第5步:帶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但要對學生的各項操作進行評估,還要根據每名學生的表現進行考核評分,結束后教師再點評每組學生的考核情況,包括分工是否合理、小組各成員的配合是否密切、實施過程是否有條不紊等。
(1)教學效果比較。下臨床實習前,對兩組學生進行手術室護理理論、單項操作及綜合操作考核,85分以上為達標,考核結果進行t檢驗,比較兩組教學方法的效果(見表2)。

表2 兩組學生手術室護理章節考試成績達標比較[n(%)]
結果顯示,實驗組成績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充分證明綜合性實訓教學確實有一定的成效。
(2)問卷調查。2012級學生在醫院手術室實習結束時完成問卷調查,學生根據手術室設計的問卷對自己在手術室實習的效果進行評分,效果評價進行t檢驗,比較兩組教學方法效果的差異,見表3。

表3 綜合性實訓教學后學生在手術室實習情況的調查結果[n(%)]
調查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帶教教師滿意度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另外,實驗組學生的協作、組織、溝通能力,知識的綜合性應用能力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調查還顯示,實驗組學生可以更好地適應手術室工作(P<0.05)。
3.1 綜合性實訓教學體現了“教學做一體化”的高職護理人才培養理念
綜合性實訓教學充分體現了“教學做一體化”的高職護理人才的培養理念[2],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綜合性實訓課教學中,訓練場所直接設在模擬手術室,把手術室各項單項操作、人際溝通、護理禮儀等設計為一個整體,學生邊學邊做,邊做邊學,理論和實踐交替進行[3]。
3.2 綜合性實訓教學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綜合性實訓教學類似模擬臨床實習,克服了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理論知識扎實但實際動手能力不強的缺點,解決了理論與臨床的脫節問題,使在校學生在進入手術室實習之前對手術室護理的基本操作、手術的配合等工作流程已有所了解,所以學生在臨床實習階段充滿了自信心,主觀能動性增強,提高了實習效率,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較大的提高。
3.3 綜合性實訓教學能提高外科護理專業教師的綜合教學能力
綜合性實訓教學利用模擬臨床的情景,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能體驗各種角色,很快適應手術室的工作環境。這就要求帶教教師在實訓課前認真備課,不斷更新知識,不斷地深入臨床積累經驗。在帶教過程中,帶教教師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質[4]。
在手術室護理技術的實訓教學過程中,一方面,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教學效果;另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帶教教師也是一個與臨床緊密結合、不斷提高和升華自我的過程[5]。
[1]徐艷,黃擁軍,金松洋,等.基于工作過程的外科護理項目化教學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3,28(6):69-71.
[2]何榮華,余云紅,何平先,等,高等教育護理專業學生基本技能全程培養的研究與實踐[J].護理研究,2009(10):2606-2608.
[3]陳偉珍,李曉紅,鄧岐杏.做學教一體化教學在高職教學中的應用[J].職業技術,2009(2):47-48.
[4]溫秀芬,張雪燕,高虹.多樣化教學方法在手術室帶教中的應用[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08(S1):157.
[5]何蘭燕,蘇伶娥,李錦忠,等.情景教學在臨床急診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1,25(2):359-360.
G526.5
B
1671-1246(2016)24-01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