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潔,謝金萍
1中海環境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2浙江省天正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初探污染場地的土壤修復工作過程與修復技術
虞潔1,謝金萍2
1中海環境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2浙江省天正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新時期下,隨著我國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土壤修復技術逐漸受到社會和公眾的重視,但是該技術在我國尚處于初始階段。本文主要針對污染場地的土壤修復工作過程和修復技術進行分析和探討,希望給予我國相關行業以參考和借鑒。
污染場地;土壤修復;修復技術;分析
新時期下,隨著我國城鎮化以及工業化的不斷加深,環境污染問題也日益嚴重,并且從水體污染以及大氣污染向土壤污染不斷延伸,對公眾的身體健康以及社會的平穩發展帶來嚴重影響。因此,加強對污染場地的土壤修復工作,對改善我國居民生活環境,促進社會與環境的協調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當前,受到計劃經濟的影響,我國相關部門對污染場地管理存在些許不足,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第一,缺乏重視,我國行政部門以及立法部門對污染場地管理沒有給予足夠重視,管理缺乏明確以及清晰的目標,隨機性較強;第二,規劃不合理,對污染場地的分布情況以及土壤特征沒有進行統計,監管工作難以有序開展,無法對土壤進行統一而科學的布局和規劃;第三,管理資金匱乏,土壤污染具有較強的滯后性和隱蔽性,因此,其管理成本較高,想要對土壤開展有效的治理,一定要有資金作為支撐,但是當前,我國土壤管理資金嚴重匱乏,治理工作難以有序開展。
2.1 國家整體規劃
當前,在我國整體規劃中提出,土壤修復一定要以修復重點、監管環境以及建設制度三個方面為立足點,在土壤修復過程中,提出要建立修復備案、土壤調查以及質量評估等制度,杜絕沒有經過無害處理以及質量評估的污染土壤進行使用開發。而通過對上述相關政策的分析可以發現,土壤修復技術在我國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是我國在未來具有巨大潛力的技術產業。
2.2 加強工礦企業管理
工礦企業是我國主要的污染場地,雖然在產業結構調整以及環境管理的雙重治理下,城市周邊的大型污染企業關停或者搬遷,但是在這些企業搬遷后的原址,成為了我國土壤污染的主要區域。
2.3 監管對污染土壤的開發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建設用地日趨緊張,因此,為了緩解城市發展與用地緊張的矛盾,工礦企業的原址被作為建設用地進行開發利用,作為住宅用地和商業用地。在污染土地進行利用和開發的過程中,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要做好監管工作,對土壤開展評估調查,檢查其是否存在污染風險,是否有必要采取土壤修復。
3.1 安全原則
在土壤修復中,要充分注重環境影響和施工安全,避免由于土壤修復而對周邊環境和修復人員帶來安全危險,在確保修復質量的同時,防止出現二次污染。
3.2 可行原則
在土壤修復中,要根據風險評估以及土壤特征,明確修復技術、修復成本以及修復目標值,并且制定合理以及科學的修復計劃,進而確保修復質量和效果。
土壤修復工作過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階段:第一,評估土壤環境,工作人員要針對土壤質量開展調查,并且識別土壤結構,編寫相關調查報告;第二,評估土壤質量,如果確定為污染土壤,要對其污染風險和污染程度進行識別和篩選,并且將風險評估編寫到報告中;第三,調查土壤風險,如果土壤存在污染風險,要對風險進行合理分析,如果污染能夠修復,要確定修復量、修復范圍以及修復目標,并且根據修復值和污染程度采取合理的修復路線和修復手段,并且將修復參數和修復流程編寫到報告中;第四,在土壤修復工作中,要編寫驗收報告,并且對其嚴格驗收。
土壤修復技術根據性質分類,其主要可以分為,生物方法、集成方法、物理方法以及化學方法,在上述修復方法中,當前我國比較常用的技術有,氧化還原、生物修復、植物修復、熱脫附、化學淋洗以及挖掘焚燒等技術。
5.1 生物修復
生物修復技術主要是將污染物轉變為能源,將其與有機物質融合,對污染物進行降解,當前,生物修復技術主要應用于石油或者農藥的土壤污染中,具有良好的修復效果。
5.2 植物修復
植物修復技術主要是利用農業技術,對土壤中農作物的發育和生長進行化學和物理限制,確保土壤更加適合農作物種植,通過農作物對微生物的降解、揮發、分離以及吸收的作用,實現污染物的有效處理。
5.3 氧化還原
氧化還原技術主要是指在污染土壤中加入一定量的還原劑或者氧化劑,通過土壤與化學藥劑之間的反應,實現土壤凈化。當前,氧化還原技術主要應用土壤污染以及地下水污染修復中,其具有成本低、效果好的特點。
5.4 化學淋洗
化學淋洗技術主要是利用具有沖洗助劑的水溶液、絡合劑、活性劑以及酸堿溶液,清洗污染土壤中的污染物,保證經過淋洗的廢水符合相關配方標準。當前,化學淋洗技術主要應用于靠近水源的污染土壤。
5.5 熱脫附
熱脫附技術主要通過利用熱交換,對土壤中的污染物進行加熱處理,使污染物以蒸發的形式與土壤分離。
5.6 挖掘焚燒
挖掘焚燒主要通過焚燒有害物質,分解具有半揮發性以及揮發性物質,在經過凈化、除塵以及冷卻處理后,保證煙氣符合相關排放標準。
總而言之,土壤修復在我國擁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在其應用、設備以及技術方面都需要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當前,我國土壤污染類型呈現多元化,對修復設備的要求也更高,因此,相關行業一定要結合我國技術儲備、研發水平、污染特征以及具體國情,對土壤修復的技術選擇以及發展方向進行綜合考慮。
[1]李社鋒,李先旺,朱文淵,覃慧,劉更生.污染場地土壤修復技術及其產業經營模式分析[J].環境工程,2013,06.
[2]陳家桂,黃冠燚,雷蕾,夏邦壽.初探污染場地的土壤修復工作過程與修復技術[J].四川環境,2012,S1.
[3]朱文淵,宋自新,李社鋒,劉更生,陶玲,徐秀英,覃慧.污染場地土壤修復過程中的物流組織探討[J].環境工程,2015,02.
[4]李玉雙,胡曉鈞,宋雪英,孫鐵珩,侯永俠.城市工業污染場地土壤修復技術研究進展[J].安徽農業科學,2012,10.
[5]李安婕,全向春,王龑,陶錕,辜凌云.基于PROMETHEEⅡ法的污染場地土壤修復技術篩選及應用[J].環境工程學報,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