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群遼陽市第十四中學
中學生厭學的解決對策
王群
遼陽市第十四中學
中學階段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花季,這一階段學生也恰好處在青春期,思想正處于躁動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生都或多或少地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厭學現象。長時間的厭學會造成很嚴重的后果,直接導致校風學風變差,教師教學積極性也會減退,家長對學校的信任度下降等。學生即使升到大學后也會混日子,畢業難就業,工作不認真,社會后果嚴重。造成中學生厭學現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通過對個人、家庭、學校三個角度來分析,并就內因和外因兩個方面來探尋對策。
第一,從個人角度看,學生在學習上遇到一定程度上的困難,進而形成一些不良的心理因素。許多厭學的孩子,并非是由于對學習不感興趣,也不是由于性格中具有不能吃苦的品性,而是由于在學習方面存在著某一種或多種嚴重的落后,而影響了學習的成效,進而產生了畏難情緒,也就是學習能力方面的不足引起了學習障礙,結合物理教學總結主要有四種類型:(1)語言接受和表達方面的學習障礙;(2)注意力集中障礙。(3)閱讀和書寫方面的障礙;(4)算術方面的學習障礙。
厭學的學生基本是小學時就沒會學習,甚至是沒有學習。如果像對待基礎好的學生一樣授課,結果相當于放棄這類學生。我在物理教學中解決的辦法是:教學中可以用一個月的時間進行以下基礎訓練。首先,教師授課中語速放慢,講過的知識點讓學生復述。復述時可以個別復述和集體復述,即讓學生先學會“學話”。而且個別復述時要注意做到出其不意,這就要求教師時刻關注每個學生的注意力,一旦發現有溜號的學生,立刻讓他復述之前老師或同學說過的話。如果復述不上來,再找其他同學回答后,再提問他。當外界強加給他的做好了,再引導他融入和其他同學問題討論。這樣他就會漸漸地從被動變成主動,會的越多,興趣越濃。注意力越來越集中,語言接受能力表達能力必然會提高。其次,要從物理角度排除閱讀和書寫障礙,我是從教會學生預習下手的,首先讓學生逐段閱讀課本,引導他們抓住每個句子的重點、關鍵詞是什么,每一段所要闡明的問題是什么?如何設計實驗解決問題?實驗的結論如何總結?只要不放棄,不急切,孩子們的閱讀能力,表達能力必然會提高,會說了,書寫能力也會隨之提高。甚至錯別字問題,我也會對常見的易錯字講課時常強調并且在批作業時個別批改。最后,關于算術障礙的解除,對于物理中常用的計算的巧算當做未知知識重新講解,千萬不要以為不是物理教師該管的,切記數學是物理的基礎。
教學方法還要因人而異,厭學的學生由不學到學,在知識上和基礎好的同學有很大的落差,很快會出現努力的學習一段時間了,成績上還是沒有很大的進步,這時學生又容易進入厭學情緒。這就需要需要老師根據每位學生的特性設定不同的教育方案。比如班級分成幾個小組,由學習能力強、組織能力強的學生當組長。分小組討論問題,會的同學給不會的同學講解,然后通過抽簽回答問題,小組積分比賽,學生興趣大增。當我發現有學生態度消極時,立刻采取讓競爭對手組選其答題。結果每組成員都緊張起來,投入幫教最弱兩人。小組每兩周統計比分,最佳小組獎勵一支筆,最差小組罰唱歌。這樣的激勵不但幫助孩子及時調整心態,提高了表達能力,還激發了學生興趣。教學成果顯著。
教師還要掌握育人的藝術,學生成績不好,不要批評、責罵、冷嘲熱諷,應給予及時地輔導、誠心地鼓勵。對學生充滿愛心、耐心,善于發現學生點點滴滴的優點,進行鼓勵,孩子信心會一點點樹立起來的。
第二,從家庭角度看,學生在不良的家庭文化環境耳濡目染中往往受到侵蝕。孩子出現問題的家長在教育子女上,他們多數認識不清、看法偏激,或簡單粗暴,或過度溺愛,或放任自流。
為解決這類問題,教師應該從家庭教育方式入手,教師要和家長做朋友,利用班會、家訪、家長會,家長微信群等方式及通過家長學校,多和家長溝通,讓家長意識到:學生不僅要受到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學校教育永遠也替代不了。在和家長溝通的過程中,我希望他們能夠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希望家長積極進入“家長學校”學習,對孩子的學習教育問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家長、學生和教師“從我做起”共同弘揚正能量;其次,不要強迫孩子,放下身段,和孩子建立良好關系,多和孩子溝通,去耐心了解孩子厭學的原因,不能漠視孩子的感受,對孩子感受到的東西要予以認可并做針對性的處理,父母不懂孩子,就培養不出好孩子;再次,家長應該放慢腳步,不要急于求成,并且對孩子取得的小小進步予以鼓勵;最后,家長們應該注意夫妻之間和諧相處,盡量不用老人帶孩子,建立溫馨的家庭氛圍,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三,從學校教育角度看,雖然一直在講素質教育但重應試思想仍然是主流,學生被分數、作業壓得抬不起頭來,學習超時和睡眠不足。在教學中教師要綜合各科的難易程度,根據學生的時間按比例適量的布置作業,保證學生睡眠。積極利用課間十分鐘讓學生進行跳繩,踢毽等低強度運動。現在的學生體質差的很多,跑步等劇烈運動要小幅緩慢逐漸地增加。積極開展多項文體活動,滿足不同學生愛好的發展。
從教師因素來看,對教師的評價模式或其它原因使教師的工作負擔過重心理壓力過大,課堂教學缺乏生命活力,也是學生產生厭學心理的一個主要原因。當前,教師的健康問題已經成為社會問題。教師心情不能放松,整天憂心忡忡,有的甚至疾病纏身。教師在如此狀態之下自然不能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學中去,教育教學效果可想而知。解決的辦法是學校經常給教師做心理輔導,幫助教師解決心理疾病。還有減輕教師工作任務,特別是班主任工作任務一定要減輕。教師自己也要鍛煉身體、勞逸結合、調整心態。
通過以上幾方面方法實施,即使是年級組綜合成績最差的班級,本人也可以把物理成績教授成年組第一。雖然這些經驗是由物理教學中總結出來的,在其它學科也有明顯的成果,尤其是在擔任班主任期間,本人用一個月時間創造了把一個年組綜合倒第二的成績變成年組第二的奇跡。而且教學過程中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深受學生,家長的歡迎。
教育是一種高深的學問,孩子的身心成長是有規律的,如果順應規律教育孩子,你就找到了進入孩子內心世界的鑰匙和大門,奇跡也就會發生。
[1]肖承志,劉經蘭.中學生厭學的歸因及對策研究.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4,25(1):31-33
[2]高利兵.中學生厭學的歸因及矯治.教育科學研究,2004(7):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