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朗儀
摘要:現如今我國的環境被污染的十分嚴重,為保護生態環境,減少環境污染,就須高度重視固廢綜合利用,而在固廢綜合利用中,加強危險廢物的處理迫在眉睫。首先對固廢綜合利用的現狀進行分析,進一步闡述了危險廢物處理的必要性,這樣就可以找到問題根本所在,并采取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固廢綜合利用;危險廢物;處理
中圖分類號:G8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178(2018)20-0344-01
引言
近年來,我國制造業快速發展,產生了巨量的危險廢物,而且產生的速度逐年加快。由于危險廢物具有腐蝕性、毒性、易燃性、反應性、感染性等一種或多種危險特性,對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都構成了嚴重的威脅,因此如何做好危險廢物的處置工作受到了各國的普遍重視。危險廢物處置的目標是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其中綜合利用是實現危險廢物資源化、減量化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很多危險廢物既是固廢又是物資資源,其再生利用或直接利用不僅能防止二次污染,還能變廢為寶,緩解我國資源短缺的現狀。但考慮到危險廢物所具有的危險特性,其在綜合利用過程中仍存在一定的環境風險。因此,如何規范和管理危險廢物綜合利用過程,成為環境管理部門亟待探討的一項重大課題。
1 固廢綜合利用中危險廢物的處理的必要性
在固廢綜合利用中,之所以要注意危險廢物的處理,主要是因為危險廢物是固體廢棄品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這些危險品若不能有效處理,不僅會危害環境和人們的身心健康,還會大大制約經濟的發展。因此,重視危險廢物的處理,可以變廢為寶,創造巨大的社會價值與經濟價值,實現資源優化與配置,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費。對危險廢物的有效處理,可以進一步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目前,在中國的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方面,還沒有真正做到高效利用,而加強危險廢物的處理則能夠提高廢物的利用率,需高度重視。
2 固廢綜合利用中危險廢物存在的問題
2.1 危險廢物處理還存在很大的問題
據了解,我國一直以來都很重視危險廢物的處置,早在2001年就發布了第一版《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從2003年起便開始施行危險廢物處置收費制度,此舉加快了該行業產業化進程,促進危險廢物處置的良性循環;同時,為應對工業領域危險廢物和非典時期后醫療廢物的大量產生,2004年,我國頒布了《全國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建設規劃》,該《規劃》提出,力爭在2006年底前,消除危險廢物、醫療廢物等;2012年我國又發布了《“十二五”危險廢物污染防治規劃》),危險廢物處置行業逐漸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和重視。然而,近幾年我國在危險廢物的處理上雖然不斷得到重視,治理技術上也不斷成熟,投資力度也在逐年加大,但由于近十年才剛剛起步,政府及公眾參與度仍較低,導致在這方面公眾的環境意識仍然不夠強,政府監管不足,危險廢物的去向及治理不明晰。再加上我國危險廢物排放量大,工業污泥與其他生活固廢處置區分不夠明確,技術有局限,企業有成本壓力,我國治理危險廢物面臨著不少問題。據了解,目前我國危險廢物處置方式多以填埋、焚燒為主。集中處理既增強了危險廢物處置系統的可維護性,也改善了地區生態環境。但此舉的成本勢必會轉嫁到企業運營上,這導致部分企業出現拒絕處理、偷排等現象,局部改善的環境問題仍不能扭轉整體環境局勢。
2.2 產品和可綜合利用的危險廢物劃分不嚴
《危險廢物鑒別標準通則》(GB5085.7—2007)中指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固體廢物鑒別導則(試行)》判斷待鑒別的物品、物質是否屬于固體廢物,不屬于固體廢物的,則不屬于危險廢物。”危險廢物是一類特殊的固體廢物,是固體廢物管理和污染控制的重點。《固體廢物鑒別導則(試行)》鑒別的程序是:“首先應根據《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中的定義進行判斷;其次可根據固廢廢物范圍進行判斷;根據上述定義和范圍仍難以鑒別的,可根據第三部分進行判斷。”然而隨著所鑒別種類的逐漸增多,《固體廢物鑒別導則(試行)》應用中逐漸顯現出一些不足,不能很好地指導固體廢物鑒別工作,例如缺少以固體廢物為原料,進行再加工后所得加工產物不再屬于固體廢物的明確條件;缺少排除某些被加工或修復后不再屬于固體廢物的內容,也缺少豁免某些被特定處置且不會對環境產生不利影響固體廢物的內容。在管理實踐中,經常遇到產生或利用企業將固體廢物甚至危險廢物加工,再通過質監局和工商局備案,認為加工產物屬產品而不屬于固體廢物,由于缺少固體廢物加工至何種程度屬于產品的明確規定,導致在危險廢物管理中,缺少評定危險廢物加工產物在何種情況下仍然屬于危險廢物的基礎依據,成為危險廢物管理的一個瓶頸和障礙,易被不法企業鉆孔子。
2.3 監管力度不夠
目前,關于危險廢物的環保監管力度雖然在逐步增強但仍十分有限。在一些地區,還缺乏有效的廢物處理機構,或者在管理時比較單一、片面,缺乏全面的管理,危險廢物跨區域隨地傾倒污染環境事件仍有發生。由于監管力度有限,就會使相關監管人員不能做到認真負責,在工作中漫不經心,這也會進一步降低危險廢物處理的質量。
3 提高危險廢物的處理建議
3.1 加強危險固廢綜合利用基礎技術、標準方面的研究
對綜合利用項目中常見的大宗危險廢物,如廢酸堿、廢鹽、廢溶劑、焚燒飛灰、冶煉飛灰等,應盡快出臺相應的污染防治控制技術規范。對一些常見的危險廢物,如用于制備油漆稀釋劑、燃料油、凈水機、防水涂料、建筑材料等,可嘗試出臺負面清單制度,明確哪些類型的危險固廢不得用于以上用途。可聯合質檢部門對危險廢物綜合利用后的產品制定科學、可行的質量標準,并限制使用范圍,避免在使用過程中污染環境。
3.2 落實企業污染治理的主體責任
要求產廢和處置企業建立完善的危險廢物管理臺賬,危險廢物收集、貯存、轉移、處置等環節的相關責任人都必須在臺賬記錄簿上簽字,作為以后追究責任的依據。同時,要求產廢企業和處置企業落實國家各項環境管理制度,規范企業內部管理。此外,還應加強業務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守法意識。同時還需用重典,嚴厲查處環境違法案件。
3.3 健全的監管體系
在監管體系建設方面,要實現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和監督,針對危險廢物要設置專門的監管機構,制定完善的監管制度,健全監管體系。此外,還要加強對危險廢物的處理,重視產業結構的優化,使監管更加全面,防止危險廢物再度污染。同時,要注重先進的技術引進與研發,真正做到為己所用,在廢物處理方面,可實現自動化處理,全面調整危險廢物處理產業結構。
4 結語
重視對危險廢物的處理,可以有效提高固體廢棄物的利用效率。當前,中國的危險廢物處理技術還有待進一步完善,為了提高其處理水平,就需要分析存在問題與不足,找到相應的處理方式,這樣才能真正治標治本,從而實現對環境的有效保護。
參考文獻
[1]徐榮,陸喜紅,楊麗莉.固體廢物浸出液中氰化物測定方法的探討[J].環境監測管理與技術,2014,26(4):45-47.
[2]HJ607-2011,廢礦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術規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