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起樂
(蒼南縣公安局,浙江 蒼南 325800)
動態化、信息化條件下社會治安主動管控機制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以蒼南縣公安局“五查五比”管控機制建設為例
張起樂
(蒼南縣公安局,浙江 蒼南 325800)
蒼南縣公安局牢牢把握動態化、信息化條件下的社會治安特點,從縣情實際出發,建立面上巡查、治安檢查、定點清查、設卡盤查、發案倒查及比壓降案件、比信息采集、比抓獲現行、比隱患消除、比規范運作的“五查五比”社會治安主動管控機制,形成集情報研判、管控主題、信息采集、問題解決、督查評估于一體的運行模式,初具集成應用、信息主導、運轉高效、評估科學的特點。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完善“五查五比”主動管控機制的建設應堅持信息引領,堅持責任落地,堅持合作協作。
動態化;信息化;社會治安;管控機制;“五查五比”;蒼南縣公安局
圍繞創新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立健全更加注重源頭預防、綜合治理的社會治安治理模式,是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主要任務之一。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同志指示,要進一步強化問題導向,突出工作重點,銳意改革創新,深入推進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全面提升動態化、信息化條件下社會治安治理能力。公安部部長郭聲琨要求,要積極適應現代科技和大數據發展新形勢,加強頂層設計,加快推進信息資源的整合共享,讓海量的信息數據真正成為實現預防預警、精確防控的源頭活水,切實解決好信息壁壘、系統繁雜、共享不夠等突出問題,做到統籌規劃、統一標準、協調配套,努力打造以科技信息化為牽引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升級版。要緊緊圍繞提高人民群眾安全感,切實加強對關乎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人、地、物、網”等基礎要素管控,著力提高防范打擊違法犯罪水平。近年來,蒼南縣公安局根據中央和浙江省的部署要求,結合實際,大膽實踐,抓住動態化、信息化條件下的社會治安防控新特點、新要求,創造性地開展了以“面上巡查、治安檢查、定點清查、設卡盤查、發案倒查,比壓降案件、比信息采集、比抓獲現行、比隱患消除、比規范運作”為主要內容的“五查五比”社會治安主動管控機制建設,專門研制開發了“五查五比”工作信息平臺,實施“一周一研判一主題一行動一評判”工作模式,將“五查五比”社會治安主動管控機制建設與情報信息工作有機結合,做到精確研判、精確用警、精確管控,使社會治安防控嚴密程度進一步提高,社會治安隱患消除能力進一步提升。“五查五比”的基本做法、主要特點和有益經驗,不僅具有鮮明的蒼南縣域特點,而且有著一定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創新社會管理要求進一步明確提出,社會治安的改善,不僅需要嚴打嚴整的強硬措施,也需要嚴密、科學的防控體系。在警力及各類社會治安保障資源無法在短時期內快速增加的情況下,必須走內涵式、集約化及科學性的社會治安善治之路。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五查五比”主動管控機制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彌補打擊不足的重要舉措。打擊與防控是解決治安問題的基本手段,必須要堅持“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然而,在具體治安問題治理的實踐中,基層公安機關往往更多的是強調打擊整治,對社會治安防控工作往往重視不夠、投入不足,導致雖然破案數和打處數增加,但社會群眾并沒有相應地感受到安全和滿意,因為每一個案件的發生,意味著事實侵害已經產生,而且一些侵害結果已無法挽回。從現有社會治安發展態勢看,由于我國正處于經濟社會發展的轉型期,而且隨著改革進入攻堅期,社會利益格局調整幅度加大,社會治安領域出現諸多新情況、新問題、新特點。在基層各項警務資源保障無法全面到位的情況下,一味靠嚴打是不可能完全有效解決現階段的社會治安領域的各項問題,必須要建立起嚴密、科學、主動的治安防控體系,有效承接打擊滯后帶來的后遺癥及負面效應,主動破解打不勝打、越打越多的治安治理“悖論”。事實上,不發案、少發案是廣大群眾的更高期盼,應當成為當下公安工作的著力點。
(二)實現深度防控的重要途徑。在信息化條件下,社會的開放性、流動性逐步加大,犯罪的動態性也隨之增強,流竄作案、跨區作案、重復犯罪的問題越來越突出,給打擊工作增加了不少難度,也暴露出傳統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在信息瞬息萬變的情況下,如何確保社會治安防控工作做到防早、防小、防準是基層公安機關面臨的一大難題。這也就從現實斗爭的需要提出了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必須要置身于警務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打破傳統拼體力、拼時間的社會治安防控舊格局,改變被動、靜態式的防控模式,自覺將情報信息導入社會治安防控工作中,依靠信息的精確引導、手段的集成應用、模式的科學組合以及資源的集約使用,走出一條全新的、主動的社會治安深度防控新路子。
(三)創新主動管控的重要手段。創新社會管理絕不是空喊口號,而是需要實實在在的舉措。蒼南地處浙江最南端,常住人口全省最多,社情民意復雜,縣域經濟發展相對不平衡,既有市場經濟發達的平原,也有經濟落后的山區。人口呈現出流出與流入并存的狀態。社會整體處在轉型階段,集中表現出本地前科劣跡人員和外來高危人員作案占比高的治安新特點,社會治安問題的治理難度較大,同時,消防安全隱患多、社會治安亂點多、重點區域防控弱。雖然在基礎管控工作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收效不大,民警更是長期處于疲于應對、超負荷運轉狀態。為了主動應對量大面廣、錯綜復雜的社情治安新問題,有效解決前科劣跡人員、外來高危人員作案占比高和人戶一致率、人員管控率低的“兩高兩低”問題,蒼南縣公安局從實際出發,創造性地提出了“五查五比”社會治安主動管控機制,在信息化條件下,對社會治安管控實行集成化運作,有效解決被動防控問題。
“五查五比”主動管控機制的具體實踐,給蒼南縣公安局帶來巨大變化,不僅形成了科學用警、精確用警的機制,實現了統籌警務資源,也使蒼南的社會治安問題得到極大改善。
(一)內在邏輯關系。
1.面上巡查——外部擠壓。實施面上巡查是建立主動管控機制的基本支撐,也是實現街面、小區等外部擠壓的重要手段。蒼南縣公安局根據“五查五比”信息研判平臺研判結果,圍繞警情高發的重點部位、路段和時段,主動安排警力開展街面、小區治安大巡防行動,整合群防群治力量,發揮治安固定崗亭、流動崗亭的輻射帶動作用,開展夜間聯勤巡邏、社區村莊義務巡邏、街頭路面流動協防、場所部位治安守望等防范活動,全面提升巡查布警效力,延長有警時間,增加有警密度,提高街面見警率,增強群眾安全感。
2.治安檢查——內部消患。實施治安檢查是主動管控機制的深化延伸,也是消除重點場所內部安全隱患的重要手段。蒼南縣公安局根據“五查五比”信息研判平臺研判結果,圍繞易滋生違法犯罪的場所、行業開展治安檢查,著重核對人員及場所的基礎信息,采取相關內容,加強從業人員管理,落實整改措施,消除治安隱患。同時,加強對社區內部、重點單位、重要設施以及大型活動、人員密集場所的檢查力度,引導行業場所的自我管控、自我管理能力,尤其重視加強學校、幼兒園等重點單位和要害部位的值守力量,落實安全措施,提升技防水平。
3.定點清查——動態解決。實施定點清查是建立主動管控機制的主導內容,也是動態跟蹤解決治安問題的重要手段。蒼南縣公安局根據“五查五比”信息研判平臺研判結果,圍繞重點集中警力實施定點清剿,主動查處違法犯罪嫌疑人,取締無證無照窩點,處罰違規出租戶,做到什么治安問題突出,就定點清查什么治安問題;哪里治安問題突出,就定點清查哪里,特別是對攜帶可疑物品等外來人員,加大清查登記力度,實時采集信息上網比對,著力查獲現行、帶破案件。
4.設卡盤查——靜態查緝。實施設卡盤查是建立主動管控機制的重要補充,也是對現行犯罪靜態圍堵查緝的重要手段。蒼南縣公安局根據“五查五比”信息研判平臺研判結果和指揮中心的緊急警令,圍繞犯罪通道、主要道路,在省際卡點、縣際卡點和鎮際卡點建立嚴密的防護網絡,加強對疑人、疑車、疑物的設卡盤查,強化信息比對,提高發現率、查獲率。組織民警增設流動卡點,加強對可疑車輛及人員的夜間盤查力度,設卡盤查向多處延伸,注意發現查緝落腳藏身的犯罪高危人員,形成圍堵犯罪的聲勢,提高現行抓獲率。
5.發案倒查——責任落地。實施發案倒查是建立主動管控機制的基本保障,也是確保工作責任落地的重要手段。蒼南縣公安局圍繞發生的命案等惡性案件和治安問題的形成情況,對案前防控、被打擊處理的高危人員案前管控工作落實情況,組織紀委督察、指揮中心、情報信息及相關業務部門實施倒查。對作案人員可以采集信息而沒有采集的,對作案人員登記列管不及時以及對管制刀具、槍支收繳工作不力等原因導致惡性案件發生的,根據危害程度追究單位責任領導和責任民警的責任,以此倒逼主動管控機制的落實。
(二)核心運轉程序。
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是一個完整而嚴密的整體。在推動建設的過程中,需要重視和加強其內在完整運轉程序的建設,以使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更加嚴密完整、更加貼近實戰要求。
1.開展情報研判——行動的向導。信息是現代決策的核心和基礎,是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更加科學、嚴密的根本保障,也是基層公安機關采取主動管控行動措施的向導依據。為了形成覆蓋面廣、反應靈敏的信息來源,蒼南縣公安局依托現有信息平臺,建立局、所兩級研判機制,定期研判和重點研判相結合,加強警情分析比較,及時發布發案情況和規律特點,實現警力跟著警情走,引導一線單位和民警有重點、有目標地開展主動管控工作。一方面,定期發布警情走向,引導派出所等所隊有針對性地投放警力;另一方面,分析問題短板弱項,引導派出所超前采取措施彌補防控漏洞。
2.確立管控主題——行動的內容。社會治安管控體系建設必須要注重實戰,迎合實戰需要,做到有序、穩步推進,尤其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具體建設實踐中,需要確立行動的具體內容,即對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必須要有明確的內容,否則,管控工作就會處于盲目、無序的狀態,資源的投入就不會持久,管控工作的措施就難以延續。為了切實提升主動管控的敏銳度、精確度和實效性,蒼南縣公安局根據研判的結果,每周確定一個行動的主題,如“月租房整治”“高危人員信息采集”等,并根據行動主題的內容來確定用警的范圍、用警的數量,避免運動式、大呼隆式的行動挫傷廣大民警的管控積極性。
3.實施信息采集——行動的核心。社會治安主動管控體系建設的核心是將各類基礎信息有效搜集、利用起來,形成“信息搜集——信息研判——信息應用——信息解決——信息評估”的循環模式。在信息循環利用的模式體系中,關鍵是圍繞確定的工作主題,將重要的信息搜集起來,形成可資應用的情報。為此,蒼南縣公安局在不影響日常打擊等其他工作的前提下,盡可能地將警力壓上街面、推向社區,明確相關警種的管控主體地位,專門為治安管控民警配裝信息采集終端設備,組織警力深入重點場所、重點區域、重點部位、重點行業開展信息大采集,并確定必采信息,嚴防漏管、漏控等問題發生。
4.著力問題解決——行動目標。社會治安主動管控機制的建設目標在于主動和動態掌控社會治安情況,而不是被動、靜態等待問題暴露。蒼南縣公安局積極借助現代信息手段,依托“五查五比”信息研判平臺,將搜集的問題輸入研判平臺,經研判后流轉到相關業務部門和派出所,形成兩個問題解決走向,即對屬于案件線索類和打擊信息類的,流轉到偵查打擊部門進行解決;對屬于防控信息類的,流轉到基礎防控部門和派出所進行解決。兩條問題解決的流轉線,有效保證了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主動精確性和動態及時性,切實解決了小問題拖大、大問題拖炸的社會治安管控滯后的問題。
5.進行督查評估——行動保障。責任的落實是確保社會治安主動管控體系建設到位的重要保證。蒼南縣公安局在推進社會治安主動防控體系建設過程中,對工作部署、精力投入、考核導向予以重點培育和傾斜。一方面,形成嚴密的責任倒查機制。對應防而未防、應控而未控的問題,在督查部門和業務部門的配合下,實施專項督查,形成大督導的工作格局,狠抓各項防控措施落地。另一方面,形成主動的問題反饋機制。將督查暗訪到的問題以及日常防控體系建設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反饋通報給相關部門和派出所,讓相關責任單位主動解決難題,增強解決問題的主動性。
“五查五比”主動管控機制建設模式是基于動態化、信息化條件下社會治安防控建設的新要求而提出來的,與傳統社會治安防控相比,其建設模式、應用手段、評估體系等都有了根本改進。
(一)集成應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不是單純的巡防工作,它幾乎囊括了各項基礎工作,是與打擊體系并行存在的有機整體。蒼南縣公安局提出的“面上巡查、治安檢查、定點清查、設卡盤查、發案倒查”等“五查”手段改變了以往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單打一”和“單面手”的問題,對涉及街面防控、場所管理、區域整治、人員管控、警情擠壓等諸多方面實行合成防控,重點突出了 “五查”集成應用,從而有效防止了以往社會治安防控工作中顧此失彼、被動應付等現象,進一步提升了主動管控的嚴密性和整體性。
(二)信息主導。長期以來,由于打防脫節,警務資源投入雖然很多,但實際效果并不明顯,究其根源是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缺乏強有力的信息主導,換言之,沒有將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納入警務信息化的范疇。為此,蒼南縣公安局緊緊抓住情報信息這一牽引利器,專門研制開發“五查五比”情報信息研判平臺,建立局、所兩級研判機制,加強對打防控案件信息與各類違法犯罪案件變化趨勢等警情的分析研判,做到一周一發布,及時引導一線單位和民警有重點、有目標地開展“五查”主動管控工作,使“五查”管控工作更加貼近實戰,最大限度提升主動管控的敏銳度、精確度和實效性。
(三)運轉高效。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要取得最大成效,需要有一套高效的組織運行機制并形成便于操作且相對穩定的工作模式。蒼南縣公安局從改造以往被動式治安防控模式入手,專門建立“研判專班、行動專班、倒查專班”等三個工作專班,實施“一周一研判一主題一行動一評判”工作模式,根據研判結果每周確定主動管控主題,科學調配防控警力,精確解決治安問題,形成“發現問題——提交問題——解決問題”的工作鏈和責任鏈,有效推動工作落地、措施落實。該工作模式的施行,一方面提高了工作效率,促使許多社會治安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消除在了初始階段;另一方面,實現了科學用警,減輕了民警的工作負擔和精神壓力。
(四)評估科學。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必須有完善、科學的評估。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并不像打擊破案工作那樣,可以直接以客觀的數據來衡量工作成效,其考評指標的設定難度較大。為此,蒼南縣公安局從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實際出發,建立了“比壓降案件、比信息采集、比抓獲現行、比隱患消除、比規范運作”的“五比”標準。在具體實踐操作中,還將壓降案件作為考核的主導指標,在機制層面確立了防控體系建設必須要服務于控案的終極目的,也使之成為與“打擊破案”并行的兩大治安問題治理手段。由于“五比”標準的設定以及輔之“發案倒查”,明確了社區民警和巡防民警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職能,有效解決了無人防控、不愿防控的問題。
社會治安主動防控體系建設是一項需要持續推進、循序建設的系統工程。蒼南縣公安局緊緊抓住動態化、信息化這一時代特點,立足主動精確而為的要求,以 “五查五比”主動管控機制為載體,對社會治安主動防控體系建設積極進行探索,許多經驗值得深入總結。
(一)堅持信息引領求精確。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能否處于精確而為、精確而防、精確而控的狀態,關鍵是要將涉及基礎防控的情報信息搜集好、研判好、應用好,將情報信息貫穿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始終,形成搜集面廣、研判度高、傳遞量大、應用性強的信息使用流程。雖然,基層公安機關也十分重視情報信息的作用,但在何種程度下、什么平臺上、多大范圍內去做到信息引領,既需要基層公安機關立足自己實際去探索完善,也需要上級公安機關的鼎力支持幫助。
(二)堅持責任落地贏主動。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要形成強大的規模效應,必須明確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責任。因此,上級公安機關在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考核規則時,必須重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主抓部門的責任確立,制定完善的工作職責和聯動機制,從而為整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贏得主動。
(三)堅持合作協作有保證。社會治安主動防控體系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包含人防、技防、物防的方方面面,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投入。公安機關作為社會治安主動防控體系建設的主體部門不可能解決面臨的所有問題,需要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入,更需要相關職能部門的協作配合。因此,在推進社會治安主動防控體系建設的過程中,要善于將其上升為黨委政府的主抓工程,爭取足夠的財力、物力支持。同時,要加強與相關職能部門、企事業單位的協作配合,發動它們積極參與到社會治安主動防控體系建設中來,形成強大的建設合力。
[1]史亞杰.信息化背景下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研究[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6(7).
[2]李富聲.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一種思路[J].山東警察學院學報,2016(3).
[3]宋亦農,徐向群.新時期社會矛盾聯合解決機制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以寧波市海曙區為例[J].浙江警察學院學報,2011(6).
[4]陳石春.縣域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研究[J].浙江警察學院學報,2011(6).
(責任編輯:田 禾)
D631
A
1674-3040(2017)03-0060-04
2017-01-18
張起樂,浙江省蒼南縣公安局辦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