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婷婷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不論是從民生領域或是商業領域都在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民商法作為民商領域的“調節器”,其中包含了民法與商法兩大部分,很大程度上的體現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本質和規律,對我國整個民商業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對我國的民商法發展現狀進行了簡要說明,指出新時代下民商法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現狀與問題對我國未來的社會主義民商法發展進行了展望分析。
關鍵詞:新時代;民商法;現狀;展望
目前,我國的民商法主要是由商法和民法兩部分組成,它體現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的本質和規律,對推動我國經濟體制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國家在制定民商法時,主要依靠權利來規范民商活動事宜,從而確保商品市場的公平與公正。民商法作為我國法律體系之一,不僅可以真實的反應商品市場發展的內部規律和需求,而且對規范市場交易行為有著強大的約束力,成為我國社會主義法律制度建立的基礎,為市場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1 概述
近幾年,為了更好的規范我國的經濟市場,國家相應頒布了公司法、保險法、票據法、海商法以及破產法等一系列法律體系,這些商事法規都屬于民商法的范疇之內。民商法雖然是由商法和民法兩部分組成,但在實際運用中兩者還具有明顯的不同。主要體現在下面幾點:
(1)調整對象方面的不同:商法主要是調整商品之間的流通和其流通領域,而民法主要是調整民事主體,包括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相關組織,它涉及人們生活的諸多方面。(2)兩者的立法目的不同:民法主要追求社會主義的公平、公正,而商法卻比較重視商品交易安全(商品交易雙方的信息安全,例如,在票據法中票據的無因性是保障交易安全的重要因素。)(3)商法和民法在制定與修改上啟用的程序不同:民法是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來制定和修改,全國人大常務會必須依照民法的基本原則對部分內容進行修改,不能出現違反民法原則現象出現,而商法卻能夠通過常委會對其進行修改和制定,兩者在法律地位上存在著較大的差別。
2 民商與商法的現狀
民法的確立,使我國在法律方面取得了較大成就,極大的推動了我國市場經濟發展。時代在進步,我國的法律體系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在處理民商事宜時,可以依據相關規定進行有效的調節。其次,民法不僅體現了我國市場經濟的需求,還可以使其在實施的過程中吸取經驗,加強了民事權利的保護力度,引發人們對民法理論體系的研究。雖然我國在民法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成就,但很多不足之處仍需要進一步的完善和修改,我國現階段的民法只形成了初步規模,沒有形成整體的典制,體系相對不完善。再有就是民法內容不協調,有些法規在制定上有違科學,內容過度傾向行政化,導致在實施上不能真正發揮它的作用。
隨著我國加入WTO,我國的國際地位有了較大的提高,世界貿易給我國的商品發展帶來了更大的機遇,促使了我國的商品經濟快速增長。在此基礎上,我國為了更好的維護市場環境,引導商家進行合法有效交易,開始制定相關的商法制度,商法在我國形成和實施的時間較短,現在正處于起步發展階段,為了響應國家號召,完善商法體系勢在必行。商法與民法在實施和發展上具有密切的聯系,加強“民商合一”成為未來商法發展的重要依據,然而由于商法的形成不夠成熟,政府在制定和頒布上,存在著較大程度的干預,我們現階段看到的商法往往帶有公法屬性,很大程度上涉及了公共利益,對商法本身的發展和完善具有極大的限制。
3 民商法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制度落后,內容缺乏深度
雖然我國的法律制度一直在不斷的完善,但由于種種原因民商法至今沒有形成典制,民商法典制的不完善嚴重影響了我國民法與商法的規范化建立,導致制度相對落后。與其他國家的民商法體系相比,我國目前的民商法體系單一,內容深度不夠,法律規范缺乏科學性與合理性。還有就是我國民商法在制定上偏向于行政化,受司法機構的影響較大,導致我國的民商法在實施過程中無法發揮其真正作用。
(二)體系不夠嚴謹,缺乏科學性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在實施法律體系改革過程中,開始將民法和商法進行有效的結合,但由于外界條件和政府機關的限制,民商法在實施過程中存在著大量的公共利益法規,導致民商法缺乏嚴謹性。現階段我國的民商法理論體系基礎較為薄弱,涉及的內容缺乏深度,商法和民法在內容、條款上缺乏協調性。尤其是在處理民商事宜時,缺乏針對性,不能科學合理的對民事糾紛、商業糾紛進行控制,嚴重的影響民商法在法律上的權威性。社會的發展給商業領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新機遇,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我國民商法的發展,如果不能加強民商法體系建立,就很容易影響其更新的速度。
(三)法律意識淡薄,缺乏實施力度
國家在出臺相應的法律政策時,由于出臺的政策內容、種類較多,致使相關規定缺乏方向性,導致這些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相關部門的法律意識薄弱,對民商法的重視程度不夠,在制定相關制度時未能對民商法進行合理的安排與規劃,導致在實施過程中,缺乏執行力度,各項規定間矛盾重重,給民商法處理帶來嚴重的困擾。
4 新時代下民商法的展望
加強民商法制度建設是新時代發展的趨勢,也是推動民商法完善的重點,針對市場要求制定符合我國國情的民商法,是我國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
(一)完善法律體系,提高民商法執行力度
在建立和完善我國的民商法體系時,要時刻樹立全局意識,用動態的眼光去看待民商法,加強民商法長期制定計劃,改變傳統思想,根據發展要求及時的完善法律體系,建立健全相關制度,要嚴禁影響民商法權威性與實效性的思想出現。同時對我國當前的民商法發展方向與趨勢,要做出正確的判斷與認識,將民商法嚴格貫徹到商業活動中去,提高執行力度,堅持民主平等、公正公平的原則,對違法亂紀、暗箱操作、貪污腐敗的現象進行嚴格的處罰,從而維護民商法的權威性與實施力度。
(二)轉變思想,加強民商法創新
隨著科學技術的廣泛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開始被大量的運用到法律建立與維護當中去。為了更好的促進社會發展,提高網絡安全,我國相關法律機構要加強思想轉變,用新的方法和手段進行民商法建立與創新,比如,立法機構可以運用網路平臺,向公眾傳播法律知識,提高公眾的安全防范意識,同時聽取公眾的立法意見,加強民商法立法體系建立。近年來,由于網絡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網絡民商案件發生,給人民的財產和生命安全帶來了嚴重的影響,為了減少此類案件給人們帶來的傷害,民商法就需要轉變傳統思想,在關注實體經濟的同時,加強立法網絡技術建立與創新。
(三)提高民眾的法律意識
民商法是否可以有效發展主要取決于人的意識形態,加強民商法制度建立,不僅可以促進我國市場經濟,還可以提高我國民眾的法律意識。民商法是人們生活與生產中的基礎法律,加強民商法建立,對提高民眾法律意識有著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由此可以看出提高民眾法律意識建立,不僅可以完善我國的法律體系,還可以保障民眾自身的合法權益。
5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新時代背景下,為了更好的適應全球經濟與我國社會發展需求,推動民商法體系改革勢在必行。完善的民商法法律體系,不僅可以把握市場發展的方向,還可以提高民眾法律意識,為推進我國經濟健康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因此相關部門在制定民商法制度時,要在原有的基礎上對民法與商法進行完善與創新,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加強民商法的建立與執行力度。
參考文獻
[1]洪濤.新時代下民商法的現狀與展望[J].法制與社會,2015,07:11-12.
[2]佀玉杰.社會經濟發展中民商法的變化與發展[J].法制博覽,2016,05:119-120.
[3]張瑩.關于加強民商法建設的重要性探討[J].法制博覽,2016,17: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