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會艷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新寨鎮三村小學
淺析直觀教具在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的輔助作用
史會艷
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新寨鎮三村小學
大多數小學生都認為數學知識的學習難度非常大,甚至產生了恐懼和厭學的心理,究其原因就是小學生自身知識的儲備不足,且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非常有限。科學合理的運用教學教具,不僅能夠將抽象的數學概念具象化,將幾何形體具體化,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助于培養的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使學生的智力得到開發,促使學生更好的完成小學數學的學習目標,夯實學習數學知識的基礎,為學生學習深奧的知識做鋪墊。
小學數學;低年級;直觀教具;輔助作用
小學生的認知水平還非常有限,其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都需要進一步開發,因此作為當代一線的數學教師,要認識到教具在教學過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科學合理的運用教具,將抽象知識轉化為具象知識,從而降低學生學習數學的難度,幫助學生數學學習數學知識的自信心。大部分學生反映,幾何學習起來較為困難,歸根究底就是學生的想象能力交叉,不能夠掌握幾何形體的具體特征和形象,而運用直觀教具可以將幾何形體的直觀特征和形象展現于學生面前。針對于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的內容,教師可以選用的教具多種多樣,如用卡片、模型、實物等,從而活躍課堂的教學氛圍,萬不能夠出現宣兵奪主的情況[3]。下文中,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分析了直觀教具在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的輔助作用。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動力,但是對于低年級的校學生來講,數學教材猶如一本“天數”,根本不知所云,更不要說提起興趣研究,就是單純的閱讀都會覺得浪費時間。低年級小學生的感性支配理性,因此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好動、求知欲強、愛競爭等特點,選用恰當的教學教具,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象化,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勾起學生的好奇心,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
兒童的思維發展規律,就是通過視覺等器官感知,再由表象到抽象的發展,最后到具體概念的發展。實踐證明,科學合理的運用直觀教具,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使學生的大腦中形成數學概念,更能夠加深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使數學知識留在學生大腦中的印象更加深刻。
(1)有助于學生形成數學概念
數學概念對于校學生來講都是抽象模糊的,而運用直觀教具施教,可以促使學生的多重感官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使學生積極探索,最終形成科學的數學概念。如,在講解“數的組合”時,可以讓學生拿一些火柴,讓學生拿出8根火柴,將8根火柴分為兩堆,每堆4根,也可以擺成3根和5根,還可以擺成2根和6根等,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考慮一下,有沒有其他擺放的方法,然后比較各種擺法的異同。這樣的教學過程,能夠將“數的組各”這一抽象概念具象化,使學生感悟到“數的組合”這一概念的本質,從而形成數學概念。
(2)有助于豐富學生學習感知
運用直觀教具要活學活用,不要生硬的運用,否則不僅不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使學生了解數學知識的本質,明了數學知識的意義,不斷地豐富學生的感知,促使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得到培養和提高。
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深入開展,小學數學的教學目標不再是單純引導學生掌握數學知識,而是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促使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方式方法。要想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必須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和空間,同時還要為學生親自參與、親自動手的機會。運用直接觀教具,可以給予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使學生在親身參與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了解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完成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象“師引導,生探索”的教學模式的轉變。在小學低年級數學的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為學生學習設腦的知識作鋪墊。
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運用直觀教具施教,要避免教師做示范,學生冷眼旁觀的現象出現,而是要引導學生親自動手操作,使學生在擺、拼、剪、測量等活動中探索數學知識,同時還能夠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促使學生完成數學知識的內化。學習數學知識不是為了單純地了解數學知識,而是要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引導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且運用于生活”,使學生從內心認識到數學知識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使學生養成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習慣,從而學生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2]。
如,在講解人教版二年級《認識厘米和米》這一章節內容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到“什么是線段”,此時教師可以將日常常見的直尺、彈簧、書本等運用到課堂教學中,通過這些實際生活中常常見到的事物,幫助學生認識險段的概念。了解線段的概念之后,就要開始深入學習“厘米和米”這章節的內容,此時教師可以將黑板、書桌、鉛筆盒等作為教學用具,用來解決實際問題。通過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夠認識到數學與實際生活的關系非常密切。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運用直尺測量出自己大拇指到中指指尖的距離,從而目測書桌的長、寬以及高。在這樣的實際運用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掌握厘米與米的概念,還能夠了解到厘米與米之間的轉化問題。在運用教具的過程中,學生獲得了自主探索、自主思考的時間與空間,同時還能夠與日常生活遇到的問題結合起來,豐富課堂的教學氛圍,還能夠有理有據,從而不斷地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將直觀教具運用到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能夠將抽象知識具象化,調動學生內心的求知欲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夠加深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強化數學知識在學生大腦中的印象,促使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技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不斷地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運用直觀教具時,要認識到教具是為課堂教學提供輔助作用的,不能夠宣兵奪主,否則會適得其反[1]。
[1]王堂英.在數學教學中運用直觀教具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J].學周刊,2011(05):183.
[2]徐治全.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自己學習知識——對兩節內容相同而效果不同的數學課的思考[J].當代教育科學,2003(14):39.
[3]孟慶凱.傳統教具在小學數學中的有效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13):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