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潤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第一中學2016級高一(十七班)
淺談高中生物理思維遷移能力的養成之路
王曉潤
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第一中學2016級高一(十七班)
思維遷移能力是每個學生都擁有的,但是掌握程度不同導致了每個學生不同的成績體現,而且思維遷移能力還會反映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比如玩蹺蹺板時可以想起運用了物理中的杠桿原理等等。思維遷移能力可以幫助學生快速解決同類問題,還能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而在思維遷移能力的引導下,學生還能夠慢慢培養出主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高中生;物理;思維遷移
高中生經過漫長的成長過程,已經漸漸發育成思維嚴謹、頭腦清晰的青少年,而且此時他們的記憶力、理解力、分析能力以及表達能力等都已經相對成熟,可以自己對事物進行合理的判斷以及分析。生理上他們身體發育逐漸完全,心理上更是形成了自己的思維模式,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利用自己的思維模式解決問題。而高中物理作為一門結構嚴謹、知識點寬泛的科目,對高中生的邏輯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表達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思維能力作為智力的一個重要體現,其養成過程就顯得至關重要。
所謂遷移能力,就是從對一種事物的學習延伸到另一種事物的學習,也可以說是通過學習一種方法,可以數熟練掌握后將其運用到同類問題的解決上,這也叫做“正遷移”,而“負遷移”則是指,對一種事物的學習沒有用到恰當的問題上,使之不僅沒能解決問題,還加大了解決的難度,走了許多的彎道。物理思維遷移能力可以幫助學生朝向能夠解決物理問題的方向前進,在基本思維上拓展開來,加入新的想法,起到快速解決問題的作用,但相反的,在物理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如果思維遷移發生了負遷移,那么就會使解決問題的思維止步不前,想不到適合的方案,自然也就耽誤了解決問題的最佳時機以及最佳辦法。
(一)對知識掌握不充分
現在的高中生想要提升物理成績是很難得,因為物理的知識來源于生活,又在生活的基礎上進行升華,很大一部分知識是在生活中就已經一點一滴滲透開來,時間的流逝也就意味這知識點大量的積累。如此多的定理以及知識點面前,想要從頭再來學習物理知識真是難上加難。連最基本的知識點都掌握不好的話,就沒有辦法使用物理知識點的應用遷移,畢竟掌握大量的物理知識點是解決問題的前提,也是方法應用的承載體,因此,高中生對物理知識掌握得不全面是物理思維遷移能力不足的原因之一。
(二)對物理學習不感興趣
一個學術性極強的科目總是得不到學生的喜愛,因為它的授課方式過于單一,而且內容晦澀難懂,學生由開始的聽不懂漸漸就變成了不愛聽,主觀能動性的下降,直接導致學生畏懼對物理的學習。但是高中階段為了響應應試教育,教師以及家長都對其成績有很高的要求,尤其物理作為高中理科學習中比重較大的一門科目,教師對其分數的要求就更高,學生不愛學習物理,在教師的學習“督促”,很有可能產生逆反心理,在平時的物理學習中,會加大其水分,并不能認真的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深刻思考物理的重要性,而是為了應付教師,想盡辦法達成“完成就可以”的表象目標,長期下來,就會導致學生的物理學習越來越不好。
(三)沒有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
高中生經常會給自己營造一種“我很忙”的假象,因為高中期間課程緊,任務重,好像自己的時間永遠不夠用,永遠有做不完的作業,但其實真正會學習的學生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既不給自己很大的課業量,又可以很出色的完成學業。比如課中聽講時,不僅要積極與教師進行互動,還要適當做筆記,幫助自己記下這堂課的重點難點,再在課后進行整理,在整理過程中就可以建立起一條清晰的教學內容思路,長期堅持下來就可以解放筆頭,而是在聽課過程中,在大腦里就可以形成思維模式圖,對于學生思維遷移能力的培養,做一個良好的鋪墊。
(一)加強心理建設
針對物理學習加強心理建設,是指加強學生對物理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首先要讓學生對物理學習感興趣,要求教師在教學方法上作出相應的改良,使物理課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同時不失趣味性,還應該教導學生平時善于觀察生活,在生活細節中發現物理,拉近學生與物理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感受到物理不再是牛頓的萬有引力,也不再是阿伏伽德羅的能量守恒,而是生活中就隱藏在身邊的小科學:晚上睡覺前噼里啪啦的小靜電;水杯中折了的筷子等等。縮小物理的形象,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物理的自信心,鼓勵他們不畏懼物理的學習,面對困難時依舊可以迎難而上。
(二)進行等價替換訓練
等價替換訓練可以說是思維遷移能力最好的養成方法。通過對不斷替換等價量問題的解決,來培養學生思維遷移能力,因為在反復訓練時,有助于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固定模式形成,既定的模板形成后,再遇到同類問題時,學生能夠很快的找到模板來解決問題,也就是以不變應萬變。因此,高中教師會要求學生對錯題進行整理分類,梳理出自己的錯誤點,在整理過程中加深印象,避免犯同類的錯誤,也是更加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三)開發發散性思維
開發發散性思維也是物理學習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為,使學生養成了相應的思維遷移能力,就要適當的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只有二者的相輔相成才能夠使學生的物理學習更加順利。物理的思維遷移能力是為了培養學生解決問題時能夠利用遷移的方式,將已經學得的知識套用到新的題型上,以達到快速解決問題的目的,相應的,如果分析時出現差錯,運用了錯誤的模板,就會干擾學生問題的解決,因此,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就是希望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先進行有效分析,整理出正確的解題思路在套用正確的模板。
綜上所述,想要學好高中物理不僅是要培養學生的思維遷移能力,也要注重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開拓創新意識。在教學上調動學生積極性,培養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再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有效提高學生的物理成績。
[1]嚴仁東.淺談高中生物理思維遷移能力的培養策略[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3,08:59-61.
[2]王嘉慧.芻議高中生在物理力學學習中存在的思維障礙[J].中國校外教育,2017,05:77-78.
[3]曾萬里.淺談高中生物理學習習慣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 2017,0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