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外交部檔案館藏1955-1957年南沙群島檔案選譯*
法國外交部檔案館(Ministère des Affaires étrangères, Direction des Archives)位于法國巴黎北郊93省拉庫爾訥沃鎮(La Courneuve)的蘇珊馬松街(rue Suzanne Masson)3號,是收藏法國外交和殖民檔案的重要機構。2014年7月底,本人在法國調研期間,于該館意外獲得了一批關于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的檔案資料。
這批檔案包括南沙群島檔案兩函:其中一函編號為:Série E Carton 117 Dossier 2,年代:1946-1953年和1955年,總數在70份以上;另一函編號為:Série E Carton 119 dossier 215,年代:1955-1957年,總數在25份以上。兩函的內容涉及法國南沙群島立場的法律文書、中菲關于南沙群島交涉的情報、中國收復南沙群島和維護南沙群島主權的情報、法國在南沙群島采取軍事行動、克羅馬(CLOMA)在南沙群島非法活動的情報。西沙群島檔案兩函:其中一函編號為:Série E Carton 117 Dossier 3,年代:1930-1933年和1946-1947年,總數在100份以上,內容主要涉及中法圍繞西沙群島主權的交涉、法國內部不同部門之間的電報往來;另一函編號為:Série E Carton 119 dossier 215,年代:1947-1950年和1956年,總數在140份以上,內容主要包括:法國西沙群島立場的法律文件、法國與中國及其他國家或個人的文件往來、法國駐外機構收集的有關西沙群島的情報。
兩份檔案涉及法國部門機構包括:法國外交部(亞洲及大洋洲事務司、法務司、政治事務司)、國防部、海軍部(總參謀部)、海外部、封鎖部、法國駐印度支那總署(1956年改為法國駐越南大使館)、法國駐菲律賓大使館、法國駐華大使館、法國駐美國大使館、法國駐東京的盟軍總部代表處,等等。
除1930-1933年的8份檔案為二戰前外,這批檔案主要涉及二戰后至法國撤離印度支那時期的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的有關情況,內容豐富集中,歷史價值較高,絕大部分為首次公布,相關信息可以與臺灣1995年印行的《外交部南海諸島檔案匯編》相互參照。
法國是謀奪中國南海島嶼的始作俑者,也是當前中越南海爭端的重要促成者,對法國侵略南海的歷史進行研究,廓清法國南海政策演變的脈絡和動因,可以起到鑒古知今的作用,反思中國在處理相關爭議中的得失,為維護國家海島主權海洋權益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因此,建議有關學術機構開展對法國外交部檔案館藏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檔案的研究。
這里擇取這批檔案中1955-1957年有關南沙群島的檔案進行翻譯,其中第1-8份檔案取自:Série E Carton 117 Dossier 2,第9-26份檔案取自:Série E Carton 119 dossier 215。
應該說明的是:法國從殖民主義立場出發,1930年以南沙群島為“無主地”為由,在南沙群島進行了軍事占領,納入印度支那的行政體系,進而認為南沙群島為法國領土的觀點是完全錯誤的。法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當局、越南共和國、菲律賓等各自的南沙群島主張的認識和反駁也存在著各種問題。這里在檔案翻譯過程中,我們完全忠實于原文,不進行駁正,研究者在使用相關檔案時需仔細辨正。
No.1
阿曼德·維拉(Armand Vella)致法國海外部部長(政治事務與地礦監察司)函
巴黎,1955年3月22日
部長閣下,
我謹向您提出請求,頒發給我在南沙群島和伊圖阿巴島開采鳥糞和磷礦資源的特別許可。這些島嶼的地理坐標如下:
南沙群島——東經111°55′,北緯8°39′。
伊圖阿巴島——東經114°21′,北緯10°23′。
我是法國公民,1908年1月27日出生于康斯坦丁,空軍預備役軍官(飛行觀察員),戰爭十字獎章和殖民地勛章獲得者。
我本人已經做了必要的物資和水上交通工具準備,我自己擁有3艘性能優良的合格貨船。
除自有資本外,我計劃創建一家商業公司,在您授權之下進行礦產開發,通過股份出讓的形式,來擴大開發規模。
我向您保證,目前已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只要一拿到開發特許,我就能夠立刻開發這些島嶼的自然資源,作為外匯的重要來源,使法國受益。
部長閣下,再次向您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阿曼德·維拉
No.2
海外部部長致外交部部長函(亞洲及大洋洲事務司)
巴黎,1955年5月9日
關于南沙群島與伊圖阿巴島礦產開發
附件一份
我榮幸地通知您,1955年3月22日我收到一份申請書,來自西貢的船主阿曼德·維拉先生,他打算在位于南中國海的南沙群島和伊圖阿巴島從事磷礦和鳥糞資源開發。
請查收此申請書復本。
阿曼德·維拉,法國公民,信中他表示已經做好了在上述島嶼進行開發的一切準備。他熟悉西貢的情況,擁有3艘適宜鳥糞運輸的貨船,目前他主要從事印度支那海岸西貢海防間的近海運輸。
對于此項申請,我部原則上不持異議。自從法國 1930年正式獲得伊圖阿巴島,1933年正式獲得南沙群島后,法國關于前述島嶼的主權似乎無可爭辯。
不過,如您所知,一段時間以來,以上小島成為菲律賓、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當局等各方爭相聲索的目標,即便不是官方的,至少也是非官方的。
作為法蘭西聯邦成員國的越南也對此感興趣,南越前首相陳文友(Tran Van Huu)曾宣稱南沙群島早就隸屬于交趾支那,今天必須被考慮作為越南領土。
在目前的困難局面下,我打算放手讓維拉先生進行礦產開發,這種開發與法國政府無涉,法國政府不做任何保證,這種安排將延遲到法越協定框架下這些土地地位的最終安排確定。
若能告知您對此事之態度,我將感激不盡。當然,在我們兩部之間以及專司聯邦事務的國務秘書未達成共識之前,我們不會給予維拉先生任何肯定的答復。今天,同樣的咨詢函件也已呈送國務秘書。
授權代部長
A. 圖費(A. Touffait)
海外部辦公室主任
No.3
法屬印度支那全權代表,法屬印度支那三軍總指揮(代理)雅各(P. JACQUOT)陸軍中將致專司聯邦事務國務秘書先生函
西貢,1955年6月16日
主題:關于南沙群島主權(斯普拉特利島與伊圖阿巴島)
附件:地圖一張。
1.最近,越南公共工程部就赴南沙群島考察的交通問題向西貢法國當局進行試探。因此,南沙群島主權問題將被再次提及。
在這封信中,我把有關南沙群島主權的歷史和法律問題展示給您,以便決定法國政府在這個問題上的立場。
2.南沙群島地理位置(見附圖)
南沙群島是指位于南中國海,圣雅克海角以東大約300海里的一片小島,主要包括斯普拉特利島(?le Spratley)或稱斯貝特島(?le de la Tempête)和伊圖阿巴島。這兩個島嶼的距離為180海里。
斯普拉特利島位置(北緯8度40分,東經111度55分)。
伊圖阿巴島位置(北緯10度22分,東經114度21分)。
伊圖阿巴島位于西貢以東直線距離840千米處,距安南海岸大約600千米。
斯普拉特利島長度1000米,較平展無人居住。伊圖阿巴島,長1300米,亦較平展無人居住。島上唯一的資源就是鳥糞,二戰前有日本公司曾經開發過島上鳥糞資源。
3.歷史
從前的“無人島”伊圖阿巴于 1929年在行政上隸屬交趾支那。正式的占領則是由法國炮艦麥里休士(La Malicieuse)號于1930年4月18日實施的,并于1933年5月26日在官方的公報中聲明。
伊圖阿巴島在1938年至1940年由一支交趾支那土著士兵占領。1938年法國在島上設立一座氣象觀測站。
先后到訪過伊圖阿巴島的我方軍艦有:1933年亞斯脫洛拉布(l’Astrolabe)號軍艦,1938年杜蒙·迪爾威爾(Dumont d’Urville)號軍艦,1946年切弗魯德(Chevreuil)號軍艦(此次軍艦到訪,軍方還樹立水泥樁一座,刻碑紀念),1955年5月羅伯特·吉羅指揮官(Commandant Robert Giraud)號艦。1951年,我方還對伊圖阿巴島進行了空中偵查活動。
外交部法務司1946年12月6日內部記錄,明確斯普拉特利島屬法國所有無可爭議。
4.外國關于南沙群島的立場
菲律賓
從1946年起,菲律賓政府試圖在聯合國對法國聲稱擁有所有權的部分島嶼提出要求。
1950年,基里諾總統宣布“根據國際法原則,南沙群島為菲律賓最靠近其領土的一部分。”
同年,索里亞諾中校,菲律賓事務中的強勢人物,試圖派遣考察團登臨伊圖阿巴島,研究開采鳥糞資源。他已經獲得了法國海外部頒發的調查許可,但最終其放棄了該計劃。
中國
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報紙發表文章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絕對不允許團沙群島(即南沙群島)及南海中任何屬于中國的島嶼被外國所侵占。”
臺灣方面亦持相同立場。
越南
南越首相陳文友聲稱,南沙群島曾隸屬于交趾支那,必須被看作越南領土的一部分。
日本
二戰期間,日本曾經與我國就南沙群島權利產生爭端。不過,根據1951年9月8日的舊金山和約(第二章,F款),日本放棄其于南沙群島的所有權利、所有權和請求權(亦包括帕拉塞爾群島)。
5.當前現狀
不管以上主張立場如何,法國于南沙群島之主權無可爭辯。
無論如何,越南對南沙群島的主張是基于這片島嶼是否曾隸屬于交趾支那。
事實上,即便其曾經在行政上隸屬于交趾支那,也不能迫使我們把以法國名義獲取之權利讓與越南。
需要注意的是:1949年3月15日法國駐印度支那高級專員給保大親王的密函,解釋1949年3月8日協定,明確:“帕拉塞爾群島與昆宋島恢復越南領土主權”,但密函不涉及南沙群島。在此法律框架之下,沒有什么可以阻止法國為保留南沙群島權益采取行動的自由。
6.結論
盡管南沙群島在經濟和地理上幾乎毫無價值,但其戰略意義,在未來將難以估量。
很明顯,這些島嶼位于東南亞海上航行之交通要沖,在敵對狀態下,可能被用來作為雷達站或海空軍物資補給基地,就像太平洋的無數島嶼在1942年至1945年打擊日軍侵略中所發揮的作用一樣。這些島嶼將在未來實驗新軍事武器過程中發揮作用,如:巡航導彈與短跑道飛機。
最后,假設法國意圖在印度支那維持一處海軍基地,南沙群島將構成這一基地的海上前哨站,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基于以上理由,我認為必須維持法國在南沙群島的各項權利。
如蒙告知法國政府立場是否如此,將不勝感激。此外,如越南提出其南沙群島主張,卑職將以何種態度應對,亦請示下。
簽名:雅各
No.4
專司聯邦事務國務秘書致外交部部長、國防部部長、海外部部長函
巴黎,1955年7月6日
關于南沙群島主權
現呈上1955年6月16日法屬印度支那全權代表信函(N.3958/SPD/AFG)復本。
如越南申明其南沙群島之主張,我國將如何應對。如蒙告知貴部意見,不勝感激。
附件一份。
奉命代部長
文化與政治事務處處長
J. 奧利拉克(J.Aurillac)
No.5
外交部部長致專司聯邦事務國務秘書函
巴黎,1955年7月16日
關于南沙群島主權問題
附件一份
7月6日來信(N.2390/AP4)咨詢關于如越南提出南沙群島主張,我方將如何應對事。
盡管您轉交給我的代理全權代表6月16日信函已含有部分答案,但我仍提交給您我部同仁起草的內部文件,再次強調法國于所提島嶼主權毫無爭議。
此份文件關于法國于南沙群島主權清晰準確,請予惠存備查。不過,似乎我們如此強調領土主權問題并無益處,尤其是當前與越南關系的狀態下。相反,最好的處理方案是:一旦西貢當局挑起南沙群島問題,雅各中將最好努力轉移關注點,避免在此時發生爭論,法越關于南沙群島主權的爭論很可能喚起部分國家的領土要求。
No.6
外交部政治事務司,亞洲及大洋洲事務司內部記錄
巴黎,1955年7月11日
關于南沙群島屬于法蘭西共和國問題
南沙群島主權問題涉及如下兩個問題:
(1)這些島嶼是否屬于法蘭西聯邦?
(2)如果是,她們屬于法國還是屬于越南?
1.第一點毫無疑問,南沙群島屬于法蘭西聯邦,這是由1930年4月18日“麥里休士”號驅逐艦實施占領行動實現的,1933年5月26日官方正式公報,未引起周邊國家任何抗議。這些島嶼無人居住,未被任何一方聲明所有。
此后,日本一度占領這些島嶼,隨后因舊金山和約而放棄。基里諾總統一再地含糊宣稱“根據國際法原則,南沙群島為菲律賓最靠近其領土的一部分”,是毫無法律依據的。事實上,把南沙群島到菲律賓的距離與南沙群島到英屬婆羅洲島和越南的距離比較,南沙群島更靠近后兩者。明基群島更靠近諾曼底一側,但這種靠近不能成為其為法國所有的證據,根據海牙法庭的判決,這些島嶼判歸英國。
近三四年以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將南沙群島劃入中國邊界以內,此事應引起足夠重視,這可能成為未來的一種威脅。在此,必須遵循以下原則:1)前南京政府所宣稱帕拉塞爾群島的權利不涉及南沙群島;2)南沙群島在地圖上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范圍,應用了具有爭議的中國海(此處指南中國海)是中國的理論。
至今,臺北未追隨北京通過地圖宣稱在南沙群島的權利。
2.至于第二點,亦無異議:南沙群島是法國的,不是越南的,因為:
(1)南沙群島是被法國人發現的——這與帕拉塞爾群島不同,后者是被越南人在18世紀發現的;
(2)南沙群島在行政上隸屬于西貢的法國政權,屬于法國領土(交趾支那是法國的殖民地);
(3)1949年,南沙群島并未被越南聲明擁有主權,雖然其出現在法國地圖上。
(4)與昆宋島不同,南沙群島在將交趾支那轉交越南的條約上未被提及。
(5)還有一個特別的理由,眾所周知,越南民主共和國從未就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北京的官方地圖中劃進南沙群島(也包括帕拉塞爾群島)提出抗議。
總之,南沙群島歸屬問題被限定在北京政府的半官方主張與法國所有權之間的沖突。
注意:近幾年來,國際實踐中出現了一種以建成的氣象站固化和合法化荒島所有權的情況,如馬達加斯加附近的特羅姆林島——法英存在爭議,但因法國建有氣象站后而被劃給法國,還有阿姆斯特丹的法屬圣保羅島,澳大利亞的哈慈島和麥格理島,等等,這對處理南沙群島問題是有益的。
No.7
法國海外部部長致外交部部長(亞洲及大洋洲事務司)函
巴黎,1955年8月20日
關于南沙群島與伊圖阿巴島礦產開發與島嶼主權
參考1955年5月9日N124AP/6函。
前次信函,向您呈遞了西貢船主阿曼德·維拉先生在南沙群島和伊圖阿巴島開礦的申請書。
我已告知您,建議維拉先生進行礦產開發,這種開發與法國政府無涉,法國政府不做任何保證,這種安排將延遲到法越協定框架下這些土地地位的最終確定。
因維拉先生開礦申請而提交給國務秘書的信件,國務秘書于7月6日第2392號信中詢問我們:一旦越南提出其關于南沙群島和伊圖阿巴島的主張,應該采取何種態度。貴部也應收到此信。
如蒙告知貴部對維拉先生申請的意見及國務秘書所提問題的答復將不勝感激。
授命代部長
政治事務司司長
No.8
外交部部長致海外部部長先生函
巴黎,1955年8月27日
關于南沙群島主權及資源開發問題
鑒于1955年5月9日第124/AP/6號函及1955年8月20日第195號函,咨詢關于授予維拉先生于南沙群島和伊圖阿巴島開礦許可事,您亦告知就此事詢問國務秘書先生。
國務秘書未就一旦越南提出相關島嶼主張后如何應對咨詢我部,在1955年7月18日第406號/AS信的附件中,我強調了法國于這些島嶼主權毫無爭議的立場。
我同意您的安排,即考慮到情況的復雜性,授予維拉先生請求的開礦許可,但無政府協定來保證其收益。
No.9
外交部部長致法蘭西共和國駐越南全權代表,特命全權大使先生函
巴黎,1956年8月22日
關于南沙群島
8月9日第90號函詢杜蒙·迪爾威爾艦訪問南沙群島事,我部及相關各部仍在會商之中,一俟商有結果將及時告知。
法國于這些島嶼的要求與權益未做任何變更,必須像以往一樣,讓海軍巡邏諸島時,破壞島上中國標志樁,重建法國標志樁。
No.10
亞洲及大洋洲事務司呈遞外交部辦公廳內部記錄①
關于南沙群島
經我部函詢,海外部與國務秘書認為自從法國不再在越南保有基地后,南沙群島的部署亦無利可言。另外,我部法律顧問評估認為,萬一進行國際仲裁,我方南沙群島所有權的法律地位似顯不足。
因此,并不排除有朝一日,在某種不確定的情況下,我們放棄關于這片島嶼的所有權利主張。在最終解決方案未定之前,法國政府在面對越南主張和國際主張時,絕不能表露此種十分為難的放棄。亦不能讓此種問題影響我們與其他國家的關系。
5月以來,相關國家在南沙群島問題上逐漸發展起來的騷動迫使我們必須采取明確的態度。此種情況下,我們可采取3種可能的行動。
(1)與主張南沙群島權益的政府中的一個進行談判。此種解決方案有待解決的是:在越南并未要求支持其南沙群島請求的情況下,如果將南沙群島的權益讓渡給越南,他們沒有任何東西用來作為交換。如果我們締結這樣一個協議,我們在共產主義中國那里會面臨巨大的困難。
(2)繼續謹慎地維持我們的權利,盡可能地減少我們的行動與公開宣言。但考慮到其他覬覦者的蠢蠢欲動,這種態度很難延續。
(3)與目前的態度相反,認可南沙群島已經悄悄地轉讓給越南,即交趾支那。此方案可以避免在國民議會遭到出讓南沙群島的責難。
亞洲及大洋洲事務司希望外交部辦公廳就此明示。
No.11
法國駐越南大使館致外交部電
西貢,1956年8月29日9點52分 收到,1956年8月29日15點08分
當地報紙剛剛報出,越南海軍軍艦8月22日登上法國領土南沙群島并升越南國旗。
目前仍未有官方報道發布。法國海軍方面也未接到任何相關信息。鑒于此種新情況,請外交部明確是否有必要申明法國于此片島嶼之權利。
使館
No.12
法蘭西共和國駐越南全權公使(代理)讓·費里奧(JEAN FILLIOL)致外交部部長函(亞洲及大洋洲事務司)
西貢,1956年9月3日
關于南沙群島
參考1956年8月29日函。
據臺北方面情報,就越南海軍在南沙群島的登陸活動,駐西貢臺灣代表已經向臺灣當局提交了相關報告,臺灣當局業已命令伊圖阿巴島臺灣駐軍提交相關情勢報告。事實上,臺灣當局在7月11日派遣了一支駐軍到伊圖阿巴島(參考:法國駐臺北代辦1956年7月13日第306號電報)
西貢政界態度出奇的一致,他們強調南沙群島位于越南海岸東南280英里,距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亦是相同的距離,相反,距離中國大陸500英里。
他們要求負責越南外交事務的國務秘書武文牡(Vu Van Mau)再次重申越南于此片島嶼的傳統主權。關于重申的內容,我已經于1956年6月13日通過第1613號電報告知外交部。
此外,一檔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廣播節目引用《人民日報》,強烈抗議越南的行動,此種行動被看作“對亞洲和平的強烈挑釁”。中國共產黨黨報宣布南沙群島(南沙群島)一直以來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中國的所有權在5月29日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官方公報中已經被確認。
讓·費里奧
No.13
呈遞給亞洲司內部記錄
巴黎,1956年9月4日
關于南沙群島
1.陳文友領導越南代表團參加舊金山會議,在他的發言中強調其國家主權范圍以后將擴展到條約要求日本放棄的南沙群島和帕拉塞爾群島。
2.法國代表團——沒有在會前刪除這段涉及兩個島嶼的內容——避免就這個問題挑起公開爭端。
No.14
法蘭西共和國駐越南全權公使(代理)讓·費里奧先生致外交部長先生(亞洲及大洋洲事務司)函
西貢,1956年9月8日
關于南沙群島
參考1956年9月3日第103-HC/2電報。
據當地報紙報道,9月3日周一法國駐臺灣代辦向國務秘書提交了一份備忘錄,內容為臺灣抗議越南國家海軍艦艇在南沙群島的島礁登陸。
對于這份臺灣方面備忘錄的答復,應該為重新肯定越南共和國關于此片島嶼的主權。
讓·費里奧
No.15
法國大使館駐菲律賓代辦雅克·布瓦澤(JACQUES BOIZET)致外交部部長(亞洲及大洋洲事務司)函
馬尼拉,1956年10月1日
關于克羅馬(CLOMA)
上月底菲律賓報紙紛紛報道西貢海軍巡邏隊在南沙群島升掛越南國旗一事。
盡管這些報道并不明確是南沙群島的哪個島礁,但作為國家象征的國旗在島上升起,這個消息引起了相臨國家關于這片克羅馬聲稱由其發現的“自由地”的關注,引起了對“元帥”的貪婪的關注,以及臺北、北京、西貢、巴黎各方的注意(6月19號第191號電報,8月1號第256號電報)。
但這個消息并未引起菲律賓各界的激烈反應。確實,如果不是副總統加西亞(Garcia),他還是負責外交事務的國務卿及克羅馬的朋友,有很長一段時間馬尼拉政府并未“在世界各地”宣揚其現代征服者的聲索理由。麥格賽賽(Magsaysay)的理性再一次占了上風。南沙群島問題并未影響此時此刻困難重重的臺北與馬尼拉關系,盡管 2500名華人面臨被馬尼拉驅逐的困境,臺灣與菲律賓之間的不信任再加劇,甚至陷入敵對。但在南沙群島問題上菲律賓政府準備采取一種息事寧人的態度。
而且,克羅馬的態度絲毫沒有引起他同胞的支持,盡管他需要這種支持。事實上,意識到問題的嚴峻,他試圖挑起菲律賓人的嫉妒心。他適時訪問東京,在那里找到一個日本商人,介紹“自由地”的利益,請求幫助,至少是道義上的,讓自己原來的敵人支持自己。他的這招棋,據我所知,被菲律賓外交部認為是非常嚴重的事態。之后,克羅馬狂妄自大,他在香港召開的一個記者會時聲稱:一年之內自由地人口已經由50人增長到500人,請求菲律賓人給“這些天使之子”以補償。總之,種種行徑讓他在馬尼拉最好的朋友漸漸對他失去熱情。
他的馬尼拉朋友震驚于他的外交常識缺乏,只能盡力避免明確提出可笑和自負的聲索。而且,菲律賓的聲索不像西貢,很可能會引起北京的野心。至少目前來看,菲律賓應平息國內關于南沙群島的事態。
貪婪與渴望讓人們知道了克羅馬的航海學校,盡管還是入不敷出,但克羅馬仍宣布,不久要去紐約聯合國總部登記自己的王國。
No.16
法國駐越南大使館致外交部電
西貢,1956年10月25日10點45分 收到,1956年10月25日18點05分
10月22日,越南總統剛剛簽署一項法令,重新修訂越南的省份劃分方案。22個行政區目錄有兩點需要注意:
1.為了與過去劃清界限,大部分省份進行了重新命名,盡管他們的邊界并無修訂;
2.特別法令把南沙群島劃入巴地-頭頓省(Baria Vung-Tau)(圣雅克角)。
因此,法令顯示了越南政府推進吞并南沙群島的意圖(見我1956年9月3日第103號電)。
S. S.
N.17
法國外交部已收電報存檔
西貢,1956年10月25日
1956年10月22日,一個將南越領土劃分為22個行政區的新方案以法令的形式頒布實施,由越南共和國總統簽署頒布。
22個區的大部分進行了重新命名,盡管邊界與老的省份相比并沒有變動,這顯示了與過去決裂的意圖。
越南政府展示了推進吞并南沙群島的意圖,在法令中進行了特別規定,將這些島礁并入巴地-頭頓省。
N.18
國防與武裝力量部長致外交部部長(亞洲及大洋洲事務司)函
巴黎,1957年2月16日
關于南沙群島
利用在西貢參加1956年10月25-30日越南共和國建國一周年慶祝大會的時機,太平洋海軍上校指揮官報告了越南政府進行的領土和行政調整法令,該法令把南沙群島隸屬于巴地省。
法國軍艦隨時待命準備赴南沙群島周邊海域巡邏,我們的外交代表是否向越南政府重申了法國于這些島礁的所有權。
奉命代部長 國防部秘書長
N.19
外交部政治事務司,亞洲及大洋洲事務司呈遞國防部秘書長內部記錄
巴黎,1957年2月22日
關于南沙群島
法國政府認為南沙群島為法國所有,這是1933年7月26日官方公報正式公布的正式占領行為。這些島嶼主權同樣被北京、臺北和西貢所主張。馬尼拉的聲索來自于去年一個菲律賓僑民以私人名義的主張。
1956年6月,我們提醒馬尼拉,自從官方公報正式公布以來,南沙群島即已成為法國領土的一部分,其他國家并沒有提出異議。類似的觀點亦轉達臺灣駐巴黎代辦。
至于越南,我們采取了相對克制的態度,不想因南沙群島問題而將已經緩和的法越關系帶入緊張狀態,盡管在法越之間仍有許多重要問題在討論之中。而且,我們在重申自身權益的同時,越南也多次肯定他們對南沙群島的權益。
舊金山會議召開之際,越南宣布將擴張其主權到日本被要求放棄的南沙群島和帕拉塞爾群島,法國代表團未就此公開反對。1956年8月底,越南軍隊在南沙群島的一處島礁升掛越南國旗。最后,10月22日吳庭艷總統頒布法令將南沙群島隸屬巴地省(Baria)。
國防部秘書長2月16日函詢,越南在頒布此項法令時,我們的代表是否肯定我們的主權,法國軍艦曾否在附近地區巡邏。
政治上,在兩國緩和初現的情況下,不必為此加重兩國的相關爭訟。長時間的沉默相反會弱化我們的法律地位,一旦就相關權益訴諸國際仲裁,將于我們不利。而且自從法國從越南撤出所有軍事基地,南沙群島的重要性不斷降低。
在當前情況下,有必要重新檢視繼續主張南沙群島權益所帶來利益的情況。最后,亞洲司建議召開一個由海外部、海軍部和國防部秘書長參加的會議,以便明確法國采取的立場。一旦秘書長同意,會議將由政治事務司司長主持,與會人員包括相關各部同僚。
N.20
法國駐臺灣公使銜參事臨時代辦鮑禮裕(A.BEAULIEUX)致外交部部長(亞洲及大洋洲事務司)函
臺北,1957年3月6日
關于南沙群島
從官方渠道得到消息,臺灣當局在3月4日宣布將加強南沙群島的駐島武裝力量,派遣一批移民,以示自由中國捍衛南沙群島主權之決心。
發展南沙群島漁業和礦產資源開發的計劃也在研究制定之中,去年一年,臺灣當局收到了超過400份私人希望赴南沙群島定局的申請。
鮑禮裕
N.21
外交部政治事務司、亞洲大洋洲事務司內部記錄
巴黎,1957年3月8日
關于南沙群島
(一)地理情況
南沙群島位于英屬婆羅洲以北,菲律賓巴拉望島以西,越南以南。英國人以其中的斯貝特島命名南沙群島。原來均為珊瑚島,南沙群島由3個群礁組成:
(1)北部群礁,由島、礁、灘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伊圖阿巴島(1300米×400米);
(2)西部群礁,由一些小的島礁和斯普拉特利島(300米×300米)構成;
(3)南部群礁,由珊瑚礁構成。
南沙群島不時有漁民停靠,短暫居住并在此捕魚,幾乎沒有任何經濟價值,但航空業的發展賦予它重要的戰略價值。
(二)法國權益
南沙群島于 1929年由印度之那殖民當局在行政上隸屬于巴地省(交趾支那),1930年4月13日由法國海軍以正式占領的形式,再次確認。幾年后的1933年8月12日,法國海軍推進了南沙群島北部“所有島礁”的占領。1933年7月26日,公布了正式的占領公報。
法國的占領行為在當時并未引起來自中方、美國(菲律賓)、荷蘭(尼德蘭東印度群島)的任何抗議,英國政府要求法國對占領行為進行解釋后,英國表示滿意。
僅有日本政府提出抗議,認為“1917年在帝國政府支持下,日本臣民曾實施了莊嚴的占領行為”,但他的主權主張被舊金山和約取消(條約第2章)。
(三)其他國家和地區最近關于南沙群島的立場
菲律賓
1946年,菲律賓政府試圖將此問題提交聯合國。去年菲律賓才以一個僑民的私人名義提出正式的主張。
最后,菲律賓報紙公布了一封外交部長2月8日給愛國者的信,信中說:“馬尼拉政府認為這些島礁目前處在二戰勝利一方的托管之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50年中國報紙發表文章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絕對不允許團沙群島(即南沙群島)及南海中任何屬于中國的島嶼被外國所侵占。”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權益在1956年5月29日的官方公報中有清楚的表示。
臺灣當局
臺灣當局采取相似立場。1956年6月,兩艘臺灣方面的戰艦被派往南沙群島。其“外交部”2月18日公報宣稱,這片群島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當局宣稱在南沙群島始終維持著軍事存在。
越南
舊金山會議期間,1951年9月7日,越南代表團陳文友宣布,越南的主權范圍擴張至一直為越南所有的南沙群島(及帕拉塞爾群島)。為了避免公開爭論,法國代表團并未提出任何反對意見。自此以后,西貢政府多次強調其于南沙群島的權利。1956年8月底,一支越南軍隊在南沙群島的一處島礁舉行了升旗儀式。同年10月22日,吳庭艷總統頒布法令,將南沙群島隸屬于巴地省。
(四)法國主張的優勢與弱點
1956年6月我們提醒馬尼拉政府,根據官方公報,法國政府從未放棄對南沙群島的主權主張。同樣的觀點亦在巴黎轉達至臺灣駐法代辦。
鑒于越南政府在南沙群島問題上朝向緊張局面邁出的步伐,對越南采取的最穩妥的態度就是與越南接觸,不使其影響法越關系。在兩國關系緩和之際,沒有必要加劇法國的緊張局面。
盡管有充足的依據,但一旦訴諸仲裁,我們的法律地位仍是有弱點的。
1.我們可以知會越南:
(1)與帕拉塞爾群島相反,帕拉塞爾群島從18世紀起就是越南的,南沙群島在法國占領之前就是“無主地”,且無人居住。
(2)1949年越南并未主張南沙群島主權。1949年3月8日雙方簽署協議后,3月15日皮農(M. Pignon)給保大親王的信中,未提及越南于南沙群島的主權,僅提到了婆羅洲和帕拉塞爾群島的越南主權問題。
2.相反,外交部法律顧問認為法國主權主張包含以下弱點:
(1)這些島礁從未通過一項正式的官方決定隸屬于法屬印度支那的任何一省,僅由法國海軍軍艦巡航:1933年亞斯脫洛拉布號軍艦,1938年杜蒙·迪爾威爾號軍艦,1946年切弗魯德號軍艦,1955年5月羅伯特·吉羅指揮官號軍艦,1956年1月弗朗西斯·安鄴(Francis Garnier)號軍艦,1956年7月杜蒙·迪爾威爾號軍艦。
除此之外,1938年至1940年一支交趾支那土著兵曾占領其中的一個島礁。大約1938年,曾建立一個氣象站(1955年6月16日法屬印度支那全權代表信)。
(五)南沙群島對法國的重要性
盡管鳥糞資源豐富,但南沙群島幾乎沒有任何經濟價值。他們的位置被賦予相當的戰略價值。我們可以在那里建立一個氣象觀測站、雷達站,等等。
自我們從印度支那撤出后,所有這些對我們來說已經變得不那么重要了。
(六)采取什么態度?
1.重申我們的權利。這種方案將把我們與其他聲稱擁有島嶼主權的國家限于困難境地,首先就是和越南。如果就此事進行國際仲裁,我們未必占優勢。
2.就我們于南沙群島的權利進行談判。首先,此種方案最終將把相關權益讓渡給越南,但越南沒有什么可以用來作為交換的。而且,如果越南同意給我們某種補償,等于變相承認他們最近的主張是站不住腳的。因此,極有可能對我們的提議不予理睬。其次,認可了越南的主權主張,將導致我們與其他聲索方的矛盾,尤其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后,南沙群島權利的讓渡必將使我們在國民議會遭受責難。
3.與我們現在的立場相反,認為在交趾支那被移交給越南的情況下,南沙群島也已經被悄悄轉移給了越南,這個方案有兩個麻煩和兩個好處:
麻煩:
(1)使我們喪失關于南沙群島的所有權益;
(2)與我們去年在馬尼拉和巴黎采取的行動相反。
好處:
(1)我們改變立場,不至于與越南發生摩擦;
(2)防止在國民議會因讓渡南沙群島權利而受到責難。
N.22
法國駐臺灣公使銜參事臨時代辦鮑禮裕致外交部部長函(亞洲及大洋洲事務司)
臺北,1957年5月24日
關于美軍在南沙群島登陸的傳聞
在經過 1956年菲律賓的克羅馬、西貢、臺北以及北京爭相試圖在南沙群島定居后,我們對群島利益有了更好的認識。5月中旬事件有了新的進展:據臺北報紙轉載的消息,一隊美軍已經在這些島礁登陸。
5月21日,臺灣海軍發言人柳鶴圖(Liu Hoh-tu)中校也提到了以上消息。但他宣稱說美軍“登陸”其實并不準確,實際上是“一伙美國航海者”,在臺灣當局授權允許之下,在南沙群島“工作”。發言人詳盡地闡明了以下觀點:臺灣當局事先授權“美國船在群島的活動”。但在群島登島美國人的重要性和身份并未報道。
鮑禮裕
N.23
外交部亞洲及大洋洲事務司致法國駐越南使館
巴黎,1957年5月29日23點40分
關于南沙群島
參閱您第738號電報。
政治事務司司長著手與相關部委代表就南沙群島事務進行協商已有幾月。討論得出如下觀點:
1.如果法國擁有南沙群島部分權益,他的法律地位是有弱點的;
2.現在必須進行談判在印度支那建立海軍基地,以便法國海軍表明法國仍維持著斯普拉特利島嶼權力。但自從越南撤出后,這些島礁不再具有重要利益了;
3.當務之急是避免采取任何行動重申法國關于南沙群島主權或避免談判讓渡南沙群島主權。
奉命J. 達利丹(J. Daridan)
N.24
法國駐臺灣公使銜參事臨時代辦鮑禮裕致外交部部長函(亞洲-大洋洲事務司)
臺北,1957年6月7日
關于南沙群島
臺灣報紙繼續關注南沙群島,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在稱南沙群島,托馬斯·克羅馬先生(M. Thomas Cloma)命名為“自由地”。以下是最近報紙關注的內容,其中部分內容仍未被證實。
1.5月13日,一伙菲律賓人在費爾蒙·克羅馬(Filemon Cloma)的帶領下在南沙群島的南子礁(Nan-tzu-chiao)登陸,他是托馬斯·克羅馬的弟弟。臺灣當局正式向馬尼拉提出抗議,反對“破壞中國領土主權完整”的行徑。直到現在,菲律賓政府仍未做出回應。
2.在臺北,“立法院”外海事務委員會主席周志帆(M. Chou Chih-Fan)要求“國防部”和“外交部”采取可能的手段,保衛臺灣方面在南沙群島的領土權益。
3.據6月4日馬尼拉路透社電訊聲稱,托馬斯·克羅馬與日本商人就開采南沙群島磷礦資源達成協議。
4.臺灣當局軍方發言人宣布:5月13日登陸南沙群島的菲律賓人在6月5日業已離開該島。他確認(見1957年5月24日第193-AS號電)一伙未明身份的美國人,目前得到臺灣當局許可,正在南沙群島從事性質不明的某種工作。一支臺灣方面軍隊一直駐守南沙群島。
5.6月6日,馬尼拉聯合報電訊宣稱:一隊美國軍事航空兵在南沙群島建立雷達站一處。這一訊息是由一名叫榮夫小多古(Yoshio Kotako)的日本人提供的,后者最近與另外7名日本人以東京貿易公司的名義赴南沙群島進行勘探工作。
N.25
法國駐菲律賓大使館致外交部電
馬尼拉,1957年6月10日13點44分電 外交部,1957年6月10日8點45分收
我參閱于特(M.Hutte)先生1957年5月18日個人來信。
根據我能獲得的相關資料,麥迪特(M.Meadrut)先生可能會心理失衡,我們通常視之為十分狂妄之徒。
他聲稱的南沙群島私人所有權是十分有爭議的。
卡坦達(Cattand)
N.26
外交部亞州及大洋洲事務司內部記錄
巴黎,1957年3月15日
關于南沙群島
1957年3月14日政治事務司辦公室召開關于南沙群島事務立場的會議。參加會議的除達利丹(M. Daridan)外,還包括默納克(Monaque)海軍上將,其代表負責武裝力量的國務秘書(海軍),杜提里歐-弗朗克爾(Dutilieul Francoeur)夫人、布坎(外交部亞洲事務司)
政治事務司司長提到南沙群島被多方聲索(包括:越南、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臺灣當局、菲律賓);法國擁有特定權利,但其法律地位存在某些弱點。至此,如果法國與馬尼拉、臺北面對面主張其權利,其對西貢將不可能采取此種行動。
默納克海軍上將指出,現在必須談判在印度支那建立一處海軍基地,以便海軍對外表明法國仍在維護南沙群島的權利。不過,自打從越南撤出后,南沙群島不再有任何利益可言。對我們而言,由越南保有南沙群島的權利是十分可能的。
此次交換觀點,還強調對越南避免采取任何步驟來重申我們于南沙群島的主權,避免采取任何步驟通過談判讓渡南沙群島的權利。
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人類學系、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譚玉華 譯
*本文為 2014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第二批)“海斷續線的法理與歷史依據研究”(14ZDB165)階段性成果。
①此稿為草稿,有對措辭進行人工修改痕跡,翻譯件以修改稿為基礎譯出,原檔不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