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盼盼
(廣州體育學院,廣東 廣州 510076)
音樂在小學籃球教學中的作用及運用研究
陳盼盼
(廣州體育學院,廣東 廣州 510076)
本文提出將音樂引入小學籃球教學,根據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嘗試在籃球教學過程中的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選擇及運用不同節奏的音樂,使其成為籃球教學輔助工具而進行分析研究,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籃球教學效果,并提出針對性的措施。
音樂;籃球教學;運用;小學生
有研究表明,快餐店里的快節奏音樂能使顧客無意中加速進食速度,高檔餐廳里的柔和音樂能使顧客放松心情,增加食欲。籃球作為一項集力量、智慧、美感于一體的運動項目,一直以來受到廣大青少年的青睞。傳統的小學籃球課堂經常采用教師講解、學生重復練習的教學形式,這種枯燥的練習導致很多小學生失去學習籃球技術的興趣。本文將音樂引入小學籃球教學中,根據學生的生理特點在教學中的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選擇不同的音樂,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籃球教學的效果。
1.1 教育學理論依據
教育學方法論中有一種情趣教學法,指教師通過必要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情緒,使學生沉浸在一定的情緒之中,學到知識與技能。音樂具有渲染情境的作用,在體育課教學過程中,引入不同節奏的音樂,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情緒,而且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節奏鮮明的、歡快的的音樂能夠刺激學生大腦皮層產生興奮,使機體盡快進入工作狀態。節奏柔和、緩慢的音樂,能夠使學生放松心情,緩解疲勞。
1.2 素質教育理論依據
體育教學在素質教育中所擔負的任務不只是強身健體,同時也擔負著對學生德育、智育、美育培養的任務。把音樂融入體育教學中,使體育教學成為一種以身體鍛煉為手段,以育人為目的,集體育、音樂、藝術之美為一體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音樂中汲取美、體驗美、感受美、展示美,并潛移默化地培養他們對美的鑒賞力。音樂具有提髙人們審美能力的功能,也具有培養人們髙尚品德的功能。所以把音樂引入小學生體育課堂中,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能促進學生德、智、美的協調發展。
1.3 運動生理理論依據
小學生肌肉組織水分多,糖、脂肪、蛋白質及無機鹽較成人少,因而肌肉松弛、力量弱、易產生疲勞。所以枯燥重復的練習,會使小學生產生身體和心理疲勞。音樂作為一種良好的催化劑,可以催化學生的學習激情,可以調動學生在體育課中的學習情緒,積極樂觀的情緒有助于消除疲勞狀態。
2.1 準備部分的運用
從機體活動過程中的生理、心理特點分析,人們在進行任何工作時,均由一個由低到高逐步適應的過程。在籃球課的準備部分階段,學生興奮性、積極性不高。因此在準備部分階段,如何使學生機體進入工作狀態是體育教師面臨的重要問題。在傳統的籃球課中,教師通常利用口令,學生做徒手操,慢跑幾圈或者做些與籃球有關的準備活動,學生一直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小學生情緒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必然會影響學生學習籃球技術的效果。因此,在籃球課的準備部分,教師組織教學活動首要任務是利用各種方法使學生機體快速進入工作狀態。有研究表明,聽音樂能在較短時間內提高心率,使心臟活動加快,血液循環速度加快,供血量增加,大腦皮層產生興奮,使機體盡快地進入工作狀態,能更好地過渡到基本部分。在準備部分中進行注意力游戲練習、徒手操練習時,可播放一些 4/4拍、2/4拍節奏鮮明、有力的音樂伴奏。讓音樂來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消除疲勞狀態,并且迅速提高肌肉緊張程度,產生興奮情緒,集中注意力,使機體對于將承受的運動負荷做好充分準備。例如,陽光體育之歌、陽光男孩,陽光女孩、哆來咪等音樂。
2.2 基本部分的運用
2.2.1 提高學生練習籃球技術的興趣學生對籃球的興趣直接影響籃球課的教學質量,延續學生對籃球產生的興趣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基本部分組織教學活動時,播放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音樂,讓學生在優美、歡快的環境中練習技術,從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例如,籃球的原地單手運球,由于動作單調,重復較多。常規教學中,教師講解技術動作要領,學生重復練習,枯燥的學習環境造成小學生練習籃球技術興趣不高,學習積極性低落。但是教師配上一些節奏感強,表現出激情、振奮狀態的音樂,如Be my Satellite、Party、 We Will Rock You等音樂。學生在歡快的學習環境中練習,情緒空前高漲,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在精神愉悅的心理狀態下自覺地伴隨音樂的節奏進行練習,促進了教學任務的完成,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2.2.2 激發學習興趣,克服疲勞狀態人的身心是相互影響、密切聯系的統一體,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的情緒能快速消除疲勞,而憂愁苦悶、悲觀抑郁的心情不能快速消除疲勞。所以當人疲勞時,可通過心理調節使人的情緒處于輕松愉悅的狀態。當教師在加大訓練負荷,學生開始顯現出疲勞狀態時,教師應播放一些4/4或3/4拍能保持和提高大腦皮層的興奮性的勵志歌曲,如我相信、加油歌、相信自己、灌籃高手等勵志音樂,教師積極鼓勵學生,學生在勵志音樂的伴奏下克服疲勞,堅持完成每一項訓練任務,提高訓練效果。
2.2.3 加快技能的形成,解決重、難點運動節奏在體育運動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而籃球運動對節奏感的要求很高,如運球節奏、投籃節奏、控制比賽節奏等。音樂是由各種節奏串聯起來的,因此,音樂在籃球訓練中對提高學生控制節奏有重要作用。眾所周知,籃球是一項對技術水平要求比較高的體育項目,它要求每位學生都必需掌握好籃球基本技術。例如,籃球的單手運球,難點在于連續按拍球的時機,常規教學中教師僅講一點動作要領,但是小學生認知水平低,接受能力弱,根本無法掌握好按拍球的時機,但是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播放一些節奏感鮮明的音樂,如Dubi Dam Dam 、We Will Rock You等音樂,學生在音樂的伴奏下,連續按拍球,逐漸掌握好連續按拍球的時機,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在行進間上籃教學訓練中,學生表現出動作僵硬,上下肢配合不協調的問題。教師可以播放節奏感中速,表現出活潑歡快狀態的音樂,如It,s My Life、I Believe I Can Fly、灌籃高手、戰舞等。學生按照音樂的節奏練習,很快就糾正了錯誤,使上下肢動作趨于和諧和規范,有效地解決了行進間上籃的重點與難點,加快技能的形成,促進技能掌握。
2.3 結束部分地運用
伴隨著高強度的課堂訓練,學生都會感受到來自生理和心理的疲勞,所以,結束部分的主要任務是幫助學生盡快恢復身體和心理疲勞,恢復充沛的體力。傳統的放松活動僅注重身體的調節與放松,而嚴重忽視對學生心理的調節與放松。在籃球課的結束部分,教師放一首悠揚、舒緩的音樂,如Yesterday Once More、Rocket Man、《明天會更好》,《隱形的翅膀》,《那些花兒》等音樂,教師適時地運用引導語言,使學生聯想到藍天、白云、綠草、溪流,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間,心情跟著音符跳動,身心便可放松。
馬克思說:“激情、熱情是人強烈追求自己對象的本質力量。”興趣和愛好是學習的原動力。引入音樂的小學籃球課,在不同節奏音樂的調節下營造出歡快、輕松的學習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快籃球技能形成,從而提高籃球課的教學質量。
[1]任敏華.音樂—籃球教學的絕佳伴侶[J].新課程:教師,2010(3).
[2]阮坤.試論音樂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學園,2010(9):145- 146.
[3]李風晴,潘磊,魏永旺.高校素質教育中體育教育與音樂教育的協同理論研究[J].金色年華,2010(6):75.
[4]王曉云.音樂在籃球訓練和比賽中的作用[J].遼寧體育科技,2011(1).
G841
A
1674-151X(2017)14-087-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4.047
投稿日期:2017-05-02
陳盼盼(1991—),碩士。研究方向:籃球教學、訓練理論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