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屹
吉林省吉林市第七中學
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整合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的實踐探析
宋 屹
吉林省吉林市第七中學
多媒體教學是近幾年全面普及并被家長、教師、學生熟知并接納的一種教學方式。大部分的中小學都已設立了設備齊全的多媒體教室,教師也逐漸掌握了多媒體技術。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包括筆者在內的很多教師探索了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提升初中物理教學質量的新的教學模式。可以說,多媒體教學改變了傳統教學中傳統的、簡單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的知識更為直觀,立體。接下來,筆者就對現階段多媒體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影響,以及具體的應用方式展開討論。
初中生物;多媒體;教學;應用
在新課程逐漸推進的當今,越來越多的教學手段和模式開始被人們探索出來,并得到應用。其中,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活動是被應用最廣,影響最為突出的一種教學方式。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能夠提高教學互動、營造教學情境,使知識以立體、直觀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當然,無論多媒體技術的作用有多突出,教師都要注意不要陷入過多依賴多媒體的誤區,只有這樣,才能合理、有效的運用多媒體,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能力。
目前,雖然多媒體被應用到了初中生物課堂中。但是具體的應用方式還是以教師的教為住,學生的自主學習在教師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并沒有體現出來。而且,大部分教師多在“向學生演示”和“模擬實驗”上著重利用多媒體。這說明,生物教師使用多媒體技術多停留在課堂上,而沒有真正進入到具體的實驗室,沒有進入到學生的實際生活中。這從另一個方面也證明了教師不懂得應用創新,沒有充分挖掘多媒體的優勢,存在浪費多媒體教學資源的問題。
教師在進行生物教學時需要遵循直觀性原則,將課本上的一些抽象化的知識直觀形象的展現在學生面前,但是受到教學設備的限制,大部分的教師還只將教學活動停留在口頭傳遞,書寫板書,通過學生反饋調整教學進度和內容上。多媒體技術的出現和應用完美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將生物的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充分地展示在了學生面前。例如,在講述染色體和DNA的關系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一個細胞,通過分解和放大,將染色體的構成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這樣學生便能了解染色體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質構成這一知識點。
除此之外,教師還能利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不再單純地停留在課本知識的記憶和背誦上,而是可以通過觀看視頻、聽實驗步驟來學習生物知識。
3.1 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興趣
大部分的初中生依靠教材進行學習活動,他們只能靠課本上的內容和教師的補充掌握知識。這種簡單的學習活動雖然能夠達到應付考試的目的,但是卻限制了學生的視野,阻礙了學生進一步的提升能力,學生從教材中可取的知識有限,知識面也相對狹窄。所以學生對生物知識的興趣較少,也就無法充分發揮自身學習能動性。
多媒體技術與初中生物教學活動結合不但能夠將教材中蒼白無力的語言轉化為具體生動的圖畫和視頻,讓學生較為容易的明白其中的內涵,還能最大程度的豐富學生的知識。為了充分利用多媒體,發揮多媒體的作用。教師需要挖掘其優勢,極大程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樂趣,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推動課堂教學的有序進行。
3.2 利用多媒體,優化教學模式
傳統初中生物教學活動的主導者是教師,而學生只是知識的被動接收者。在這種教學模式的影響下,教師不但不能面面俱到,有效的處理教學活動中的一些細節,還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同時,這也意味著初中生物教學質量有著可以提高的余地。所以,教師在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需要優化傳統的教學模式,由淺入深,深入淺出地講解相關的生物知識。
以“海洋中最大的生物”一課為例,學生由于地域的限制并沒有真正的見過海洋中的最大生物。他們對于教師書本化的教學一知半解,有了多媒體技術,教師便可以利用多媒體放映海洋中生物的圖片和相關的影像資料,讓學生擺脫單一的依靠教材進行學習的方式,幫助學生對海洋中的生物有一個相對直觀的認識。“藍鯨是海洋中的最大生物,雌性的藍鯨身長23~24米,雄性成熟的身長達到24~25厘米。”教師將對藍鯨的文字介紹利用多媒體配以圖片或者視頻能夠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這樣一來,能夠極大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能夠逐漸將抽象的知識概念轉化為具體的生物形體認知,這樣一來也能達到創新教學方法,優化教學模式的目的。
3.3 利用多媒體,細化觀察活動
初中生物教學是包含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的教學活動,所以新課標要求下的初中生物教學計劃中,安排了多種類型的探究實驗。但是有的探究實驗的步驟繁瑣,要求學生既要有耐心和細心觀察實驗現象。受多方面條件的限制,有些探究實驗根本無法正常的實施,而依靠多媒體,教師就能細化觀察過程,幫助學生展示在動手實驗過程中無法充分觀察和記錄的實驗現象。
以水分進入植物體內的途徑的實驗為例。該實驗的重點是要觀察水在植物體內的運輸途徑。教師在引導下學生了解實驗結果之后,在利用多媒體慢鏡頭的展示植物體內物質運輸的動態過程,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又如,教師在介紹顯微鏡時,往往會通過具體的圖片演示,這種演示方法雖然也能夠幫助學生了解顯微鏡的內部結構,但是直觀性和生動性較弱。這時,教師就可以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顯微鏡內部較為復雜的結構,學生便更能掌握顯微鏡的內部構造,在實際操作中也會更加的得心應手。
總而言之,多媒體技術的不斷向前發展對初中生物教學活動來講是利大于弊。初中生物教師需要合理,有效的運用多媒體,充分發揮多媒體聲畫結合的特點,將課本上平面化的知識立體化,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促使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思考,主動探究。更好地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
[1]杜迎春.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整合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的實踐探索[J].學周刊,2016,12.
[2]周萬琴.對初中生物教學中多媒體技術應用的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3,01.
[3]張玉寶.借助多媒體開展初中生物實驗教學[J].中國職工教育,2014,12.
[4]趙永彬.多媒體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重要作用[J].生物技術世界,2014,12.
[5]張作英.多媒體技術應用于初中生物課教學中的作用[J].信息化建設,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