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繼祥畢節職業技術學院
職業能力培養視域下高職語文教學路徑探索
楊繼祥
畢節職業技術學院
語文教學直接關系高職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和個人的良好發展。但是,當前高職語文教學在教學思想、理念、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很多問題和不足,制約了高職語文教學水平和學生職業能力的提升。本文主要從職業能力培養的角度出發,分析高職語文教學存在的不足,嘗試探索高職語文教學的新路徑。
職業能力;高職語文教學;路徑;探索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高職院校作為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基地,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關注,重要地位也日趨凸顯。高職語文教學作為高職教育的重要一環,不僅承擔著文化傳承和知識傳授的技能,更應該在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和職業能力方面發揮越來重要的作用。但就當前高職語文教學的現狀來看,還存在重視不足、教學方式單一、應用能力不強、師資力量薄弱等問題,極大地制約了高職語文教學水平的提升和作用的顯現,需要引起廣大高職管理者和語文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從學生職業能力提升的角度出發,制定有力措施,盡快加以解決。
1.教學理念落后
隨著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的調整和社會生產對專業技術人才要求的逐步提高,高職院校將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如何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術能力上,而對語文教學則重視不足。一是相關課程少。很多高職院校只是開設了《大學語文》,而且還作為學生的選修課來進行教學,語文教學的課程單一,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能力。二是教學資源不足。高職院校將更多的精力和教學資源都放在專業技能教學上,而對語文教學則重視不足,在教學內容選擇、教材編寫、日??己朔矫娑即嬖诤芏啾∪醐h節,極大地制約了高職語文教學水平的提升。
2.教學方法單一
與現代教學方式廣泛應用的專業技術教學不同的是,高職語文教學的方式極為單一傳統,很多院校大多還是采取教師+板書的方式來進行教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占據主導地位,并不重視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和心理感受,造成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存在兩層皮的現象,學生對語文教學的參與度和學習興趣明顯不足,很多學生甚至有明顯的厭學、畏學等情況出現,使高職語文教學水平大打折扣。
3.與職業能力結合不緊密
需要看到的是,在職業能力提升視域下,高職語文教學更注重對學生語文應用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反觀當前高職語文教學,還將教學重點放在文學知識、文學歷史等方面的灌輸上,而忽視了學生的寫作能力、語言能力、溝通能力、思辨能力的提升,造成了學生們很難通過高職語文教學學到自己渴望的知識,也無法為專業技術教學提供有效的支撐和輔助作用。
4.師資力量薄弱
相對于專業技術教學來講,語文教師在高職院校中的地位處于邊緣位置,師資力量十分薄弱。一是缺乏后備力量。很多語文教師的年齡偏大,教學的積極性、創造性明顯不足,加之,高職院校對語文教學并不十分重視,導致很多教師都是滿足于應付教學任務,對教學創新和教學科研毫不關心。二是知識結構陳舊。很多教師并沒有站在學生職業能力發展的角度上去看待和思考語文教學的路徑,還是套用應試教育和高等本科語文教學的目標和計劃來進行,導致語文教學無法為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提供有力的支持。
1.從職業能力提升角度正確認識和看待高職語文教學
隨著社會生產對專業技術人才職業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戰,高職院校管理者和廣大高職語文教育工作者一定要重新審視和定位高職語文教學的意義和作用,正視當前在教學和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問題,最大限度地激發語文教學在提升學生職業能力、綜合素質、塑造個人品格、促進個人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高職管理者要高度重視語文教育,加強引導人力、物力、財力能教學資源向語文教學傾斜,不斷加強高職語文教學體系構建和評價體系革新,加強對高職語文教學管理的創新力度,最大限度地為高職語文教學發展提供動力和保障。
2.從職業能力提升角度大力創新教學方法
廣大高職語文教學工作者一定要站在學生職業能力提升的角度,來審視和研究高職語文教學,大力革新教學方式,努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一是確立學生的主體性地位。要改變過去的填鴨式教學模式,轉而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更加注重和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注重吸取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釋放課堂教學的活力,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二是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隨著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普及和應用,高職語文教學應該多采取多媒體教學等方式,利用多媒體課件直觀、具體、快捷的特點結合語文教學知識內容,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
3.從職業能力提升角度努力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
高職語文教育工作者要立足學生職業能力提升,準確及時地調整高職語文教學的目標和任務,更加注重提升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一是加強教學內容革新。在保持原有語文知識教學的基礎上,增加一定數量的應用寫作教學、表達溝通教學等,通過這些實用性更加突出的教學內容,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二是創新課外教學載體。通過演講比賽、朗誦比賽、詩歌比賽等,豐富語文教學的載體,以更加多樣靈活的方式為提升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提供平臺。
4.從職業能力提升角度加強高職語文教學師資隊伍建設
一要努力提升高職語文教師的能力素質和知識結構。通過定期開展培訓,互換交流、外出考察、進修學習等方式,不斷提升高職語文教師的能力素質,不斷加強高職語文教師對語文教學的掌握能力和適應能力。二是加強激勵制度建設。改變高職語文教學邊緣化的尷尬處境,從教師個人發展的角度出發,不斷完善和創新激勵制度,將教師的教學改革成果等與個人的成長發展有機結合,最大限度地激發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生產對高職學生職業能力要求的不斷提高,高職語文教學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視野,緊扣職業能力提升之一關鍵點,不斷在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教學內容、師資力量方面實現新的突破。
[1]童山東.職業核心能力培養課程教學實踐探索[J].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03)
[2]羊莉君.關于高職語文教學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探討[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3(02)
楊繼祥(1963-),男,貴州畢節人,漢族,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職大學語文、應用文寫作教學研究、創新創業教育。