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奕潘,黃 瀅
(1. 增城區職業技術學校,廣東 廣州 511300;2. 廣東省對外貿易職業技術學校,廣東 廣州 510520)
提高中職院校籃球教學質量的探討
黃奕潘1,黃 瀅2
(1. 增城區職業技術學校,廣東 廣州 511300;2. 廣東省對外貿易職業技術學校,廣東 廣州 510520)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對人才的多樣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職院校主要以培養學生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為主,為社會輸送了大批復合型專業人才。從目前情況來看,中職院校各科教學質量均有不同,特別是籃球教學水平有待提高。基于此,本文探討了籃球教學的作用與影響,闡述了當前中職籃球教學主要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解決措施。
中職院校;籃球;教學質量;措施
21世紀是人才的世紀,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促使國家、社會急需大量各方面素質均衡發展的復合型人才,因此,提倡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受到了各方面的廣泛關注。目前,我國中職院校是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更加需要全面落實素質教學。在中職院校籃球教學中,還存在著以教師為主體、學生為客體的教學方式,教學效率較低,教學質量難以保證。因此,有必要就相關問題展開研究與分析。
目前,越來越多的學生對體育展現出濃厚的興趣,尤其是籃球運動,更是受到了師生的廣泛喜愛。與其他教學相比,籃球教學有著一定的特殊性,為了保證籃球教學工作能夠順利開展,所制定的教學方針和教學方式也應該獨具匠心。籃球教學通常是由教師制定教學任務,由學生主動完成的,將籃球理論有效應用于運動中,更有助于學生提高實踐能力,激發了學生對籃球的喜愛,促使學生的個性得以體現。
正規的籃球運動多為5人1隊,需要運動員通過激烈地對抗、精妙地配合以及求勝的信念帶領隊伍走向勝利,因此在籃球教學中,需要更加注意培養學生的競爭能力和協作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讓學生在細節中注意對籃球技能的應用,從而達到提高籃球教學水平的目的。此外,教學內容需要循序漸進,不能急于求成,不斷增設任務與困難,讓學生在獲取成功的同時培養自信心,一方面加強了學生身體素質,另一方面培養了頑強的個人意志。因此,教學方式是否合理,直接關系到籃球教學工作能否順利開展。
2.1 教學理念缺乏創新意識
在信息化時代的影響下,各行各業為了與時俱進,加快各自的發展,需要不斷提高創新意識,人才也需要具備符合時代要求的創新精神,尤其當今社會是以網絡信息為主導的,每個學生都掌握了大量的信息,如果籃球教學理念依然固步自封、止步不前,不僅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學工作也無法得到有力實施,而且從教師角度來說,教學理念的落后直接影響到教學方式,因此,改善傳統的教學理念是十分必要的。同時,由于傳統籃球教學模式根深蒂固,教師成為了教學課堂的主人,學生僅僅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客人,這樣一來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無法達到教學目的,籃球教學存在流于形式的問題。
2.2 教育體制影響下的籃球教學
由于我國教育體制的特殊性,評價一個學生的標準是通過審視各科分數的高低來完成的,這也就造成了一種現象,從小學甚至是學前教育開始,家長就不斷為孩子報名各種補習班、加強班,認為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贏在起跑線上。但是客觀來看,其效果并不理想,這是因為學生要同時承受來自校內和校外的學習壓力,所有的精力都要放在學習文化知識上,長此以往,學生的積極性越來越低,不僅會對學習產生厭煩,進而萌生退學的意念,同時,忽視了其他素質的發展,久坐不運動導致身體素質每況愈下。據調查2016年某省中學生了解到,能夠堅持鍛煉的學生不到5%,這說明國人身體素質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地位,可以說,這一切都應歸為一句話:“分,分,分,學生的命根”。
當今社會的人才需求,對學生各方面素質都有著較高的要求,并不僅僅局限于一張文憑。因此,中職籃球教學可以從這方面入手,著力設計一個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培養學生競技意識與合作精神為主的教學方針。除此之外,科學合理的籃球教學可以不斷完善學生的品格與修養。所以,如何改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式是中職院校目前急需解決的一道難題。
2.3 教學方式有待完善
從我國中職籃球教學工作來看,大部分中職教師在教學內容上缺乏創意,通常是圍繞操場跑圈或是做操,如果還有時間就讓學生自行安排活動。我們并不否認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鍛煉學生的身體,但是現代化教學觀點認為,以人為本的教學才是上上之策,如果不能體現出學生的個性,籃球教學無法達到全方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那么這樣的教學方式既達不到提高教學效率、保證教學質量的目標,也無法調動學生和教師的積極性,從而使科學合理的籃球教學難以實現。這種教學現狀是普遍存在的,產生的原因一方面是社會大環境造成的,另一方面與中職院校的師資有關。因此,有必要在完全了解現代化教育的基礎下,引入先進的教學理念,提高教師素質。
3.1 優化教學方式,體現層次化教學
中職學生正處于一個思想開放的年齡,所體現出的學習能力和性格特點也是有所不同的,基于這種情況,教師有必要完善教學方式,針對各種學生的不同信息,采取因地制宜的手段,提供一個能夠滿足學生群體差異化需求的籃球教學。具體到實際工作中,首先要對學生做出深入地了解,了解學生目前的身心素質如何、對籃球有何種認識、以及當前所掌握的技能情況等等,為教學內容提供更為全面的信息;其次是將教學對象層次化,比如可以將學生分為甲、乙和丙3個檔次,甲等學生不僅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對籃球也非常喜愛,學習能力較強。乙等學生身體條件不如甲等,籃球技能稍弱。丙等學生身體素質一般,對籃球并不是很感興趣。再次是針對不同學生群體給予不同的教學任務,比如針對甲等學生,在每天完成高難度籃球技能訓練的同時,教師要不斷挖掘學生的潛力,讓學生自己發現訓練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高自我學習意識,如有必要可重點培養能力較強的學生向籃球專業領域發展。乙等學生需要每天完成基礎訓練,學習技能時要從低級到高級逐漸完成。對丙等學生教師首先需要采取有效的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了解學生的個性,找出心理原因,增強學生的自信,讓學生熱愛籃球的同時能夠接受籃球文化。丙等學生的日常教學任務應主要以基礎內容為主,在這種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2點:一方面是有必要進行特殊訓練,將籃球基礎知識植入學生心中;另一方面要在教學時具備良好的耐心,要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懷,讓學生的自尊不受破壞,為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夯實基礎。
3.2 比賽教學法
通過大量觀察發現,學生對籃球技能的實踐運動能力并不是很強,一方面教師沒有及時給予正確指導,訓練枯燥乏味;另一方面學生自發組織的球賽缺乏剛性標準,規則不完善,籃球教學收效甚微。因此,有必要為學生創設情境并提供正式比賽的契機,利用比賽教學法提高學生對技能的掌握,熟悉籃球規則,讓學生感受到籃球的真正魅力,達到提高素質的目的。比如單項練習中的3分球投籃射,可以在半場設置5個投籃點,每個點的間距相等,然后將25名同學分為5組,每人在一個位置進行投籃,采取計分的方式判定進球多的一組為勝方。為了有效利用課堂時間,如果出現加賽或是時間較緊,可以減少投射次數;再比如進行傳接球訓練中,先讓學生一對一進行傳接,教師應該告訴學生傳球時注意球速和方向,接球時要保持投籃手形,確保迅速完成得分;定點傳球結束后,一名學生站立、另一名學生進行移動,二者相互轉換傳球或是接球的角色,這一過程熟悉后雙方進行同時跑動中的傳接訓練,以達到配合默契為主要目的。
進行半場或全場正式教學時,教師在了解籃球相關規則的情況下充當裁判,將班級學生分為兩組進行比賽,上、下半時各8分鐘。比賽中特別注意需要對犯規仔細吹罰,有條件的學生可以用相關設備記錄比賽過程,方便教師觀看學生的動態,做到明察秋毫,讓學生在充滿激烈對抗的比賽中感受到公正與公平。以上方式能夠讓學生不斷加深對技能的掌握,使學生充分認識到籃球的魅力,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在不斷獲取成功的同時進行自我總結,培養了不怕吃苦、不怕困難的優良道德品質,還有助于團隊協作意識的培養,一方面提高了教學質量,另一方面是學生加強綜合素質的有力途徑。
3.3 創新教學,重視女生群體
創新是各行各業發展的靈魂,教學中的創新更是為學生吸收專業知識提供了巨大幫助,傳統的籃球教學模式無法調動學生積極性,效果并不理想,創新教學能夠體現出與眾不同之處。比如部分學生重攻輕守,針對這一問題教師需要從規則上予以一定的調整:如本場比賽為了強調攻守平衡的重要性,規定投丟球扣分,進球不得分,蓋帽、搶斷、籃板等防守動作才是得分的途徑。這樣一來,學生自然而然的會積極投入到防守當中,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也逐漸認識到了攻守平衡是非常重要的,進攻與防守相輔相成,創新教學的意義得以體現。
從實際中來看,不僅是中職女生,包括所有學校的女生大部分對體育運動都不是很感興趣,這種情況主要與她們的心理有關,甚至有些女生逃避體育課堂。中職女生存在著含蓄的一面,如果動作不規范、出丑行為的產生會讓她們覺得很沒面子。所以,教師需要對其采取針對性練習一些基礎技能,如定點投籃、運球等,有條件的院校也可以培養或聘請女教師,讓中職女生也能參與到運動當中,達到提高素質的目的。
本文對目前中職籃球教學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研究與分析,就如何有效提高中職籃球教學水平給出了相關建議。籃球是體育的一部分,籃球運動帶給學生快樂的同時,激發了學生對籃球的喜愛,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終身體育的意識。
[1]胡丹.游戲法在中職籃球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學習.下旬,2015(9):185-186.
[2]格松拉姆.中職籃球教學現狀影響因素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5,5(13):115-116.
[3]黃曉聰.淺談中職籃球教學中的快樂教學[J].求知導刊,2015(11):146.
[4]邱有潔.“小群體”教學模式在中職籃球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體育時空,2016(15).
[5]劉進.淺談合作學習模式在中職籃球教學中的應用[J].讀寫算:教師版,2016(40):14.
[6]陳淑玲.“微教育模式”在中職籃球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少年,2016(13).
G841
A
1674-151X(2017)14-130-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4.070
投稿日期:2017-05-08
黃奕潘(1978—),本科。研究方向:籃球教學訓練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