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茜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已經得到很大的提高。在對于孩子的教育上許多的父母都存在過分寵溺的現象,這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具有危害,會形成孩子不知回報的性格。在很多時候孩子都把父母和朋友的關心當成是理所當然,所以他們不懂得如何向對關愛自己的人表達感恩。要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要進行感恩教育的滲透,讓學生能夠在課堂的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感恩的意義。
關鍵詞:感恩教育、小學語文、滲透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126-02
引言:感恩是我國的優秀傳統美德,同時也是我國人文精神的重要體現。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進行感恩教育的滲透,能夠促進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提高,同時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導向,擁有健全的完善的人格。現代的社會當中很多學生都養成了驕縱的性格,不懂感恩和回報,不懂得付出、同時缺乏自身的責任感。為了改變這種現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感恩教育是必然的發展趨勢。
1.感恩教育的含義
感恩教育主要是指教師在課堂的教學中采用各種各樣的教學方式和手段、運用和感恩教育相關的內容來對學生進行知恩、感恩、回報的人文教育學。在當今的社會中讓孩子學會感恩是非常重要的,許多的家庭都以孩子為中心,導致孩子的自私行為出現,通過感恩教育,讓學生能夠充分的理解感恩的含義,并且能夠在生活中進行運用。要回報父母、尊重師長,感謝別人的幫助等。在小學的教學中滲透感恩教學,能夠讓學生從小就能夠養成很好的習慣。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能夠充分的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很多孩子都不能夠明白父母對自己的付出,要通過感恩教育讓學生學會感恩父母。學生通過學校和家庭的滲透和教育,理解父母、尊重教師、愛護同學。
2.感恩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內容
2.1感恩自然世界。首先大自然是我們生存的環境,并且給我們提供了生存所需的必要條件。要充分的理解地球對于人類社會的重要性,以及自然世界的豐富多彩。在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了解到生命的可貴,懂得自然世界的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尊重和愛護,每一花一草一樹都自己存在的意義。大自然的生存環境與我們息息相關,要樹立學生保護自然環保的理念,從根本上愛護我們共同生活的家園。在人教版的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關于自然的文章,比如說《觀潮》《火燒云》《只有一個地球》等文章。通過課文的學習,讓學生充分的領略到大自然的美妙和神奇,能夠讓學生學會感恩自然和愛護自然。
2.2愛護祖國的情懷。沒有國哪有家,祖國是我們共同生活的家園。要在教學中充分的體現愛國的情懷,讓學生能夠感恩祖國,努力的學習和成長,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要通過課文的學習能夠讓學生體會到我國的悠久歷史文化,同時要培養學生的民族責任感。在小學語文的教材中有許多的課文都體現出優秀的愛國情懷。比如《狼牙山五壯士》充分的體現了對于祖國的熱情,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和愛國精神。《詹天佑》的課文中充分的體現了為了祖國付出一切的愛國情懷,不怕困難、不畏艱險的精神。
2.3感恩父母之情。父母是給予我們生命的人,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父母付出了無數的心血。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通過感恩教育的滲透,讓學生能夠懂得父母的恩情,父母養育自身的辛苦。要讓學生通過對于課文的學習能夠思考到自身,能夠關心父母感謝父母。課文中有體現父愛偉大的《地震中的父與子》、有體現母愛無私的《春蠶》和《秋天的懷念》。這些課文都充分的體現了母愛和父愛的博大。
2.4感謝老師和社會。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不僅僅要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同時要引導學生去感謝社會,要成長為社會有用的人才。一日為師、終生為父,要讓學生尊重老師,理解老師,感恩老師。課文中《畫楊桃》充分的體現了師生的情感。
3.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感恩教育的方式
3.1在課堂教學中開展系列活動,體現感恩教育。在朗誦中體驗,比如在對于《春蠶》的教學中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課文的朗誦,通過朗誦的方式能夠加強對于課文中母愛的情感描寫,加深學生的對于課文中思想感情的感觸。讓學生能夠通過自身的朗誦了解到母親細膩無私的愛,通過對于母親養蠶的細節描寫,體會到父母養育的辛苦。在課堂上可以讓學生來進行發言,說說自己和父母之間發生的溫暖事情,通過對于學生的引導能夠滲透感恩教育。讓學生能夠明白父母的養育之恩。在課文《黃河魂》的教學中讓學生充分的發揮自己的思維能力,想象壺口瀑布的壯麗景色,從而加深學生對于大自然的感恩之情。
3.2運用多媒體技術體現感恩教育。現在的社會是一個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信息技術手段已經應用到各行各業當中。在小學的感恩教育的滲透中同樣可以運用互聯網的技術。比如在《狼牙山五壯士》的教學中,可以在網上尋找一些關于狼牙山五壯士的影片或者視頻資料,在課堂上進行播放。運用視頻的展現方式向學生傳達狼牙山五壯士的愛國主義精神,然后進行課文的學習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通過課文中的體現,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讓學生能夠產生感恩祖國、感謝社會的思想。
總結:小學階段對于學生的性格形成具有重要的影響,從基礎開始教育學生學會感恩、懂得感恩。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感恩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素質教育發展,讓學生能夠有一顆知恩圖報的心。通過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學習和思考,讓學生能夠在成長的過程中樹立知恩圖報的理念,培養自身的道德修養,教會他們感恩的同時讓學生樹立自尊自強、承擔責任的意識和健康的人格。
參考文獻:
[1]饒寶美.感恩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語文建設,2015,29:13-14.
[2]劉昌起.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感恩教育[J].科技視界,2012,26:192+142.
[3]周麗君.感恩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才智,2009,36:27+106.
[4]王秋菊.試論小學語文閱讀課中滲透感恩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5,16: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