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燕,羅閩敏,余芝芝
(吉首大學體育科學學院,湖南 吉首 416000)
矮寨小學民族傳統體育開展現狀調查與分析
張 燕,羅閩敏,余芝芝
(吉首大學體育科學學院,湖南 吉首 416000)
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邏輯分析法和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對湖南省吉首市矮寨小學民族傳統體育的開展現狀進行了解和調查。研究表明,矮寨小學存在對民族傳統體育的認知不足、師資隊伍學歷不高、教學內容單一和場地設施等問題。本文提出了引導對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正確認識、強化和培養師資隊伍、創新教學內容、改善場地的設施等建議。
矮寨小學;民族傳統體育;現狀
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民族民間的傳統節日,是反映了各民族文化生活的狀況。湖南省一些傳統體育項目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它的研究是有價值的、是巨大的。探索湖南省吉首市矮寨小學的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對湖南省吉首市矮寨小學的體育文化的發展、學生身體健康、娛樂等是有利的。依據本文研究的內容、目的和任務的需要,筆者將教師、學生問卷送至矮寨小學,學生問卷由教務處教師代交給各班班主任發給學生填寫,教師問卷交給由教務處教師轉交給矮寨小學體育教師,并完成回收問卷。通過問卷直觀地反映出矮寨小學民族傳統體育認知情況和體育課程開展現狀。通過調查湖南省吉首市矮寨小學民族傳統體育的開展現狀,發現了湖南省吉首市矮寨小學民族傳統體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進一步分析探討和及其研究價值。對發展吉首市矮寨小學民族傳統體育和改善吉首市矮寨小學健康狀況,促進健康和文明生活具有積極意義。
民族傳統體育一般都來源于生活,因此在生活中能經常見到一些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也是學生了解偏多的體育項目。從調查中可知,矮寨小學生對跳繩認知最多,其次是踢毽子,再次是苗鼓。競技類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也有學生不太認識和不了解的項目,如武術和舞龍、舞獅。根據學生認知情況調查,對民族傳統體育很感興趣的學生占總數的60%,對民族傳統體育感興趣的學生占總數的10%,一般的學生占總人數的0.5%,對民族傳統體育不感興趣占總人數0.7%,對民族傳統體育很不感興趣占總人數18%。由此可見,對民族傳統體育感興趣的學生所占比例較大,興趣對學生在學習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中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這是對矮寨小學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是極為有利的條件之一。
矮寨小學的民族傳統體育課程不是被專門列為一個專項課程在上課學習,而是在學校的體育課中學習,學校的體育課是否得到重視,是否保證能上,也是對民族傳統體育的認知和發展是否得到保證的一個的前提。在被調查的矮寨小學中,除了天氣原因,體育課都能保證每節課都上,幾乎沒有占課的現象,體育課也都是按照國家規定的課時來上的(每周每班4個課時)。目前,體育教師在體育課上教授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有武術、舞龍、舞獅、苗鼔等一些傳統項目。在矮寨小學民族傳統體育教學中,教學內容單調,不是很豐富和多樣化。
經調查得知,85%以上的教師以參加少數民族慶典活動、查閱書籍、觀看網絡視頻以及觀摩優質體育課的方式,來獲取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有關知識,并沒有經過專業、系統的培訓和學習。因此,要讓教師能更快速、更有效地投入到民族傳統體育教學中去,以適應現代基礎教育的需求,需要提高學校體育教師的民族傳統體育專業知識與技能水平,使體育教師熟悉和掌握當前有關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的工作理念、先進的教學技術、相關的教育經驗及成果。
通過調查了解到,認為很滿足的占4.6%,認為滿足的占15.8%;認為一般滿足的占55.8%;認為不太滿足的占21.5%;認為很不滿足的占2.3%。由此可見,場地設施的不足對矮寨小學民族傳統體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和民族傳統體育的教學需求影響較大,進而影響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
首先,可以先從學生們的年齡上解析,小學生正處于身體的生長發育時期,各方面都還不成熟,思想不能夠長時間的集中。帶有趣味性、游戲性質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會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因為興趣可以激發學生對民族傳統體育知識的向往,對學習民族傳統體育知識有很大的幫助,如能夠稍加的引導,將在民族傳統體育領域學習更多、更廣泛的知識和技能,甚至影響一生的志向。
很多學校都是一名教師兼很多門課。在矮寨小學不管是人數還是專業,都不具備開展民族傳統體育的條件,甚至沒有專業的民族傳統體育教師。擁有專業的教師是教育的基礎,要提高教學的質量,就必須要有教育教學方面的專業教師。教師在教學中占主導地位,教師對民族傳統體育的認知直接影響到學生對民族傳統體育的情感認知。教師的上課質量不高,這也是導致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難以在學校開展的主要原因。
開展民族傳統體育課程、提高民族傳統體育教學質量的物質保障是體育場地、器材等。因為各個地區的學校和地理位置導致了經濟有一些差異,學校的教育經費也有限,所以學校的民族傳統體育基礎設施的建設受到了一定的影響,這也就導致了應有的場地設施、器材不能夠狠完善和到位。經濟的不發達,間接性地導致了學校開展民族傳統體育的教育和學習產生了阻礙作用。
學校應多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增強學生的民族意識,加強體育教師對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學習,提高自身教學技能和水平。
體育教師應通過學習和借鑒良好的教學內容,來豐富的民族傳統體育的教學內容,培養和加強學生對民族傳統體育的興趣。
學校應加大資金投入、引進優秀人才,保證民族傳統體育教學和課外活動更好的開展。依據各項目特征,對民族傳統體育的教師進行整合,成立一支專業的師資隊伍。
學校應組織民族傳統體育社團,在體育隊伍中建立一支民族傳統體育訓練隊伍,舉辦一些小型的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文化節和宣傳日。這樣,既廣泛的宣傳了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又使學生對民族傳統體育產生了更多的興趣。從而在校園里營造更加良好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氛圍。
在學習民族傳統體育過程中,不能只注重技術方面的教學,教材的編寫運用很重要,缺教材很容易讓學生處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學習狀態。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師資情況、學校條件等合理的選擇開設民族傳統體育內容,講課知識應有針對性,有計劃性的傳授給學生。建立和完善場地設施和教材建設是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的重心。
[ 1 ] 馮學禮.民族地區中小學民族傳統體育開展現狀調查[ J ].華章,2013(22):17-20.
[ 2 ] 喬轉京.太原市小學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現狀的調研[ D ].太原:山西大學,2010.
[ 3 ] 張偉民,王春光.新課標下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優勢及對策研究[ J ].林體育學院院報,2007(6):144-145.
[ 4 ] 章容.民俗體育引入學校體育的意義及途徑研究[ J ].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09(5):35-36.
G85
A
1674-151X(2017)12-0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