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艷瓊烏蘭察布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手術室護理人員的職業危害及預防
安艷瓊
烏蘭察布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護理質量取決于護理人員的自身素質和護理技術,但是在實際護理過程中卻常會出現一些危害護理人員身體健康的因素,本文對于手術護理工作的職業危害和改善措施進行了介紹,希望可以在醫護行業的未來改革中作為參考。
手術室護理;職業危害;防范措施
1、物理危害
(1)電磁輻射
手術室中無影燈、起搏器、接觸式x射線燈設備較多,且在手術的進行過程中,主導醫師為了手術的效果需要多次使用這些儀器,尤其是在外科和骨科手術中,使用x光機的頻率很大,這些儀器在使用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電磁輻射,其中x射線作為放射性物質,對護理人員身體健康的影響最大,許多護理人員在經過多年的手術室護理工作后身體健康受到了嚴重的影響,且這些護理人員患放射性皮炎、白血病以及甲狀腺功能異常等疾病的概率升高,對于醫護人員健康有很大的影響。
(2)光和噪聲污染
手術中為了操作的準確性,在手術臺上會使用大功率的無影燈,以形成全方位光照環境,不受手術陰影影響正常的操作。除了無影燈的使用之外,部分手術還需要使用激光燈輔助手段進行。這些光的使用增加了對醫生和護理人員視力的損害,同時激光設備的使用也增加了醫護人員受到光灼傷的幾率,對于醫護人員造成了很大的健康損害。
除了光污染之外,手術中許多儀器的使用都伴隨著很大的噪聲,這些儀器包括電刀、骨鉆等儀器,這些儀器使用時產生的噪聲會影響護理人員的聽力,長期的接觸會造成醫護人員的聽力衰退,造成生活上的困難。光污染和噪聲污染還會影響醫護人員的心理狀態,破壞其正常的情緒。
(3)銳器傷害
在靜脈注射、縫合、器械傳遞等過程中,常由于患者不配合、操作不當等原因導致護理人員被銳器刺傷或劃傷出血,且部分器械已被患者體液污染,增加血源性疾病傳播的風險,部分研究也將該項歸入生物性危害。
2、化學危害
(1)消毒劑的使用
為了保障手術室無菌潔凈的環境,在手術開始之前,手術室一般會使用大量的消毒劑進行消毒,這些消毒劑對手術室的潔凈有很大的作用。手術室消毒劑在使用的過程之中濃度高,用量大,會對醫護人員造成很大的影響。再加上手術室的空氣不流通,長期使用高濃度的消毒劑會造成手術室有毒消毒劑成分的大量積累,護理人員的長期工作會造成對自身皮膚、粘膜的強烈刺激,長時間的接觸會影響自身的身體機能,甚至引發呼吸道疾病,對護理人員有很大的危害。
(2)麻醉氣體
在手術麻醉中,麻醉師會使用麻醉針劑或是麻醉氣體來完成手術的麻醉操作,麻醉氣體作為一種揮發性物質,在使用的過程中會被護理人員少量吸入,雖然短期不會有嚴重影響,但是麻醉氣體屬于神經性麻醉物質,長期接觸會造成護理人員的反應遲鈍,記憶衰退,增加了婦女不孕不育和流產的幾率。
(3)藥物殘留
在手術過程中除了使用麻醉劑之外,還會使用大量的化學藥物來保障手術患者的生存,在手術中使用的藥物包括腎上腺素等多種物質,這些藥物可以保證患者的心跳血壓等指征,從而保障患者的生存。但是大量化學藥物的使用會在手術室中產生殘留物,殘留物的積累會使護理人員工作之中攝入這些藥物,從而對護理人員的身體機能產生影響。藥物都含有一定的毒性,長期攝入這些藥物會對護理人員的身體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
3、生物因素
在某些傳染病比如艾滋病患者的手術中,護理人員需要做好防護,避免與艾滋病病人的血液、體液和粘膜的接觸,防止疾病的感染。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始終會有部分醫護人員感染疾病,雖然該類因素引發的不良事件不高,但后果往往較重。部分患者體液中攜帶不同種類病毒及其他致病病原體,如HIV、梅毒、病毒性肝炎等,護理人員在操作過程中常需接觸患者體液、血液,尤其是當發生針刺或劃傷并沾染患者體液時,被感染的幾率顯著提升。
4、生理和心理因素
在手術室進行護理工作對于醫護人員的生理和心理素質都有很大的挑戰,在手術過程中,假如患者的病情較重,且疾病的手術過程較為復雜,護理人員需要在手術室進行長時間的護理,這種長時間的勞動對于護理人員的生理和心理帶來了很大的壓力。此外,由于工作壓力較大、醫患關系緊張等造成心理負面情緒無法有效發泄均導致護理人員焦慮和抑郁的發生。
1、提升醫護人員的防范意識
一部分護理人員未對手術影響健康的因素具備足夠的了解及熟知,因此并未形成對這些因素的防范意識,所以,將防范意識應用到工作中需要對護理人員進行防范意識的相關專業知識的講解及培訓,使護理人員全方位掌握人性化護理所需的護理觀念及技能。在教學中,為了提高護理人員對教學內容的接受程度,教學人員會選擇外科護理中的經典病例,由學生在對病例進行了解和分析,了解在該病例的護理中所要使用的護理步驟和護理計劃,同時在教學中,要將教學的重點放在普及系統化護理的概念及護理的方法上來。系統化護理提倡以病人為中心,將病人看作體內循環等生理系統共同構造而成的整體的人,對于病人的生理組成進行全面的護理,在關注疾病護理需求的同時更為重視病人在護理之中的心理需要,人性化護理的中心就是以人為核心,重視護理的程序化、整體化。
2、完善手術室防護
針對手術室的各項危險因素,提出合理的預防策略。對接觸電離輻射較高的人員配備專業防護服,并在使用激光及強光源時佩戴防護眼罩;更換毒性較強的消毒劑,引進物理消毒措施,并增加室內空氣流通,定期對室內消毒殘留進行監測,有條件的醫院可使用層流凈化通風,可大大提高手術室的空氣質量;對術中需要使用X線照射的手術安排到含鉛板保護的手術室間內,必要時佩戴防護用品;定期對手術器械、麻醉劑和X線儀器進行核查,規范器械使用和傳遞相關操作流程,放慢術中傳遞利器的速度,嚴禁以手裝卸刀片;對無法確定是否合并傳染疾病的患者,均按傳染病患者處理術中用品。
手術室工作中存在的職業性危害因素較多,嚴重影響護理人員的身心健康。設置合理的防護措施,可有效降低危害事件發生的幾率,改善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對提高護理質量具有重大的推動作用。
[1]胡素芬.手術室醫療護理缺陷分析及安全管理策略[J].當代醫學,2012(18)
[2]朱梅萍.危害手術室護理人員健康的因素與防護[J].中國醫學創新,2012(05)
[3]詹秋菊.手術室護理中常見問題及安全防范分析[J].當代醫學,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