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紅
技工學校是我國培養服務于社會生產一線的中級實用型技術技能人才的主要基地,其教育質量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我國整體生產力的提高。目前我國的技工學校教學實踐中普遍存在重技術、輕素質的現象,在數學教學中表現尤其突出,一方面是數學教學安排不合理,學校對數學重視不夠,另一方面學生數學基礎差,對數學學習態度消極。因此,如何創新數學教學,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其將來在技術專業領域更高層次的發展打下基礎,成為亟待技工學校加以研究解決的課題。
一、現階段我國技工學校數學教學實踐中面臨的問題
1.學校對數學教學不太重視
由于技工學校的教育目標是培養實用型技術人才,因此在教學安排上,將大部分課時和教育資源投入到專業技術性課程上,對數學教學則不甚重視。具體表現在如下方面。
第一,課時安排與教學內容矛盾。一方面是技術學校為數學課安排的課時數較少,另一方面是數學教學內容較多,導致教師授課過程中強度高,知識量大,難以保證教學效果。
第二,師資配置不足。由于很多技術學校的數學教師崗位配置較少,數學課只能以大班形式授課,進一步降低了教學質量。
2.學生數學基礎較差
由于種種歷史和現實的原因,技工學校并非初中畢業生繼續上學的首選,所以進入技工學校學習的學生文化課普遍較差,數學又是一門抽象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求較高,而這正是絕大部分技工學校學生的能力“短板”。技工學校數學基礎差主要表現在數學基礎知識薄弱,學習“欠賬”較多,對數學方法的理解程度較低,基本不具備數學思維能力。
3.教學方法落后
一方面,由于技工學校普遍對數學教學的教育資源投入不足,導致一線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難以充分利用新式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加之教學強度較大,教師往往不得不采用緊湊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導致課堂教學枯燥乏味,難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很多數學教師知識結構不完善,雖然能勝任數學教學工作,但對學生所學的專業技術課程和知識不關心、不了解,不能將數學知識與專業技術知識很好地結合起來,導致數學教學與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脫節,進而給學生造成了學習數學沒用的錯覺,成為提高數學教學效果的一大障礙。
二、技工學校數學教學的創新策略
1.加強數學教學體系建設
技工學校教學管理人員應以長遠的眼光看待數學教育,應認識到數學知識和邏輯思維能力對學生未來在技術領域向更高層次邁進所起到的基礎性支撐作用,從思想認識和實際行動上對數學教育重視起來。
首先,要為數學教學配置更雄厚的教學資源,包括基礎教學設施建設、教學設備完善、師資力量優化等等,為數學教學策略的創新提供充分的物質條件保障;其次,要著力解決課時安排與教學內容相沖突的問題,科學制定教學目標、教學計劃,合理設置相關課程和教學內容,適當增加數學教學課時數,從機制層面保證數學教學工作的推進。
2.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針對性
數學本身雖然高度抽象,但其抽象符號背后的思想、內涵仍是為社會現實生產生活服務的,因此技工學校的數學教師不能僅僅將數學教學理解為傳授給學生基礎的數學知識,更應注重數學思維、數學方法、數學知識的實用價值,實現數學教學目標與技術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相一致。
在具體教學實踐中,一是要將數學知識與專業技術知識相結合,在教授數學知識的時候,盡量融入學生所學的技術專業知識,讓學生實實在在體會到數學的實用價值;二是要對數學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取舍,與學生的專業技術有關聯的數學知識,教師應進行全面、詳細、深入的講解,而與學生的專業技術關系不大的內容,則應適當減少教學課時。
3.采用分層教學法
分層教學法是指教師根據學生個體的不同知識,能力水平,科學地把學生群體分為若干水平相近的組并且進行差別化教學的方法。分層教學法是實現因材施教的新型教學方法,因效果顯著而被廣泛采用。技工學校的數學教師可以先以考試的形式確定學生個體的數學知識層次,分析不同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存在的問題,然后結合教學實際,將學生分組,針對不同的組差別化選擇教學內容,在作業布置和考試題目方面也體現出一定的差異性,讓每位學生能立足自身的學習實際獲得實實在在的進步。
(作者單位:臨汾市堯都區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