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遼陽市第十四中學
淺談初中生物實驗教學
劉宇
遼陽市第十四中學
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化,實驗教學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1]。生物實驗能夠比較直觀的反映生物界的客觀事實,由于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自身有著比較強的求知欲和探索欲,通過生物實驗教學,不經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還能夠提高學生動手的實踐能力,同時生物實驗教學也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但通過實際的教學情況來看,中學生物實驗教學并未受到領導和生物教師的高度重視[2]。而新課程改革強調知識的產生、形成、發展和創新過程,這些就要把實驗作為一種科學手段,不斷去驗證生物學知識的正確性以及不斷探索新的生物學現象[3]。因此,要充分發揮生物實驗教學的重要作用。
所謂演示實驗,實際上就是教師作為實驗的演示者,學生充當著實驗的觀察者,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只需要一套實驗裝置就能滿足全班學生的需要。演示實驗教學中教師必須要注意:
1、演示實驗的情感目的必須易于學生感知。一個科學合理的生物演示實驗,對學生的認知和情感領域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意義,能夠更好地攻破生物教學的重難點。,所以說,生物教師在演示實驗的設計上學要下功夫,仔細研究實驗的教學內容,清楚演示實驗的教學目標,選擇讓學生更容易理解的演示實驗。
2、演示實驗盡可能讓學生一目了然的看到反應現象。這樣生物教師選擇的生物演示實驗要盡可能選擇現象顯著的,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采用多種教學策略,通過強烈的對比,讓學生感知教學內容。
3、演示實驗所選擇的儀器應該盡可能簡單容易操作,同時要盡可能避免實驗操作失敗的情況發生。教師在演示實驗前,要對所用裝置的性能進行研究,將演示前的測試工作做好。另外,盡可能選擇學生熟悉的實驗裝置,這樣對教學能起到很大的幫助。
1、加強實驗教學的課堂組織管理
七年級的學生,是剛接觸到生物的這個學科,對于生物實驗來說相對是比較陌生的,養成良好的生物實驗習慣和紀律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在做實驗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動手能力進行科學定位,經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組,這樣可以實現學生幫學生,這樣能微生物實驗教師提供更多的時間輔導需要的而學生。試驗結束后,鼓勵學生對所做實驗中出現的問題和疑惑進行研究,教師要做好引導工作。
2、決定生物實驗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是教師引導是否到位
在實際的生物實驗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引導者的作用,學生獲得的實驗信息,出現這種現象的問題和原因,學生的認知水平可能解釋不了那些現象,這就需要教師進行科學合理的引導,科學的總結出結論。
針對于一些操作需要技巧性的實驗,教師要鼓勵學生不斷地進行操作和探索,比如說,怎樣操作才能使蓋玻片不出現氣泡?顯微鏡怎樣進行調焦的觀察效果更好?這些實驗是需要學生多次練習,才能掌握操作的要領。
針對于一些觀察性比較強的實驗,教師要盡可能引導學生采用先整體后局部的觀察方法,只有讓學生掌握科學的觀察方法,才能保障實驗的準確性。比如說,觀察植物莖的橫切面,就需要從下向上進行觀察,想要研究根尖的結構,就需要先用肉眼進行觀察,然后利用顯微鏡在進行仔細研究。在觀察實驗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科學的觀察態度,在具體觀察中出現的異?,F象,一定要進一步研究,尋找到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同時教師還要注重觀察方法的滲透,使學生在今后的實驗學習中構建科學合理的觀察方法,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對實驗現象和實驗結果進行科學分析。在具體的生物實驗中,培養學生敢于質疑和嘗試的習慣。比如說在做“唾液淀粉酶對淀粉的消化作用”實驗時,其中一名學生將2毫升的漿糊分別滴入甲、乙兩只試管內,然后將2毫升清水和2毫升唾液分別滴入兩支試管中,將甲、乙兩支試管震蕩均勻之后,分別滴入碘液兩滴,甲、乙兩支試管的顏色均變藍了,并沒有什么明顯的區別,這樣學生的疑問產生了,通過教師的引導知道,沒有使用37℃溫水浴加熱。另外,在實驗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之間進行討論和交流,從而提高學生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例如說,植物在過于干旱、施肥過多和水分過多或出現萎蔫的狀態,這樣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和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萎蔫現象,從而提升學生的分析生物現象的能力。
3、對學生出現的共性問題,教師及時指導
對學生出現的共性問題,教師一定要進行及時指導,針對學生的觀察方法和操作技能不正確的,教師也一定要及時指導,尤其是共性的問題,如果不及時指導會造成學生出現掌握錯誤知識的現象發生。
生物學中的模擬實驗大致分為:計算機模擬實驗、模型模擬實驗。
計算機模擬實驗是一種虛擬實驗,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軟件的作用,把一些在課堂上無法用語言和演示實驗來實現的實驗,通過電腦模擬來實現,解決問題。如:光合作用過程、呼吸作用過程、米勒實驗、人體血液的雙循環過程等,通過多媒體展示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信息時代,計算機已經成為科學研究的有利工具。網絡的發展為我們知識的獲得拓寬了平臺。計算機的模擬實驗可以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平臺,引導學生去主動獲取知識。
模擬實驗是實驗教學的一種補充。重視模擬實驗,有利于學生獲得感性認識,有助于學生對生物學理論作出科學的解釋。模擬實驗活動是幫助學生體驗探究過程、學習科學方法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徑。通過模擬實驗培養學生建模思維,通過模型的制作培養學生建模能力和創新能力。因此實驗室應積極配合任課教師,充分利用現有儀器、設備、模型并利用身邊的細小物品進行自制教具,開足開好模擬實驗。
總之,生物實驗教學是培養學生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有著其它教學手段不能替代的作用。在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利用每個實驗,貫穿在整個課堂教學中,使每位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掌握生物學知識和生物實驗技能,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目的。
[1]韋玉紅.高中生物實驗有效教學策略行動研究探索.上海師范大學,2013
[2]王曉靜.中學生物實驗教學現狀的調查與分析.河南大學,2013
[3]周晉,中學生物實驗教學的現狀調查與分析.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業教育版),2009.06: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