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鳳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
提高自然博物館在中小學科學教育中的利用率的有效策略
唐小鳳
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
在中小學科學教育過程中,雖然學校教育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社會教育的作用也不可忽視。而自然博物館則屬于社會教育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具有其他教育機構所不具備的優勢,因此,在青少年的成長過程中能夠發揮獨特的教育作用。針對自然博物館在青少年成長教育中產生的積極作用開展研究,是為了了解其中的不足,以便為博物館以后的發展和教育作用的發揮提供有益的借鑒。
自然博物館;中小學科學教育;利用率;策略
自然博物館的主要功能是收藏、制作以及陳列一些具有一定歷史意義動物標本、文化遺產等的機構,其中大量的具有研究價值的藏品,為開展相關科研活動提供了便利,并由此聚集了一批專業人才隊伍,加之其中富有特色的內部環境,因此成為對中小學生開展教育的理想場所。
1.帶領中小學生去博物館進行參觀
為了使中小學生能夠更直觀的了解一些自然科學知識,并加深對這些知識的印象,學??山M織學生去自然博物館進行參觀,并由專業教師對相關方面的知識向學生進行講解。
2.讓部分小型課程進入校園
可聘請自然博物館工作人員到中小學校園,對學生開展科普知識講座,此不但對校園課堂教學能夠產生很好的補充作用,而且還能夠使學生更深入的了解更多的自然領域,由此使學生在開闊了視野的情況下提高探索自然的興趣。
3.適當在自然博物館給學生安排一些課程
現階段,一些自然博物館已經與當地中小學構建了很好的合作關系,并正在嘗試拓展博物館展品和場地資源的功能。如北京自然博物館已與附近中小學成功的開展了: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課堂教學的活動,事實證明,在博物館對學生進行相關課程的教學,對學生來說,具有更為直觀的學習體驗效果,從而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顯著提升,并使博物館的教育功能得以提高。
在我們的生活中并非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由于現實生活中的美丑混雜,所以逐步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屬于學校和博物館共同的任務。博物館中許多的藏品均屬于祖輩留給后人最優秀的成果,借助對這些藏品近距離的觀看和感受,能夠使青少年在開闊眼界的同時,提升自身的審美能力。在博物館的藏品中,不但有藝術類的藏品,而且也有科學類的藏品。其中的藝術藏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甚至有些屬于藝術寶庫中的奇珍異寶。如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商周時期的青銅和唐宋的筆墨等,這些藏品千姿百態,且閃耀著古人的智慧光芒,從而給學生帶來美感的同時,對他們也能產生一定的啟發作用;而科學類藏品則更多的閃耀著自然之美:即動植物的標本外形逼真、礦石的五彩斑斕和比例適度的模型等。青少年學生在對博物館藝術品欣賞的過程中,不自覺的會展開想象和思考,由此融入到藝術的境界之中。其在認識藝術的過程中也逐漸認識了他人和自我,在感悟藝術的過程中也使自身的感悟能力得到提升。若能夠得到教師和博物館工作人員的積極引導,則學生還能夠在了解藝術的過程中逐漸喜歡上藝術,同時使自己的觀察能力、理解能力和創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同時,由于人們在進行藝術品欣賞的過程中都會不自覺的進行一種自我探索行為,因此,藝術教育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藝術欣賞水平,而且還能夠幫助學生實現美好人性、高尚品德和藝術境界的融合。而博物館所具有的教育作用也只有在這一過程中才能得以實現。
1.博物館未能成為青年學生的第二學習基地
作為博物館來說,由于未能與學校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因此其在教育過程中失去了學校的推導作用,更不可能得到學校方面更多的資源以及幫助,從而造成其在整個的教育過程中只是單槍匹馬的沖殺,而自身的教育功能也不可能得到全面發揮。
2.與學校間的互動性較低
客觀的講,博物館和學校均屬于教育機構中的一部分,然而,大部分的博物館在日常的工作中進行獨立運行,缺乏與學校建立互動性機制,更未能嘗試性的與學校合作舉辦教育活動,只是憑借自身的力量進行宣傳。從而造成兩個教育機構獨立運行,未能形成合力作用,使得教育效果未能達到理想要求。
1.組織多種形式的科普講座活動
通過組織多種形式的科普講座活動形式,來實現宣傳科學知識和傳播生態理念的目的。如以非洲野生動物為題材,以自然博物館為活動會場,由專業的科普教育工作者進行講解,組織各中小學學生參加。由于這種活動的參加人數較多,且具有非常形象的模型和標本作課件,加之講解者屬于專業性人才,因此活動能夠在提高青少年學生科學素養的同時,提升其學習科學的積極性,從而實現良好的科普效果。
2.按照不同年齡段設計相應的教學內容
應根據學生不同成長階段的具體特點,設計相應的教學課程,同時利用現代傳媒手段,將所設計的課程內容錄制成光碟形式發放給較為邊遠的小學,使得這部分學生也能感受到自然博物館的巨大魅力。為了使博物館資源發揮更大的教育功效,還應構建流動形式的青少年教育體驗活動項目,如面向廣大青少年學生舉辦非洲動物標本展覽或世界名蟲展覽等活動。
3.校、館共建具有時代特色的教育基地
為了使自然博物館的資源充分發揮教育作用,作為自然博物館,應改變自身以往的閉關模式,主動聯系各中、小學校,并宣傳各自的資源優勢和專業人才優勢,從而與學校建立良好的教育合作關系,通過深入了解學生的真實需要,積極舉辦一些具有針對性的專題教學活動。作為校方領導,應首先對這一教學活動引起充分的重視,然后指導本校教師主動進行配合,并根據博物館的資源實際,設計不同素質要求的教學活動。為了使我國中小學素質教育有效持久的發展,博物館與各中小學還應建立起一種長效性的合作機制,該機制應由政府發揮指導和監督作用,校、館雙方積極聯動,在充分調動雙方主動性的基礎上,使各中小學的教學效率得到最大化的提升。
綜上所述,自然博物館屬于社會教育機構中的有機組成元素,在今后,博物館應持續完善自身的科普教育功能,并使這種功能充分的發揮出來,從而使當代青少年的歷史文化涵養和道德素養均得到最大化的提升,以此促進我國教育事業步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
[1]周智敏.虛擬現實技術在中學地理課件制作中的應用[J].微型電腦應用,2012,(09):47-49.
[2]宗旸.充分發揮博物館教育功能的一點想法[J].大眾文藝, 2010,(03):198-199.
唐小鳳(1985-),女,四川安岳人,本科,職稱:初級,研究方向:自然科學類、博物館運用類,從事的工作:博物館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