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譽婷
摘 要:《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指出,高等學校的各級黨團和學生會組織“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學生干部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試圖通過分析目前高校學生的特點以及高校在學生干部培養中存在的問題,探索高校學生干部培養的有效模式。
關鍵詞:高校;學生干部;培養
清華大學副校長袁駟在接受新華網的采訪時,曾用 “牽羊”與“趕羊”的比喻很好地描述了學生干部在學生群體中的重要引導作用。那么一名優秀的的學生干部,究竟要具備哪些素質,又該如何培養這些素質呢?
1 優秀的學生干部應具備的素質
1.1 思想政治素質
思想政治素質是學生干部應具備的最基本的素質[1],其主要包括政治理論知識、政治心理、政治價值觀等。學生干部是實現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三自”功能的核心力量[2],其思想政治素質的高低,對于推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作用。
1.2 道德品質素質
高校是開展道德教育的重要基地,學生干部作為學生中的模范,在自我道德修養方面也應走在前列。高校學生干部應具備的道德品質包括多個方面:愛崗敬業、團結協作及誠信友善等。只有具備了道德素養的學生干部,才能更好地領導帶頭。
1.3 專業文化素質
學生干部第一身份是“學生”,學好專業知識,提高文化素養是本職。學生干部在處理學生工作的同時,應端正學習態度,樹立學習目標,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爭取成為學習方面的“領頭羊”。
1.4 心理健康素質
心理素質是衡量學生干部合格與否的重要指標之一。由于社會、家庭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心理脆弱、思想包袱重是當代學生中較為普遍的問題 。學生干部同時肩負了學習與工作的雙重壓力,遇到問題輕則暫時影響心情及正常的學習生活,重則意志消沉,喪失信心,抱怨體制。
1.5 業務素質
業務素質即工作能力。工作能力是通過各方面來展現的,包括組織協調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同時適當的工作方法也能讓學生工作事半功倍,張馳有度。
2 當前高校學生干部培養存在的問題
2.1 培養制度有待完善
1.選拔制度。為處理新生入學期間的諸多事宜,學生干部的選拔往往放在開學初,且這批學生干部將成長日后干部隊伍中的中堅力量。這帶來了兩個問題:一是時間太短,不足以從多方面考察學生的綜合能力;二是不夠民主,學生未經過其他同學的檢驗。
2.培養制度。目前對學生干部“重使用 輕培養”的現象在各高校中較為普遍[3]。學生干部對于工作方法、工作技巧的獲得,大多來自處理事務時的自我摸索與自我總結。這種分散式、不成系統的培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學生干部各方面能力提高不顯著,工作的積極性易受到打擊。
3.考核制度。考核制度是對學生干部進行激勵與監督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提高其工作積極性,提升隊伍的整體素質具有重要作用。由于主客觀條件的影響,當前高校的學生干部考核機制存在流于形式等問題,問題得不到及時的總結與反饋,學生干部流動基本停滯。
2.2 干部素質有待加強
1.缺乏全局意識。受閱歷與年齡的限制,學生干部的思維方式與思考角度帶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工作的過程中容易從學生角度,或是從個人角度出發,考慮暫時的得失利益,缺乏全局意識,忽略團隊合作與共贏。
2.缺乏服務意識。受大環境影響,部分學生競選學干的初衷不是服務同學、鍛煉自身,而是希望在獎學金評定、推優入黨等方面獲取便利。這部分學生在實際工作中一旦遇到挫折,自身利益受到損害,則會消極怠工,從而影響各個學生干部團隊的建設與發展。
3 培養學生干部的舉措與措施
3.1 完善學生干部培養機制。整合資源,從選拔聘任、培訓培養、激勵考核等各個方面全面完善學生干部培養機制
1.全角度多方位考察選拔學生干部。在選拔方法上,避免單一的“任命制”,根據不同崗位的需要,采取自薦、考察、談話、民主推舉等一種或多種方法相結合的方式,適當延長考察期,選出德才兼備,受同學擁護的學生干部。
2.選拔是基礎,培養最關鍵。對不同層次、不同崗位的學生干部采取不同的培養方式。減少“一言堂”式的講座培訓,多采取分部門的針對性培訓。另外,可通過素質拓展、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趣味性較強的方式加強團隊協作能力,培養團隊合作精神。
3.不定時考核與定期考核相結合、縱向考核與橫向考核相結合。在傳統的老師考核、部門考核基礎上,加入同學測評的環節,多方面考察學生干部的工作能力、專業學習、身心健康等綜合素質。對于考核成績突出的干部,應予以公開表揚,并給予一定程度的獎勵,以保持其積極性。
3.2 提高學生干部的個人素養,全方位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質、道德品質素質、專業文化素質、心理健康素質以及業務素質
1.思想政治素質。在干部的選拔中,優先考慮學生黨員,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對于在政治立場、價值取向等各方面表現優秀的學生干部,給予優先入黨等鼓勵措施,形成良性循環。
2.道德品質素質。著力培養學生干部的全局意識與服務意識,通過社會實踐、志愿者活動等培養其奉獻精神。引導廣大學生干部把握自身定位,剔除“官僚主義”的錯誤思想,引導其切實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學習工作的方方面面。
3.專業文化素質。加強對于學生干部學習能力的培養。在培訓過程當中,引導學生干部平衡學習與工作,掌握工作方法與技巧,不可偏廢其一。
4.心理健康素質。在日常學習工作中,改變“重使用 輕培養”的管理模式,給予學生干部應充分的人關懷。在工作中不吝嗇表揚,不忌諱批評,在生活中及時了解其所想所需,給予及時的幫助與關心。
5.專業素質。專業素質即工作能力與工作方法,對其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工作開展前給予方向性的指導,開展時給予充分的信任與支持,結束后及時幫助其總結得失。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與教育切實加強學干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決策能力等,促進其全面發展。
4 結語
高校學生干部占據了學生總人數的三分之一,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及自我管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我們應及時分析時代特征及學生特點,探索高校學生干部培養的有效模式,積極打造一支德才兼備的學生干部隊伍,為社會主義培養出更多的“四有”接班人。
參考文獻
[1]瞿彥劍,張清政.談新形勢下高校學生干部的培養工作[J]. 懷化學院學報,2008,27(10);
[2]沈雯婷.高校學生干部培養淺析[J].人才資源開發,2015,7
[3]謝秀俤.高校學生干部培養的理性思考[J].嘉興學院學報,2010,22(1);
[4]郝鵬飛.目標激勵措施在高校學生干部培養中的運用[J].新西部,2015,20
[5]畢奎奎. 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學生干部培養模式探析[J].淄博師專學報,2011,4
[6]汲廣運. 談高校學生干部的選拔、培養和使用[J]. 教書育人,2001,11
[7]陳家慶,李元卿,冼凱棠,鄭大睿高校學生干部培養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培養途徑淺探[J].高教高職研究,2009,3
[8]扈瑜.學生干部培養、培訓的模式探究[J].中國成人教育,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