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
國際機器人檢測認證高峰論壇在上海隆重拉開帷幕
2016年11月2日,國際機器人檢測認證高峰論壇在上海開幕。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質檢總局、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認監委向全球發布了“中國機器人”認證標志,同時還頒發了首批中國機器人產品認證證書。“中國機器人認證(CR)”標志的發布標志著中國機器人標準檢測認證體系取得了實質性進展,也預示著技術標準、質量規范、章程制度將在未來機器人產業發展過程中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11月3日
Ubuntu Core 16 為打造安全的物聯網奠定基礎
Canonical發布了面向物聯網 (IoT)的Ubuntu Core 16,除了提供定期的可靠更新外,還為智能互聯設備帶來應用商店服務。目前,Ubuntu Core在柜頂交換機、工業網關、家庭網關、無線接入網絡、數字標牌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還能為物聯網提供安全保護,并為每部設備帶去精彩的應用商店。
11月3日
物聯網產業逐步崛起 硬蛋模式開啟智能化新思路
11月3日,現任ARM全球營銷和戰略聯盟副總裁的IanFerguson首次向媒體公開了“軟銀收購案”的始末。隨著軟銀收購ARM、高通收購NXP的落地,IT巨頭企業接連布局IoT的舉動也意味著智能制造、物聯網產業崛起的趨勢更加明顯。
11月4日
“第十一屆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技術研討會暨設備博覽會信息網絡安全高層論壇”在北京召開
11月4日,“第十一屆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技術研討會暨設備博覽會信息網絡安全高層論壇”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成功召開。本次論壇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信息中心、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信息中心、中國衛星導航定位應用管理中心、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主辦,杭州安恒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承辦。旨在研討信息化與新型城鎮化融合發展新態勢,“互聯網+”、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技術對智慧城市建設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11月5日
中科院與央視共尋“最強機器人”欲與人類“PK”
11月5日,由中科院科學傳播局和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聯合主辦的大型科學挑戰節目《人機大戰》項目征集會及節目啟動儀式在陜西省西安市舉行。《人機大戰》除有高端科技產品亮相,還組建了專家智庫團隊,成員是研究計算機視覺、智能機器人、智能控制、智能車輛、人工神經網絡等涉及人工智能多方面的資深專家及學者,包括兩院院士。
11月7日
實現“中國制造2025”的關鍵是五大工程
11月7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工程院與中西部九省(區)政府共同主辦的2016中國(鄭州)產業轉移系列對接活動在河南鄭州舉行。當日中國工程院多位院士專家為中國經濟與制造業建言獻策。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在會上表示,實現“中國制造2025”要實施智能制造工程、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工程、工業強基工程、綠色制造工程、高端裝備創新工程。其中,以實施智能制造工程為核心。
11月9日
2016年世界經濟論壇商業圓桌會議在廣州召開
在2016年世界經濟論壇商業圓桌會議的轉型空間內,世界經濟論壇供應鏈與運輸行業總監Wolfgang Lehmacher就“城市環境下的無人駕駛汽車”作專題研討,展現未來十年內嶄新的交通出行方式的藍圖。目前,在美國匹茲堡,Uber今年已經開始無人駕駛汽車的投放使用。Wolfgang Lehmacher說,根據對中國消費者的調查,39%的受訪者愿意為無人駕駛提高消費預算,其中有52%的受訪者愿意為此多花5 000美元。
11月10日
工信部發展司司長聞庫:云計算、大數據與傳統產業融合力度不斷加大
11月10日,在河南省第三屆互聯網大會云計算大數據創新實踐論壇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表示,我國大數據產業已具備一定基礎,技術創新不斷進步,應用示范逐步擴展,對行業轉型升級帶動力度不斷加大。同時提出了三點建議:以需求為導向,構建新型基礎設施;以創新為驅動,打造雙創基礎平臺;以應用為牽引,加快與傳統產業的融合。
11月11日
智慧城市碎片化現象仍存在 新型評價指標體系即將出臺
由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舉辦的第三屆中國智慧城市(國際)創新大會于11月11日召開。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副主任單志廣在會上表示,智慧城市之所以成效不大,主要原因在于碎片化問題與智能化不夠的問題,以及過去的信息孤島沒有融合的問題。同時還表示智慧的本質源于數據融合、信息共享、業務協同和智能服務。智慧城市的核心是解決跨部門、跨區域、跨層級、跨系統、跨業務的問題,構建全流程、全覆蓋、全模式、全響應的智能化管理與服務系統。
11月13日
天津濱海新區橋梁結構健康監測數據中心投入使用
11月13日,華北地區首個區域級橋梁群結構健康監測數據中心——天津濱海新區橋梁結構健康監測數據中心投用。據悉,該監測數據中心主要通過橋址處各傳感器與攝像監控,對橋梁的主梁撓度監測、結構溫度監測等方面的數據進行集中處理。
11月15日
全球智慧城市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第六屆世界智慧城市大會于15日在西班牙東北部城市巴塞羅那拉開帷幕。專家認為,全球智慧城市建設已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信息通信技術的進步將使城市實現“萬物感知、萬物互聯、萬物智能”。
11月16 日
互聯網之光 “物聯網+人工智能”主題再立風口
2016年11月16日,為期3天的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將于中國浙江省烏鎮開幕,本屆大會將聚焦主分論壇、“互聯網之光”博覽會、全球領先創新科技成果發布三大板塊。
在投資標的上,物聯網領域、中元證券表示,目前三大運營商包括華為、中興、阿里巴巴、百度等國內行業龍頭積極布局物聯網,力爭搶占物聯網細分領域市場份額,共同推進NB-IoT的商用進程。
11月16日
工業4.0未來發展方向:智能互聯網是關鍵
11月16日,第十八屆高交會工業4.0投融資高峰論壇在深圳舉辦,深圳市副秘書長王虎善,保千里視像科技集團董事、副總裁陳楊輝,眾投邦董事長朱鵬煒,明照資本合伙人高大明等18位嘉賓以及數百家投資機構代表出席了本次會議。保千里集團董事、副總裁陳楊輝對工業4.0時代的產業戰略和布局發表了看法,他表示,工業4.0的實質是“互聯網+制造”,即智能互聯網,其代表著互聯網未來的發展方向。它不僅是傳統互聯網在工業領域的延伸,而是開啟了一個人與物相連、物與物相連的大連接世界。
11月18日
5G技術將加速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化進程
18日工信部部長苗圩會見美國密歇根州州長里克·斯奈德,就加強中美汽車產業合作等議題交換意見。苗圩表示,希望雙方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研究解決發展中遇到的技術、政策、法律等多方面問題,推動形成統一的國際標準和技術法規,促進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11月18日
全國首家窄帶物聯網規模化商用啟用
11月18日,全國首家NB-IoT(窄帶物聯網)規模化商用局啟用儀式在福州市馬尾區舉行。NB-IoT技術是物聯網領域一個新興技術,具有支持海量連接、深度覆蓋、低功耗、低成本等優點,支持設備在廣域網的蜂窩數據連接,是實現萬物互聯的突破性技術。此次啟用標志著NB-IoT項目的發展和規模化商用拉開帷幕,給物聯網產業發展帶來巨大的機遇。
11月19日
智能樓宇控制國家標準研討會在上海舉行
11月19日,智能樓宇控制國家標準研討會在上海舉行。國家信息產業部和國家住建部委托上海復旦大學舉辦,目的是詳細了解我國智能樓宇控制實施和建設情況,旨在解決我國目前因為智能樓宇控制建設領域缺乏統一標準導致的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智能樓宇控制國家標準研討會的召開,表明我國智能樓宇控制國家標準的制定步伐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11月20日
IMT-2020(5G)發布《5G技術研發試驗第二階段技術規范》
2016年11月20日,IMT-2020(5G)推進組在北京召開5G技術研發試驗第二階段技術規范發布會,來自國內外主要移動運營企業、系統設備、芯片、終端和儀表企業的80余名代表參加了會議。工信部、發改委和科技部相關領導出席了會議。
11月22日
西門子宣布將與微軟在物聯網領域展開合作
西門子(Siemens)11月22日發布消息稱,將與美國微軟(Microsoft)在物聯網(IoT)領域展開合作。計劃從2017年起,將其主要用于收集工業設備大數據以進行分析的平臺提供給微軟的云服務,借此提高客戶企業的便利性,促進自身服務的優化。展開合作后,將能夠通過微軟云平臺“Azure”使用西門子的物聯網平臺“MindSphere”。
11月23日
《中國智慧城市發展水平評估報告》出爐 深圳、上海領跑
11月23日,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和國脈互聯智慧城市研究中心共同發布了第六屆《中國智慧城市發展水平評估報告》。通過對全國201個采樣城市的全面評估,深圳、上海、杭州、北京、無錫、廣州、寧波、佛山、廈門、蘇州位列智慧城市榜單前十名,其中深圳和上海得分超過80分(滿分100分)領跑。
11月30日
邊緣計算產業聯盟成立暨2016首屆邊緣計算產業峰會召開
邊緣計算產業聯盟成立暨2016首屆邊緣計算產業峰會于11月30日召開,華為、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英特爾、ARM和軟通動力聯合倡議的邊緣計算產業聯盟在北京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