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莉娜
(作者單位:青島大學)
在紀念鄧小平同志逝世20周年之際,《偉人的足跡:鄧小平檔案背后的故事》(青島出版社2016年12月出版)深切緬懷他為黨、為祖國、為人民建立的不朽功勛。其70多年波瀾壯闊的革命生涯讓人讀后感慨萬千,產生強烈的共鳴。
該書按照時間順序,用圖文并茂的形式記錄了鄧小平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所建立的豐功偉績。書中清晰再現了鄧小平在中國近現代史上發生的很多重大事件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鄧小平16歲赴法國勤工儉學,并在那里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以后,他便同中國革命緊密聯系在一起。該書選取的檔案資料記錄了鄧小平的重要經歷:在土地革命戰爭期間領導發動了百色起義和龍州起義,參加長征,親歷遵義會議;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他站在對敵斗爭的最前線,開辟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率部千里躍進大別山,組織實施淮海戰役和渡江戰役,進軍西藏,解放大西南,立下赫赫戰功。
該書選取的檔案客觀再現了鄧小平在新中國成立以后所建立的豐功偉績,更是通過鄧小平在“文化大革命”中的遭遇彰顯了偉人的精神風貌和崇高風范。書中闡述的歷史事實再次讓我們感受到偉人勵精圖治、百折不撓的崇高風范。他坦蕩無私,矢志不渝地為新中國建設嘔心瀝血。面對政治挫折他從不退縮,而是樂觀、忍耐。他心胸開闊,蔑視困難,不計較個人得失,所以充滿樂觀;真正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底無私天地寬,而且能夠在歷經逆境之后重新擔當重任,創造更為輝煌的業績。他的崇高品德、博大胸懷、卓越膽識將永遠為后人所敬仰。
該書重點展示了鄧小平力挽狂瀾,在帶領中國人民迅速走上一條成功的發展之路過程中所表現出的睿智和氣魄。鄧小平領導開展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推動進行各方面的撥亂反正。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把全黨工作的著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實現了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鄧小平為黨和國家發展確定了正確的方針政策,有步驟地開展各方面體制改革,打開對外開放的大門,領導我黨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道路,中國又一次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從此走上了繁榮富強的道路,我國在國際社會上也贏得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書中精選的檔案資料和生平事跡閃耀著偉人實事求是的精神光芒。資料雖然簡短,但深刻反映了鄧小平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和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正是因為堅持實事求是,他才不顧個人得失,婉言拒絕了毛澤東讓他主持評價“文化大革命”的會議的提議。正是因為這種徹底的求真務實精神,他才敢于打破不合時宜的條條框框,開創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正是因為堅持實事求是,他才提出“一國兩制”的構想,順利實現了香港和澳門的回歸。鄧小平的“南方談話”更是實事求是的宣言書,為中國改革提供了強大的動力源泉。正是因為堅持實事求是,他才總能站在正確的一面,作出客觀的判斷和選擇,顯示出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的科學態度和高超智慧。鄧小平同志以一生的實踐證明,實事求是是他的行為準則,實事求是他的精神品格,實事求是是他的思想特點,留給了我們最重要的精神財富。該書圖文并茂,文字精煉,感人肺腑。閱讀此書,回顧祖國的涅槃新生之路,回顧鄧小平的豐功偉績,領略偉人的思想品格和精神風貌,正是該書的宗旨所在,其不僅具有重要的文獻資料價值,而且具有很強的權威性和可讀性,是研究鄧小平的又一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