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紹美
摘要:語文教學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勞的和諧發展。可見,借助語文教學來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關注人的生存價值和意義,弘揚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是語文教育正確的價值取向。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人文素養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089-01
1.小學語文教學中人文素養的現狀
1.1關于人文知識方面。人文知識是與自然知識和社會知識相對應的一種知識類型,是人類總體知識構成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以語言(符號)的方式對人文世界的把握、體驗、解釋和表達。調查發現,小學生對人文知識基本處于了解狀態,缺乏系統的掌握和學習。豐富的人文知識是一個人良好的知識結構所必需的要素,是一個人發展成為全面人才的必備條件,是人文素養的前提和基礎。沒有良好全面的人文知識作基礎保證,很難加強自身人文素養的養成。
1.2關于情感態度方面。人性的善和美首先體現在人的情感上,詩人白居易曾說過:"感人心者,莫過于情",情感教育最基本的要求是對人的敬重及對人的多樣性的尊重與接納。"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僅是傳播己有的文化知識,而且是把人的創造潛能誘導出來,將生命感、價值感從沉睡的自我意識和心靈中"喚醒,"。調查顯示,有80%的小學生贊同主動幫助他人;當同學取得好成績時,24.2%的小學生非常高興,而有28.8%的小學生較不高興。說明都小學生己經認識到幫助他人是一種美德,但是對于他人的包容還認識不夠深刻。
1.3關于道德方面。德育是對學生思想品德給予多方面培養的各種教育活動的總稱。是教育者依據人的身心發展規律,對受教育者的思想言行給予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和培養,以使他們形成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動。調查顯示,大部分小學生的道德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小學語文教師還應該多加教育和引導。
1.4關于審美方面。審美能力是一個現代人必備的素質,托爾斯泰認為:"藝術的功用在于傳染情感,而所傳染的情感能和諧人與人的關系。人的發展離不開'知'和'情'。'知'是用理性的邏輯的方式把握世界,'情'是用審美的藝術的方式把握世界"。調查顯示,有 51.8%的小學生對藝術類作品的審美持贊同態度,但有37.0%的小學生較不經常閱讀文學名著、藝術類書籍。由此可見,閱讀課的設置很有必要。語文教學能塑造學生健全人格和美的心靈,能培養他們健康的審美觀和審美心理。因此,在教學中,應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美學知識,讓學生知道什么是審美。
2.提高小學語文教師自身的人文素養
2.1人格修養。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校好比一種精致的樂器,它奏出一種動人的和諧的旋律,必須把樂器的音調準,而這樂器是靠教師的人格來調的。"語文教師深厚的人文素養和高尚的人格修養,是語文教學成功的基本條件,是從事語文教學的思想和情感基礎,也是其他各種素養得以健康培養的心理基礎。只有這樣,語文教學才會有濃郁的文化氛圍,語文教師才會受到學生的尊敬和喜歡,才會具備人格魅力。在教學過程中,其它素養只有在它的浸潤下才能發揮出良好的教育效能。語文教師必須不斷提升和完善自身的人格素養,以淵博的知識、超強的能力和高尚的品德來影響和感染學生。用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來影響學生,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的成長。
2.2情感素養。語文課具有豐富的情感因素,在語文教育的長期實踐中形成了情感豐富的語文教師。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語文教師的情感素養對小學生具有重要的感染力。但是,應試教育下的很多語文教師卻忽略了對自身情感的培養和發掘,使得教師僅僅是教書匠而缺乏為人師表的形象。我國教育家夏丐尊先生在上世紀20年代的一段話仍然切中時弊:"學校教育到了現在,真是空虛極了。單從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馬燈似地變更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從未聞有人培養顧及。好像掘池,有人說四方形好,有人又說圓形好,朝三暮四地改個不休,而于池的所以為池的要素的水,反無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甚么?就是情,就是愛。教育沒有了情愛,就成了無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罷,圓形也罷,總逃不了一個空虛。"語文教育的對象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具有情感的人,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必須首先具有豐富的情感素養,才'能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帶領學生們走進語文的情感世界。
2.3語言修養。語言是思想的直觀體現,教學藝術首先表現為語言的藝術。教師的語言不僅是打開學生心靈的窗戶,并且也是引導學生開啟知識宮殿的鑰匙。準確是對語言最基本的要求,用幽默詼諧的方式說出嚴肅難懂的道理,比直截了當、生搬硬套的提出更能引起學生共鳴。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營造出一種輕松而愉快的氣氛,創造出各種適合學習的情境,繼而指導學生在閱讀中品味,在愉快中記憶,在思維中深入,在想象中升華,在失敗中反省,在探索中提高。語文教師的語言不但要富有準確性、簡明性、邏輯性,還要強調語言的形象性、生動性、感染性,以便教師授課不僅能傳遞知識,也能傳遞情感,以充分發揮語言在表達傳遞情感信息方面的作用。
3.結束語
人文素養的培養一直都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小學語文中的人文素養也不例外。筆者在文中論述了我國小學語文人文素養的發展現狀,并結合自身工作經驗,從三個方面提出了提高小學語文教師人文素養的方法。希望此文可以對自身工作的進步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也可以為我校小學語文教學做出一點貢獻。
參考文獻:
[1]李菲:語文課堂教學怎樣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神州(下月刊).2012,2
[2]慕君,王羿珍;有效閱讀教學策略探微[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8期
[3]謝海燕;學生漢語閱讀詞界識別能力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