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巖
山東省交通科學研究院
公路工程檢測實踐經驗分析與思考
張 巖
山東省交通科學研究院
我國交通運輸事業得到了較好的發展,尤其是在引入物流體系的同時,也在不斷完善交通體系。本次研究就以公路工程作為主題,在這個大背景之下,選取公路工程檢測作為討論對象。以檢測實踐經驗為基礎,分別從檢測實踐現狀說明、存在問題分析、解決對策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公路工程;檢測;經驗分析;思考
公路工程檢測技術在公路工程質量控制方面得到了普遍應用,收效甚好。但根據現階段的公路工程建設需求可以認識到在檢測實踐方面依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分析,并加以解決。從問題角度觀察,實踐檢測中不僅有來自環境因素的干擾,也包括檢測實踐本身應用技術時存在的諸多不足,所以,有必要從這些問題出發,分析導致其發生的具體原因,并找到對應的革新措施。
公路工程質量控制是確保投資有效性與使用安全性的關鍵。在質量控制過程中,應用檢測技術是保障其質量的重要手段。現階段針對承載能力、強度、建筑工藝等不同檢測對象,設置了具體的檢測技術與方法。盡管如此,在實踐過程中依然暴露了諸多問題,比如,在實踐檢測中的管理模式跟進不足、操作程序不規范、設備技術落后、評估機制不健全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導致了在高速發展與趨向完善的公路工程建設中,不僅不能發揮出技術的功能性,也很難為公路工程質量控制提供進一步保障。
以下從管理者、檢測設備、檢測人員三個方面分析暴露的一些問題,并簡要的說明與問題相關的一些表層原因。
1、管理者對檢測管理認知不足
由于技術檢測屬于公路工程建設的一個分支部分,因此,在管理過程中,只關注質量控制,并未將其作為一個專門化的部分進行針對性的管理;而且,從現有的管理模式方面分析,管理部門未能建立一個以計劃為主導的完整檢測體系,并將其與整體的項目建設環節進行有效的關聯;比如,在施工質量、周期、儀器專門化管理中,缺乏以項目管理思維實施專項化的管理;而且缺乏細致性,因而未能設置與之相一致的管理規范與科學的管理模式。
2、檢測設備更換較慢
在新時期的公路工程建設實踐中,在地理地形方面遇到了諸多阻礙因素;而且,我國地理條件本身相對復雜,遇到環境較為惡劣的工程路段,往往需要與地理條件、環境相適宜的檢測設備;但在這個方面,新時期的檢測設備需求與實踐中的檢測設備缺乏一致性;由于檢測設備陳舊、使用次數過多,在精準性方面也往往有所不足。所以,現階段的經驗表明,檢測設備更換速度跟不上公路工程建設速度,相對而言比較緩慢。
3、檢測實踐缺乏規范性
在檢測設備應用過程中,可以發現針對設備的應用技術缺乏理論性的清晰表述,同時在技術操作中并不能按照設備儀器使用說明進行具體操作是目前檢測實踐中出現的一般問題;加上檢測人員的更新換代,多由年輕人承擔,針對不同的地理形勢與條件缺乏經驗判斷,因此,在調試儀器精準度、試驗檢測程序、實踐檢測過程中,往往會導致檢測結果的不準確,尤其是同一檢測對象,在不同的檢測人員操作之下,數據易發生不一致現象。
根據上面的問題分析,以下從管理意識提升與方法、設備更新換代、檢測人員培訓三個較有針對性的措施方面加以說明。
1、制定針對檢測技術的管理方法
由于缺乏針對檢測技術的管理,因而需要按照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法,先提出以檢測技術為對象的管理意識,并在組織專門人員進行討論后,按照公路工程質量控制的具體要求,在每個環節對其進行具體的檢測規范設置;派遣專門的管理人員實施檢測技術實踐方面的監督;提高檢測技術實踐中的管理效果。同時,需要在管理機制方面,引入責任制度,以問責的程序設置促進檢測技術管理的執行力。另一方面,需要在管理中明確規定根據現實需求所應該給予檢測技術相關資源的配置,如財物、技術人員、相關管理流程、設備維護等,能夠促使其按部就班的完成管理任務。
2、及時更換設備提高應用性
檢測設備的更新換代要求按照兩個方面進行,一個是從設備本身出發,以其出廠規定方面的年限要求進行淘汰與更換;另一個是要求以現代公路工程建設的要求,不同項目中的具體檢測任務與目標等進行更換或添置設備,以保證公路工程實踐中,檢測的有效性與時效性。需要說明的是,在更換設備或添加設備后,應該按照制定的相應維護措施,進行設備與儀器的保養、維護,確保其使用中的可靠性。
3、增加檢測人員的培訓及考核機制
(1)培訓措施
在檢測人員的培訓方面,需要制定全面的培訓流程,從設備理論知識傳授、操作訓練、技術規范、維護保養等各個方面實施培訓。并在培訓的基礎上,增加針對團隊建設的訓練任務,從而提升培訓效果。同時,可以根據現有的檢測人員配置,利用具有較老資質、經驗豐富的檢測人員,按照“師徒傳授”的方法,提高實踐檢測中的培訓,將培訓與實踐進行高效的結合,并促使檢測人才培養的可持續性。
(2)制定與培訓內容一致考核項
培訓需要與考核評估進行有效的結合,才能夠保障培訓效果。所以,要制定與培訓內容相一致的考核評估項,并在二者之間建立起對應性,確保培訓內容可以通過考核來強化;并在考核的基礎上反回來改進培訓內容或增強培訓中未達到效果的部分。另外,需要在培訓過程引入實踐檢測的過程中,增加與其一致的考核方法,確保檢測實踐中檢測結果的有效性,并將考核作為針對檢測人員實踐檢測的一項監督措施,提高檢測水平。
通過上文初步論述可以認識到,公路工程檢測在管理、設備、檢測規范性三個方面需要改進;所以,提出了較有針對性的管理措施、更新措施、培訓措施。需要注意的是在檢測實踐中依然存在其它方面的問題,本次只是說明了部分可見的問題,其它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與討論,并在此基礎上找到合適的解決措施。希望本次初步論述可以為公路工程檢測實踐應用中的完善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議,并加深對該主題的認知,以及為進一步的思考打下基礎。
[1]金銳.路基施工技術基本要求和質量檢驗項目標準[J].民營科技,2013(11).
[2]蔣慧.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的認識和探討[J].江西建材,2016(9).
[3]尹燕芳.關于道路工程劃分及質量檢驗評定的探討--交通標準與市政標準的差異[J].中南公路工程,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