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我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跨境犯罪研究述評*

2017-01-24 05:51:17葉瓊元胡明磊
浙江警察學院學報 2017年5期
關鍵詞:研究

□葉瓊元,王 強,胡明磊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河北 廊坊 065000)

我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跨境犯罪研究述評*

□葉瓊元,王 強,胡明磊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河北 廊坊 065000)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關于我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跨境犯罪的研究成果總體豐碩,但有待實現突破性進展。我國學術界對有關跨境犯罪概念的界定、犯罪原因的分析,以及與之相關的法治交流、警務合作、刑事司法互助等問題的討論,反映出我國關于大陸及港澳臺地區跨境犯罪研究的動態及前沿。

我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跨境犯罪;警務合作

2001年,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無論對港澳臺地區還是大陸地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但是,我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經貿關系不斷發展,資本跨境流動和人員往來日益頻繁,由此衍生的跨境犯罪愈發活躍。

就我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跨境犯罪的研究而言,其本身就具有多樣性和交叉性,一方面相關研究包括不同跨境犯罪類型所涉及的相關領域,另一方面,隨著跨境犯罪愈發呈現智能化等特點,基于相關研究而采取的警務合作模式在不斷完善和融合。通過研究,可以更好地明確犯罪的基本架構,從而推動我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跨境犯罪的警務合作進一步發展。

為了研究當前我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跨境犯罪的基本情況,以及開展相關警務合作所存在的主要問題,本文主要以我國大陸學者研究成果為主,港澳臺學者研究成果為輔,具體梳理相關著作、學術期刊、碩博論文以及相關會議文章等,就二十多年來關于我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跨境犯罪的研究現狀、存在的爭議性問題以及研究不足等進行綜合探討,大致把握我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跨境犯罪的研究動態及前沿。

一、我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跨境犯罪研究的具體議題

(一)我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跨境犯罪的原因。

1.地緣條件因素。劉鵬(2006)、周楚基(2006)等學者分別在學術會議和論文中指出,我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跨境犯罪活躍的重要原因是港澳臺的地理條件。就香港而言,香港海岸線彎曲且漫長,包括香港島、九龍、新界三部分的港灣和島嶼較多,便于犯罪分子通過水路自由出入,為其進行犯罪活動提供了天然的地理優勢。[1]

鑒于此,不難理解,地緣條件因素對我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跨境犯罪的分布及具體類型有直接的影響。與此同時,具備一定條件的地理環境還具有強化犯罪動機、犯罪意志的作用,如接近邊界線的便于隱藏、逃竄的地點,人煙較少、不易監控的地點等都具有這種作用。

2.法律政策因素。丘志馨(2007)[2]、蔣麗華(2015)、楊令一(2015)[3]等學者強調,我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跨境犯罪的因素包括法律政策方面。因為就法律屬性而言,香港法律制度屬于英國式的普通法法系,澳門屬于大陸法系,而內地法律制度則屬于社會主義法系。李娜(2002)在其論文中指出:“各自不同的法傳統致使在罪名劃分、犯罪構成、刑事責任,刑種、量刑,以及司法管轄權[4]、證據的采用與確認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差異甚至沖突?!盵5]例如,香港目前已經廢除了死刑,而內地刑法規定的最高刑仍為死刑。很顯然,香港刑法對部分犯罪的處理較內地為輕,這就有可能吸引犯罪分子作案后逃逸至香港規避懲罰,從而構成一種形式上的跨境犯罪。

3.社會經濟因素。何金鵬(2008)、陳敏姬(2008)等學者認為,經濟全球化與區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對跨境犯罪的犯罪形態、犯罪數量、犯罪分布都產生了潛在、持久和深遠的影響。[6]跨境犯罪既不再是具有相同政治、經濟、歷史、文化背景的國家所特有,也不再限于相鄰國家之間。20世紀80年代末,海峽兩岸開放了有條件的探親政策,一定程度上恢復了正常的人員往來。但鑒于臺灣經濟發展水平比大陸高,當時大陸人偷渡臺灣務工的現象就比較嚴重。其中,還以大陸女子赴臺賣淫活動尤為典型。進入21世紀后,大陸經濟蓬勃發展,以臺灣人為首的電信詐騙犯罪興起且愈發猖獗。

4.社會文化因素。張保平教授(1998)指出:“粵港澳的犯罪分子在實施跨境犯罪(尤其是集團化跨境犯罪)的過程中,中國社會傳統的幫會亞文化起了凝聚作用。從歷史淵源來看,這種有組織犯罪來源于處于社會底層的流氓組織和封建幫會教門組織?!盵7]可見,一些厚重的歷史文化也為某些跨境犯罪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適宜的社會土壤和社會心理基礎。

5.社會管理因素。付曉(2017)[8]、張飛虎(2014)[9]等學者從警務合作的角度出發展開研究,認為由于部分合作雙方沒有形成制度化、常態化的合作體系,無法從根本上抑制跨境犯罪的滋長。以海峽兩岸的電信詐騙犯罪為例,因為當前兩岸的司法合作協議仍不健全,導致雙方在打擊電信詐騙犯罪合作時,在調查取證、定罪量刑以及人員遣返等環節上還存在許多工作難點,故而進一步增強了犯罪分子實施電信詐騙的犯罪心理。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導致跨境犯罪上升的原因主要包括法律因素、地理因素、政策因素、經濟因素、文化因素和社會管理因素,在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下,我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的跨境犯罪問題日漸凸現。

(二)我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跨境犯罪警務合作的基本情況。張秋波(2015)[10]、徐長華(2016)[11]、張飛虎(2013)[12]、唐蕙敏(2009)[13]、薛少林(2010)[14]等學者都對我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跨境犯罪警務合作做了相關探討,主要包括對《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以下簡稱《南京協議》)《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及相關機制,如個案協查合作制度、直接聯絡機制等的研究。學者劉南男(2011)在其著作《臺灣地區偵查制度研究》中系統描述了臺灣地區的偵查主體、偵查措施、偵查管理及兩岸偵查合作的內容。[15]

近年來,我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跨境犯罪的警務合作機制建設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且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效果明顯,但是,相關司法合作協議保障方面還有很大的完善空間,合作協議本身多停留在框架層面,配套法律文件的規則制定也需進一步明確、細化。

(三)我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跨境犯罪警務合作的困境。我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跨境犯罪警務合作的困境主要包括刑事司法協議層面、警務合作操作層面、適用實體法及程序法層面等,這在一定程度上給警方帶來挑戰。

1.刑事司法協助的協議層面。何晶(2015)、陳錦(2015)認為刑事司法互助協議的法律屬性不明;[16]包涵(2015)、黃鶴婷(2015)等認為刑事司法協助一般包括引渡,情報交換,訊問嫌疑人,搜索、扣押、轉交證據及文書,外國判決的承認與執行等,但是兩岸的刑事司法協助項目有所欠缺。[17]學者們也在兩岸刑事司法協助的定位問題上展開討論,有的認為“一國兩制”能否成為兩岸刑事司法協助的重要原則的問題是“政治定位”造成的。

2.警務合作的操作層面。付曉(2015)等認為警務合作易受外交關系變化、法律制度差異等因素的影響而產生障礙。陳鈺(2015)等認為在偵查協作過程中存在效率低、利用資源能力差、缺乏監督能力、物質保障不夠等問題。[18]何晶(2015)、陳錦(2015)、薛少林(2010)、徐長華(2016)等學者認為兩岸警方仍未完全建立官方直接聯系渠道,并展開相關探討,指出兩岸警方缺乏情報共享機制、案件材料移交后續處理問題、跨境取證效率低、各部門和各警種協作機制亟待完善等。徐鵬(2012)指出,“司法協助中調查取證、移交犯罪嫌疑人、執行強制措施和贓款贓物的追繳等制度方面不合理”,[19]跨境警務合作的程序過于繁瑣,嚴密管控措施亟待細化,人員培訓和技術合作不足,這些都會造成警務合作的整體性存在一定的瑕疵。[20]

3.我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實體法上的差異。徐長華(2016)、何金鵬(2008)、陳敏姬(2008)、孫運利(2010)等學者認為,實體法上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實體法的應用原則、犯罪構成、罪名差異、量刑幅度等,從而對案件的管轄、偵查、起訴等環節產生一定的障礙。陳茂華(2012)、吳劍(2014)為代表的一些學者提出,“罪與非罪”問題主要包括:同質異罪的問題,即同一個行為在我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的法律中罪名不同,因而導致在適用過程中的不同;同罪異罰的問題,即同一個罪名在我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涉及的處罰不同,導致跨境犯罪分子不同程度地逃避責任,造成司法互助中在管轄與合作、法的適用等方面出現問題。[21]

4.我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程序法層面的差異。文宏引(2014)、唐紅寧(2010)、徐長華(2014)、劉禪秀(2015)[22]等學者認為,“管轄權沖突”“證據采信”“警檢職能及關系”“追訴時效期間和計算方式”等差異給兩岸司法協助實務帶來困擾。張博(2014)、青剛(2014)、奕彤(2014)等學者還認為,我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的訴訟模式、裁判互認訴訟、舉證責任承擔、司法判決、暫緩起訴等存在差異。[23]許福生(2015)認為,我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法域中法律選擇適用上的差異會造成落差,如法律上因牽涉雙方法令規章的差異會產生認知上的落差,降低合作的誘因性,導致“管轄權的缺口”“參與性的缺口”“誘因性的缺口”以及“功能性的缺口”。[24]

(四)完善我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跨境犯罪警務合作的路徑。

1.完善法律防控體系,開辟司法新途徑。在刑事訴訟法律制度方面的研究中,許多學者提出了在司法途徑上的創新。有學者認為,在認真貫徹落實《南京協議》的同時,可以有效借鑒臺灣地區的有益經驗,制定《區際沖突法》,在加強共同打擊犯罪的合作層面,可以開展提高境外取證能力、關于犯罪事實的證明標準及司法協助工作等方面的合作。也有觀點認為,應減少兩岸刑事實體法差異的負面影響,在“合作范圍”去罪名化、商定管轄條款以及自由裁量下的刑罰措施等方面提升合作打擊跨境犯罪之成效,主要表現在:對法律上關于犯罪做罪名性的理解可以轉變成行為性的解釋,即更傾向于主張做行為方面的解釋;在法律適用方面,更傾向于對犯罪的屬地與屬人原則進行分析和評斷;在司法管轄方面,認為各地的司法人員要充分考慮對方的法律對案件的處置,經過自由裁量而更加趨近。也有觀點認為,在刑事訴訟法層面完善境外證據證明力及跨境詐騙犯罪等證明標準,正確處理好相關刑事責任與民事責任,主要表現在追贓等刑事判決中帶有民事判決的層面上實現司法控制。

2.構建我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跨境犯罪的警務合作機制。有學者針對犯罪組織的威脅進行評估,認為要注重情報主導警務,構建測量跨境有組織犯罪威脅程度的評估一體化模型。有觀點強調:構建跨境直接聯系制度,加強跨境犯罪的信息情報收集;構建跨境追逃協助制度,這一制度主要針對犯罪團伙意圖逃避跨境法律的制裁;構建涉案財產追繳協助制度,隨著跨境犯罪涉及經濟利益的案件越來越多,但解決的效果都不佳,因此需要在此方面加強協商與合作;構建跨境犯罪的“控制下交付”制度,完善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如監聽、搜查的合法性、非法證據排除等;構建定期互訪交流制度,爭取在互訪交流中增進感情和信息交流;加強警務合作的專業團隊建設,提高應對跨境有組織犯罪的專業水平;構建犯罪信息查詢共享機制等警務合作機制,切實有效打擊我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的跨境犯罪。也有觀點認為,要加強創新合作模式,如直接聯絡模式、國際組織模式、民間組織模式等。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完善我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跨境犯罪的路徑主要包括加強情報交流、加強偵查協作、加強人員交流、加強警務合作與法治建設等,并與時俱進,不斷創新。

二、我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跨境犯罪研究的熱點議題

二十多年來,在大量研究成果中存在一些熱點議題,本文就一些重要問題進行梳理和總結。

(一)我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跨境犯罪的概念界定。針對我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這一特殊地理位置,學者們對跨境犯罪的概念存有爭議。

針對跨境犯罪的定義,有學者認為可以將跨境犯罪分為兩類,一類是“實質的跨境犯罪”,另一類是“形式的跨境犯罪”。[25]也有學者將其定義為“廣義的跨境犯罪”與“狹義的跨境犯罪”。[26]廣義的跨境犯罪是指犯罪的主體或行為事實帶有跨境因素,即犯罪主體、行為、客體、結果等方面有一項跨越邊境;后者是指犯罪在實質上看不具有跨境因素,但犯罪人實施犯罪之后逃到另一個法域的情況。時延安(2005)等學者指出,應將“不具有跨法域性”之行為從跨境犯罪中排除出去,即主張否認“人之跨境”為“跨境犯罪”。這種見解有嚴格的法理依據,但顯然并不合乎《南京協議》的相關規定。例如,內地的一些經濟犯作案后通過合法或非法的途徑逃到港澳臺地區規避內地的法律制裁;在港澳臺地區犯罪的黑社會成員為逃避打擊潛入內地隱藏的情況,就屬于形式上的跨境犯罪,其犯罪行為與結果都不具有跨境性,只是在進行追訴活動時需要通過跨境司法合作才能抓捕犯罪嫌疑人。

針對跨境犯罪中“境”的理解,學者們總體主張跨境犯罪中的“境”應包括國境與邊境。有學者認為存在“廣義的跨境犯罪”和“狹義的跨境犯罪”。前者是指跨大陸與港澳臺的犯罪,后者主要是指跨國犯罪,即犯罪行為或結果跨越了不同國家形式管轄權的行為。同時,需要指出的是,人類社會已進入信息時代,地理意義上的“境”“國”的界限早已被沖破,除了地域界限的犯罪,還有非地域界限的犯罪,比如跨境網絡犯罪。

(二)我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跨境犯罪中刑事管轄的異議。內地、澳門、臺灣的刑事法律都確立了“屬地管轄”為主,“屬人管轄”“保護管轄”為輔的管轄原則,香港則按普通法的規定,采取較嚴格的屬地原則。對有些跨境犯罪案件,許多學者都認為我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根據各自不同管轄原則,如何解決管轄權是個爭議點。學者的觀點大致可分成三類。

1.“屬地管轄”為主。趙秉志(2012)、張秋波(2015)[27]就跨境犯罪管轄權問題建議,在刑事管轄權方面,以“屬地管轄”原則為主,且以主要犯罪行為實施地和主要犯罪結果發生地為主。高銘暄(2010)、徐宏(2010)就不同法域中同時對跨境犯罪行為主張管轄權問題,提出了“主要行為地優先并綜合采用協商管轄”的原則。但是,不少學界從“犯罪行為地與結果分屬兩地”“犯罪主要實行地和犯罪次要實行行為地分屬兩地”“犯罪預備地域犯罪實行地分屬兩地”“數罪分屬兩地”等情況進行了探討。

2.“實際控制與協商管轄”的原則。吳劍(2012)[28]認為協商解決管轄沖突,可按“先行受理或掌握證據者優先”的原則,采取移送管轄、合并審理等具體措施,以屬地為主、屬人為輔,合理界定刑案管轄歸屬。高銘暄(2010)等學者提出可以“法益受損嚴重方管轄”為補充,[29]陳暉(2006)認為應采用“實際控制、先理為先”的原則處理。[30]兩個緊密相關的犯罪在不同的法域同時主張管轄時,有學者認為應按“重罪優先”的原則管轄,并出現了另一個更新的“域外管轄權”概念。

3.“有利于打擊犯罪、維護三地社會秩序”的原則。周娟(2016)[31]、徐鵬(2014)[32]認為,具體的選擇方法應當是有助于查清犯罪事實,客觀、及時和充分地獲取證據的審判地最為恰當。

另外,還有其他相關具體案件具體分析的觀點,例如,趙秉志(2010)就高官腐敗犯罪案件提出要屬人管轄,根據受追訴主體的特殊身份來確定管轄法院;[33]陳暉(2007)[34]認為先依照刑事法律確定刑事管轄權,后確定具體的刑事管轄法院等。也有論者指出,刑事訴訟轉移是一種新形式的刑事司法協助活動,例如,張堅(2016)[35]就“被判刑人移管制度”提出管轄權保留在判刑方;趙秉志(2014)[36]認為刑事訴訟轉移在內涵上包括刑事管轄權沖突的解決與對刑事案件的實際管轄(進行刑事追訴)兩個方面。

(三)我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跨境犯罪認定中的“雙重犯罪”原則。對于作為國際刑事司法協助基本原則的“雙重犯罪”原則能否適用于兩岸區際刑事司法協助的問題,兩岸學者及實務界對此有不同的看法。近幾年,一些國際條約也出現了弱化甚至取消該項原則的趨勢,如2008年的《歐洲被判刑人移管框架決定》對很大一部分犯罪行為不再要求在判刑國和執行國都構成犯罪。就內地學者而言,大多數學者支持該原則,如郭建安(2014)[37]、張堅(2016)、趙秉志(2014)、何勤華(2015)、李守進(2015)[38]、高銘暄(2010)、黃京平(2006)、孫運利(2010)等學者認為區際間被判刑人移管制度應適用該原則,因為這符合罪行法定原則,同時還有利于簡化對移交之罪的立法與審查標準。也有學者反對在兩岸間適用雙重犯罪原則,理由有兩點:一是認為由于兩岸刑事法律制度存在差異,適用該原則不利于打擊犯罪,不利于維護兩岸社會的和諧安寧;二是認為雙重犯罪原則,不具有宣示國家主權的屬性,不應夸大其實際價值,借以將各法域在國家中的政治法律地位等同于國家的地位。例如,黃曉亮等(2011)學者認為,對于跨境洗錢犯罪案件可以實行“有限的雙重犯罪”原則,[39]但林安民(2014)[40]等學者認為不如擴大雙方對洗錢罪的共識,這樣才有利于共同預防與打擊洗錢犯罪。

筆者認為,堅持雙重犯罪原則還是必要的。在《南京協議》簽訂之后,雙方以列舉犯罪清單的方式簡單列舉了一些雙方同意著重打擊的犯罪,這也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雙方堅持雙重犯罪的意愿。但是,從有效打擊犯罪的角度來看,可以建立有例外的“雙重犯罪”原則。

三、我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跨境犯罪研究的評價

(一)我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跨境犯罪研究的發展。我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跨境犯罪的演變及相關研究階段。張保平在《中國跨境犯罪概論》(2013)一書中指出,新中國成立后跨境犯罪的演變大致分為三個階段:“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初期”“改革開放后到20世紀90年代末”和“進入新世紀以來”。[41]

“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初期”階段涉及到的我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跨境犯罪主要是走私案件,尤其在20世紀80年代初,港澳走私船只由廣州北移福建海面,并很快蔓延。但是,康樹華教授(2011)[42]指出,跨境犯罪學的研究最初主要是譯介國外的犯罪學論著。

“改革開放后到20世紀90年代末”階段的跨境犯罪呈現數量上升、類型增加、分布擴大、犯罪形式向有組織性發展的特點。其中,香港、臺灣的黑社會犯罪問題伴隨著經濟特區的建設以及兩岸關系的緩和,自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就開始為學界關注。與此同時,不乏還有其他多種類型的跨境犯罪,如走私、組織偷渡、跨境販毒、跨境詐騙、綁架等。蔡墩銘《論兩岸刑事司法互助》(1992)、柯葛壯《論兩岸刑事司法協助》(1995)、趙永琛《涉外警務概論》(1997)等為代表對我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跨境犯罪案件中的司法協助進行了初步探索。

但是,我國學術界關于大陸及港澳臺地區跨境犯罪的研究真正展開是“進入新世紀以來”的階段。在這一階段,跨境犯罪手段更加多樣化、組織性和智能化的犯罪形式突出,對此我國學術界關注度高,且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景象。其中,馬進保編纂的《跨境犯罪研究》(2002)、時延安《中國區際刑事管轄權沖突及其解決研究》(2005)、趙秉志《中國區際刑事司法協助新探》(2010)為代表的法學學者紛紛投入這方面的研究,后更多領域的學者如張保平(2013)、王大為(2011)、周娟(2016)、黃曉亮(2011)等,以我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為視角分別從跨境犯罪的理論層面、原因分析、合作打擊犯罪的途徑等多角度進行闡述,研究成果頗豐,但仍有待實現突破性進展。

(二)我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跨境犯罪研究的特點。

首先,研究的學科領域不斷擴大。僅從以“區際跨境犯罪”“海峽兩岸犯罪”為關鍵詞發表的論文在各個學科領域的分布來看,從公安、刑法、訴訟法與司法制度等學科,逐漸擴展至中國政治與國際政治、貿易經濟、信息經濟與郵政經濟、計算機等學科領域。當然,相關研究涉及的學科領域擴大的同時,仍呈現相對集中態勢,多數仍在法學、司法制度、警務合作等層面。

其次,研究的犯罪領域不斷擴大。截止2017年4月,利用中國知網數據,輸入“跨境犯罪”進行全文模糊搜索,檢索到文獻1042篇,利用該詞條進行主題精確搜索與“我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相關的有效期刊文獻有254篇。針對這254篇文獻,運用citespace軟件通過設置相關內容,可以看出關鍵詞主要集中在“海峽兩岸”“警務合作”“刑事管轄”等方面,研究的犯罪領域從“跨境洗錢犯罪”“黑社會犯罪”“毒品犯罪”等逐漸集中至“經濟犯罪”“電信詐騙”“有組織犯罪”等。

以上情況還表明:關于我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跨境犯罪的研究已經擴展到眾多學術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法學、經濟學、政治學和電子信息學等方面;研究內容有所側重,研究我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跨境犯罪對策的較多,注重多學科、多角度、多層次地研究“刑事司法互助”“警務合作”等;研究存在一定滯后性,如對于我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涉及恐怖主義的跨境犯罪如何實現各個層面上的警務合作的研究明顯跟不上反恐形勢的發展,亟待加強。

(三)研究的發展方向。在學者們的共同努力下,關于我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跨境犯罪的研究取得累累碩果,但仍需不斷努力。

1.學科融合研究有待深化。研究跨境犯罪理論軌跡方面的文獻很少,且跨境犯罪研究的理論建設需要多門學科融合。目前來看,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法學層面,而其他一些學科參與的研究總體顯薄弱,有待進一步加強,并且需要多學科相互協調。例如,少有學者對兩岸遣返制度進行系統地分析梳理,對于人員遣返實務中遭遇的具體問題也很少論及,研究大都停留在對理論困境與爭議的探討上。

2.跨境犯罪的社會、文化和心理因素研究有待重視。近年來,研究洗錢[43]、販毒[44]、有組織犯罪[45]等跨境犯罪具體類型及對策措施的文獻為數不少,但真正深入剖析其社會、文化和心理因素的文獻較少。

3.結合國外經驗,開展理念創新方面有待加強。要根據我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的特殊情況,同時借鑒國外經驗,創新完善區際刑事司法協助協議,更好地服務于我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聯合執法和警務合作。

四、結語

本文主要以我國大陸學者的研究成果為主,港澳臺學者的研究成果為輔進行文獻梳理,對當前我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跨境犯罪的研究現狀和未來趨勢進行了初步探討,總結并提煉了關于當前我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跨境犯罪研究存在的主要爭議和前沿動態。當然,本文在文本選擇上可能有所欠缺,對研究中所存在的爭議問題梳理得也不夠全面,主要對我國大陸及港澳臺地區跨境犯罪整體現狀和開展的警務合作等相關內容有所側重。因此,在未來的研究中,筆者將繼續針對有關不足作更深入探討和完善。

[1]周楚基.內地與香港跨境犯罪打擊策略[N].人民公安報,2006-8-22(7).

[2]丘志馨.跨境毒品犯罪區際刑事警務合作研究[J].政法學刊,2007(2).

[3]蔣麗華,楊令一.跨境毒品犯罪打擊對策初探——以兩岸四地的區際刑事司法合作為視角[J].山東警察學院學報,2015(1).

[4]馬進保,易志華.我國現階段的跨境犯罪及其防治對策[J].河北法學,2001(2).

[5]李娜.跨境犯罪原因淺析[J].江西公安專科學校學報.2002(4).

[6]何金鵬,陳敏姬.論跨境經濟犯罪的原因及其控制策略[J].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

[7]張保平.我國有組織犯罪的形態演變與前瞻[J].青少年犯罪研究,1998(5-6).

[8]付曉.電信詐騙的偵破瓶頸、歸責與對策問題探討[J].法治與社會,2017(3).

[9]張飛虎.跨境犯罪背景下的警務合作機制探析[J].新疆警官高等??茖W校學報,2014(4).

[10]張秋波.打擊跨境有組織犯罪區際警務合作制度研究[J].山東警察學院學報,2015(3).

[11]徐長華.“兩岸四地”跨境經濟犯罪打擊對策研究[J].上海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公安理論與實踐),2016(2).

[12]張飛虎.跨國(境)犯罪背景下的警務合作機制淺探——以“兩岸四地”為研究界面[J].甘肅警察職業學院學報,2013(4).

[13]唐蕙敏.海峽兩岸跨境犯罪問題初探[J].臺灣研究,2009(5).

[14]薛少林.海峽兩岸跨境毒品犯罪的刑事司法協助問題[J].比較法研究,2010(3).

[15]劉南男.臺灣地區偵查制度研究[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1:3.

[16]何晶,陳錦.海峽兩岸刑事司法互助新探——以電信作騙犯罪為例[J].海峽法學,2015(1).

[17]包涵,黃鶴婷.海峽兩岸打擊跨境毒品犯罪司法協助中的困境與展望[J].北京政法職業學院學報,2015(1).

[18]陳鈺.論中國內地與港澳特區的偵查協作[J].法制與社會,2015(26).

[19]徐鵬.打擊跨境經濟犯罪警務合作制度建設與完善[J].江西警察學院學報,2012(2).

[20]同[2].

[21]陳茂華.兩岸刑事實體法差異對合作打擊跨境犯罪之影響及對策[J].福建警察學院學報,2012(1).

[22]劉禪秀.兩岸跨境毒品犯罪司法互助問題探微——從D市檢察機關涉臺毒品案件辦理情況展開[J].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15(2).

[23]張博,藺青剛,劉奕彤.兩岸四地共同打擊跨境犯罪的刑事法律適用沖突及區際刑事司法合作應對思維的辨識[J].法制博覽,2014(9).

[24]許福生.論兩岸共同打擊跨境洗錢犯罪與司法互助協議問題[J].海峽法學,2014(3).

[25]楊方泉.論內地與港澳臺跨境犯罪二分法及其意義[J].政法學刊,1997(4).

[26]李文麗.跨境犯罪問題初探[J].當代港澳,2006(Z1).

[27]同[10].

[28]吳劍.ECFA實施背景下海峽兩岸打擊跨境經濟犯罪警務合作機制的創新[J].公安研究,2012(4).

[29]高銘暄,徐宏.海峽兩岸互涉犯罪管轄協調問題探討[J].中國刑事法雜志,2010(1).

[30]陳暉.內地與港澳跨境洗錢犯罪的刑事司法協助問題[J].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06(5).

[31]周娟.兩岸打擊跨境洗錢犯罪的刑事司法互助[J].凈月學刊,2016(4).

[32]徐鵬.內地與港澳打擊跨境網絡犯罪警務合作研究[J].福建警察學院學報,2014(1).

[33]趙秉志,黃曉亮.論內地與香港特區間刑事訴訟轉移制度的構建[J]現代法學,2010(3).

[34]陳暉.跨境犯罪中死刑問題研究[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7(2).

[35]張堅.海峽兩岸被判刑人移管制度的構建與完善[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4).

[36]趙秉志.海峽兩岸跨境經濟犯罪防治問題研究[J].南都學壇,2014(1).

[37]郭建安.大陸地區被判刑人移管制度與海峽兩岸被判刑人移管問題研究[J].中國司法,2014(1).

[38]何勤華,李守進.海峽兩岸罪犯移管制度探索[J].江海學刊,2015(1).

[39]黃曉亮,馬璽鎮.海峽兩岸反洗錢刑事司法協助問題研究[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5).

[40]林安民.兩岸打擊跨境洗錢犯罪之合作困境[J].上海金融,2014(6).

[41]張保平.中國跨境犯罪概論[G].廊坊: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校內教材,2013:10-12.

[42]康樹華.新中國犯罪學研究形成與發展[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1.

[43]王仲興.大陸和港澳臺跨境犯罪的基本特征[J].政法學刊,1994(4).

[44]同[9].

[45]靳高風.跨境有組織犯罪及其特征分析[A].首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警學研討會”論文集[C].中國警察協會,2006:99-108.

D917

A

1674-3040(2017)05-0083-06

2017-05-10

葉瓊元,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2016級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邊防管理;王強,該學院邊防系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邊防檢查;胡明磊,該學院2016級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軍隊指揮學。

*本文系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一般項目“國家治理現代化背景下的出入境管理政策評估體系構建研究”(項目編號:SKJJPY201603)的階段性成果。

林 弈)

○警察教育訓練

主持人:郭建華

猜你喜歡
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2020年國內翻譯研究述評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關于遼朝“一國兩制”研究的回顧與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基于聲、光、磁、觸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電子制作(2018年11期)2018-08-04 03:26:04
新版C-NCAP側面碰撞假人損傷研究
關于反傾銷會計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層脫落的攻關研究
電子制作(2017年23期)2017-02-02 07:17:19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超碰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综合678|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AAA| 91黄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看黄片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a级毛片免费看| 国产一级片网址| 激情爆乳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视频'| 国产亚洲视频免费播放| 色综合热无码热国产| 免费高清a毛片|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四虎精品国产AV二区| 欧美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午夜在线播放| 亚洲天堂首页| 99在线国产| 青草国产在线视频| 国产在线观看第二页| 精久久久久无码区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激情在线| 成人永久免费A∨一级在线播放|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不卡 | 欧美a√在线| 日韩欧美国产中文| 国产产在线精品亚洲aavv| 四虎影视库国产精品一区| 久操中文在线|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视|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视频| 熟妇丰满人妻| 欧美 亚洲 日韩 国产| 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在线| 91原创视频在线| 亚洲成综合人影院在院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不卡在线| 欧美一区福利|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中文bt天堂| 婷婷综合在线观看丁香| 欧美日韩专区| 欧美啪啪一区| 欧美午夜视频| 欧美日韩在线第一页| 午夜精品福利影院|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香蕉|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8| 久久国产精品娇妻素人| 亚洲欧美综合在线观看| 一本大道无码高清| 国产a在视频线精品视频下载| 亚洲系列无码专区偷窥无码| 成年片色大黄全免费网站久久| 亚洲色偷偷偷鲁综合| 免费中文字幕在在线不卡| 欧美国产日产一区二区| 亚洲天堂伊人| 少妇被粗大的猛烈进出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黄色片|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小说| 成人欧美在线观看| 日本一本在线视频| 国产白浆视频| 国产乱人免费视频|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色综合成人| 青草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2020| 欧美精品1区2区| 曰韩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黑色丝袜高跟国产在线91| 人妻出轨无码中文一区二区| 色噜噜中文网| 国产麻豆aⅴ精品无码| 超薄丝袜足j国产在线视频| 精品国产成人高清在线| 国产一级二级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av无码不卡免费| 欧美精品亚洲日韩a| 婷婷综合在线观看丁香| 国产资源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