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冬梅
河北省灤縣衛生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糖尿病的治療護理二三談
唐冬梅
河北省灤縣衛生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糖尿病是多種原因引發的臨床常見的以血糖增高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中醫劃其為“消渴”范疇。食欲過度、情志失調、在素體陰虛的情況下易發病。本病以40歲以上者為多見、三多一少是主要體征。即多食多喝多尿而體重減輕。患者常常日漸消瘦、四肢無力有的還伴有失眠。糖尿病歷程較長、很難根治若不堅持科學治療、疾病得不到有效控制。會導致各種并發癥出現,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質量,采用正確的治療措施并予以精心護理。就能夠把本病控制在比較滿意的水平,護理糖尿病患者不僅要進行日常生活指導鼓勵患者配合科學治療,還要特別加強對病人的心理護理。改善患者的情緒讓其保持積極心態,促進治療達到最佳效果。
糖尿病;積極治療;特別加強;心理護理
隨著我國的經濟持續高速發展,隨著和國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由于相當一部分人無節制地貪戀物質享受而忽略了必要的身體和精神鍛煉,糖尿病已在我國城市和農村漫延,患者數量呈快速上升趨勢,當然經濟高速發展和人民收入水平提高是全體國民的渴盼,不是引起糖尿病的必然原因。引發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食入過多的雞鴨魚肉和海鮮,讓人們大飽口福,可樂雪碧橘子汁讓人們倍感爽快,長期如此高脂肪高熱量甘肥食物大量攝入,內多滯熱,久之而病變。另外競爭激烈,工作超時,利益與風險并存,也會讓人們精神緊張。精神壓力長期處于超負荷狀態,而日常生活上的飲食不良方式,再加上工作中出現不順事兒。或在競爭中屢屢受挫。或對某些社會現象難以忍控,都可能引起某些患者心理上的氣憤、妒忌、抑郁或者恐慌狀態,而這些都會加強病情,糖尿病臨床多見口渴、喝水多、排尿多、常有饑餓感、食多而消瘦。屬于中醫劃其為“消渴”范疇。勞欲過度、心情不暢、在體燥陰虛的情況下易發病。本病以中年人為多見、患者常表現處。食多喝多尿多而體重減輕。患者常常陰津虧損、渾身沒勁、情緒低落、興趣減少、缺乏自信,有的還伴有失眠障礙。糖尿病是慢性病病程較長、很難根治若不堅持科學治療、疾病得不到有效控治。各種并發癥可能發生,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質量進而威脅人民的身體健康。通過采用正確的治療措施并予以精心護理。就能夠把本病控制在比較滿意的水平,使得病人病情好轉病情穩定也能夠和平常人一樣快樂的工作和生活。醫護工作者要及時的與患者進行誠懇的語言交流,和患者建立起相互信任的關系,引導和鼓勵患者消除悲觀心理,增強信心,進而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中醫治療糖尿病具有的優勢不僅表現在降低血糖方面,更為重要的是采用辯證治療,以多種措施改善癥狀。本病主要源于陰虛燥熱,陰虛是根本。由此導致血瘀。所以單單采用益氣養陰方式效果可能欠佳。若在此基礎上另加活血化瘀藥物,就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黃氏補中益氣,生地滋陰涼血,黃根清熱養陰,丹參活血怯於,如此綜合調治,可使氣血順暢,提高降糖效果。又增強降脂效果。當然。中醫治療糖尿病應重視患者的個體差異,還要重視復方的使用。傳統治療糖尿病要從合理飲食入手,嚴格控制高熱量,高糖食品的數量,戒煙禁酒,遠離含糖飲料,多吃些苦瓜、黃瓜、冬瓜、南瓜、青椒及大白菜白蘿卜等,富含營養美食品可選花生、核桃、雞肉,魷魚及豆類食品等。選用降糖藥物和胰島素,堅持血糖尿糖定期檢測,以便根據疾病的實際狀況在醫師指導下規范用藥。
糖尿病患者往往是身與心疾病共存,要使糖尿病患者早日康復,不僅堅持服用降糖藥物和在飲食方面進行控制,還要重視心理上的治療和護理,努力維護自始至終的和諧的醫護患關系。部分患者對糖尿病懷有恐懼心理,常常是因為對此病的無知。以為得了這病,根治很難,人生就毀了。醫護工作人員應該耐心對患者進行糖尿病知識的教育,積極進行鼓勵引導,讓患者重建自尊建立起康復或好轉的信心,一定要把患者當做親人,以親切、熱情、關愛的態度向病人講清糖尿病具有良好的治療前景,只要患者堅持科學治療,遵從醫師囑托,堅持規范用藥治療,加以合理飲食適當運動,經常保持樂觀的情緒,就會康復好轉而且不發生并發癥,那就能夠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和工作。
適當運動對糖尿病的好轉很有積極作用,每天堅持散步慢跑等有氧運動,這樣長期堅持,會感到呼吸順暢,精神振作飽滿,身體抵抗力會逐步增強,這對緩解病情,防止并發癥發生作用很是明顯。當然運動要適量適當。要根據患者疾病的狀況自己選擇自己的運動的方式。以不感到疲勞最為恰當。
醫護工作者要提醒糖尿病患者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有規律地安排每日的起居。要講究衛生、衣物、鞋襪要干凈,但盡量不要用熱水泡腳,要保暖,但不要使用電熱毯等防止腳或其他身體部位被燙傷。要經常讓患者保持樂觀情緒,建立起醫護工作者和患者相互信任的良好關系。真正把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提高生活質量放在重要位置。社會的發展和患者理念的提升,正在對醫護工作人員提出更高的要求,醫護工作者應當更加自尊,更加自律,努力為患者進行更為周到的服務,在全力幫住患者康復的過程中,真正成為患者的知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