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紅英+楊輝


摘 要:藝術設計課程是集技能性、技藝性、表現性、實踐性為一體的課程,針對該學科的特點,將課程、教學與項目融為一體,采用項目化教學模式能夠很好地將教學和市場對接,培養出適應市場需要的應用型專業設計人才。
關鍵詞:藝術設計;項目化教學;教學模式
藝術設計學科是藝術與技術相融合的學科,主要是培養應用型專業設計人才,同時注重讓學生具備一定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與創新精神。與文理科課程相比,藝術設計課程具有表現性、技能性、技藝性、實踐性等特點,多為項目化授課,時間較為集中,很多課程需要進入社會或企業了解學習。
1 項目化教學培養計劃
項目化教學是以項目為載體,將課程、教學與項目融為一體,以課程知識為基礎,以專業技術的應用為核心,以專業教師和企業技術人員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承接設計項目為主要任務,由教師帶領學生在承接和完成項目設計的過程中完成綜合專業能力的訓練。
在項目化教學模式中,學生需要修滿的總學分與學校規定一致。學生除了公共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的學習,其它的專業核心課和專業發展課將對應具體項目進行學習。并針對培養計劃的各個階段進行詳細的市場調研和分析,明確了每一各門階段的具體培養目標和需要學習的課程,提煉出每個階段的教學重點。圖1是以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為例的項目化教學的培養計劃。
2 項目化教學的工作流程
以專業項目為導向的藝術設計工作室(項目任務從開始到結束)的工作流程如下:
(接受項目任務—>組建工作室教師團隊—>學生選擇加入項目—>制定項目教學計劃—>開展項目設計—>項目評價總結)
(1)接受項目任務。項目可以是虛擬的,但最好是來源于行業、企業或者社會的實際項目,而且是體現工作過程系統化的項目。項目的選擇應綜合考慮學生的知識水平、學習能力和課程教學目標等因素,并結合行業企業的實際設計項目、工藝規范與技術標準,選擇具有明確主題和活動內容的典型項目任務。
(2)組建工作室教師團隊。每個項目由一名負責人及三名左右的教師組成。負責人具體負責項目任務的落實及教學組織(如項目課程計劃的制定、課程內容的安排落實、教學過程的實施和檢查,以及與企業的聯系等)。
(3)學生選擇加入項目團隊
學生在第一二學年進行公共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的學習,在第三學年開始進入項目工作室,完成項目課程(專業課)的學習任務。
(4)制定項目教學計劃
下面以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為例,可以將項目分為四個,分別是住宅景觀設計項目、城市公共景觀設計項目、旅游景區規劃項目和鄉村政治項目,表1是住宅景觀設計項目的階段性工作介紹。
(5)實施教學計劃。進入到項目的具體階段時,指導老師大致需要做以下工作:
一是項目任務導入,學生進入項目后,由項目負責老師下達項目任務,使學生明白在該項目完成后所能掌握的知識和技能。
二是項目相關知識分析,由指導老師帶領學習各種流派案例的設計過程與解決方法。
三是項目方案制訂,要求學生借助查閱相關資料、手冊、市場調研等形式手段收集所引入項目信息,了解項目背景,制訂工作計劃, 明確小組分工與個人崗位責任,完成任務書與實施方案,導師全程給予相關指導與建議。
四是項目任務實施,設計團隊配合企業或客戶為設計方案選擇施工單位參加工程招標會,作為設計顧問解答設計與施工的技術問題。在施工配合階段對施工單位技術交底與現場督導。
(6)項目評價和總結。
評價方式: 采用學生自評、互評、每個階段的指導老師評價、行業專家與社會評價的方式進行過程性與發展性評價。主要看學生在項目的過程表現。總結:主要是對項目實施過程中出現問題的反思。
參考文獻
[1] 楊艷石,趙仕奇.藝術設計專業課程制和項目化制一體化教學模式構建[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12.06.
[2] 曾賽軍.以專業項目為導向的藝術設計工作室教學模式探討[J].藝術教育,2012.
[3] 錢原平.藝術設計專業“工作室制教學模式探討”[J].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學報,2011.09.
作者簡介
令狐紅英,貴州師范學院傳媒與設計學院,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數據庫技術與軟件工程
楊輝,貴州師范學院傳媒與設計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